郁达夫名士气质解读
2015-05-30李丽
李丽
内容摘要:郁达夫是现代才子的代表,他的才情四溢的文学创作,大胆反叛的创造精神,离经叛道的生命经历,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结局,都显示出一种强烈的名士风范。“是真名士自风流”,本文拟通过郁达夫的人生经历和作品创作,描述出这位现代才子的名士气质。
关键词:郁达夫 才子 名士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与鲁迅并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小说创作的双峰”。他独具个性的艺术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透露着感伤的情怀和颓废的美学意向,氤氲着一种阴柔气息。他清高的品性与自卑的心理,喧闹的情绪与孤独的脾性,狂放的精神与纤弱的神经,高尚的品行与卑微的欲念,狂噪的冲动与颓废的感伤,都使得他成为现代文坛上最具性情的作家。他从一个自伤自悼、嗟叹命运的小资产阶级文人最终走向一个有家国大义的抗日志士,可谓令人赞叹慨然。“是真名士自风流”,本文拟通过郁达夫的人生经历和作品,去走近这位具有名士气质的现代才子。
一.学贯中西的现代才子
1896年,郁达夫出生在景色优美、人杰地灵的浙江省富阳县。“一川如画”的富春江穿城而过,美丽的风景孕育了郁达夫细腻敏感的个性。郁达夫出生时家道中落,父亲早逝。身体孱弱的他一度以为自己是“一出结构并不很好而尚未完成的悲剧出生了”⑴。少年时的郁达夫天资聪颖,“十三岁始学西欧文字”。十六岁时郁达夫对学校教育感到绝望,于是回家索居独学。他一边读日报,了解社会;一边读旧籍,提高古文修养;同时刻苦学习英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将近两年的独居苦学,对我的一生,却是收获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个预备时代。”⑵
十七岁时郁达夫赴日留学。留日十年间他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深受影响。郭沫若曾经说:“达夫很聪明,他的英文、德文都很好,中国文学的功底也很深,在预备班时代他已经会做一手很好的旧诗。我们感觉着他是一位才士。他也喜欢读欧美的文学书,特别是小说,在我们的朋友中没有谁比他读的更丰富。”⑶
郁达夫博览群书,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浸润。郁达夫古文功底深厚,古典作家感叹人生、善思遐想的思想格调,及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令郁达夫心向往之,给予他精神上的“佐料”。在西学方面,屠格涅夫作品中的“零余者”形象、卢梭“暴露人性真实” 的惊世骇俗、英国“黄面志”作家群的“颓唐的情调”、以及日本私小说家的“表现自我”的主张等,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文化背景的复杂,决定了郁达夫的入世与出世、狂放与自卑、无为而有为、斗士与名士、放浪形骸与严谨持身、追随时代风云与坚执内心律令兼而有之的复杂性格。
1921年郁达夫以一部“自叙传”形式的《沉沦》横空出世。郭沫若对其做过精彩的描述:“他的清新的笔调,在中国枯稿的社会里好像吹来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了当时的无数的青年的心……”⑷。这部小说集与“五四”时期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潮流高度契合,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众多读者的青睐和主流话语的肯定,使得郁达夫的创作在此后几年中一直保持着大胆地暴露性的苦闷、生的苦闷的格调。《茫茫夜》、《迷羊》、《茑萝行》等作品都是此类小说。在创作方法上,郁达夫开创了中国“自叙传”小说的先河,大量心理描写的运用也是中国文坛上的先锋。他对西方文学的吸纳,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血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祭酒”。随着“创造社”的诞生,郁达夫更显出他的狂傲之心:“自文化运动发生后,我国新文艺为一二偶像所垄断,以致艺术之新兴气运,澌灭将近。创造社同人奋然兴起打破社会因袭,主张艺术独立,愿与天下之无名作家共兴起而造成中国未来之国民文学。”⑸
然而,在国外留学生涯中饱尝“弱国子民”所受的歧视的郁达夫,回到国内也没有能够顺利实现他的人生和文学理想。怀才不遇和政治斗争的矛盾复杂让文人气十足的他痛苦、沉沦,创作风格也有改变。他在《新生日记》中写道“应该把从前那种个人主义化的人道主义丢掉,再来改筑一番世界化的新艺术的基础才对,文艺是应该跑在时代潮流的先头,不该追随时代潮流而矫揉造作。”⑹此期的《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都脱离了“自叙传”的范围,从宣泄与悲鸣转向了对人物关系的描写,感情从狂怒的颓废趋于平和,性的苦闷也都得到了灵的升华。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从1921年的《沉沦》发韧,到1935年的《出奔》收笔,中间整整跨越了15年,一生大约创作小说50篇。早期创作以自叙传为主,感伤忧郁的抒情笔调以及鲜明独特的现代色彩,表现了作者典型风格的成熟。后期小说多以“故事”面目出现,注重情节的建构与叙事。两种艺术风格,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追求与矛盾的人格理想,也凸透出郁达夫的艺术个性在艺术伸张过程中的艰难与困惑。
1935年以后,由于种种原因,郁达夫终止了小说创作,转而写起诗词、政论来。而在现实中,郁达夫也最终从一个囿于自我的小资产阶级文人一变而成一个家国大义的抗日志士。
二.狂狷不羁的名士气质
纵观郁达夫的人生经历和作品,我们总能强烈地感受到包含在他孱弱的身体和纤敏的神经里的一股强大的生命气场,在他哀哀切切的颓废和感伤中,我们看到的是他骨子里的不甘与反抗,这个现代才子身上显示出鲜明的名士气质。我们认为郁达夫的名士气质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零余者”形象的塑造。
郁达夫登上文坛之初,用“自叙传”的形式,塑造了一批“零余者”的人物形象。不论是《沉沦》、《银灰色的死》中的“他”、《南迁》中的“伊人”,还是《茫茫夜》中的“于质夫”、《茑萝行》中的“我”,这些人物大都是面容憔悴、神经衰弱、高度敏感、徒有理想而一事无成的知识分子。他们向往自由幸福的生活而在现实中处处碰壁,心怀大志而报国无门。“袋中无钱、心头多恨”,苦闷彷徨,自卑颓唐。他们努力挣扎,意在摆脱性的苦闷、经济的苦闷、社会的苦闷,却往往被尔虞我诈的黑暗社会无情地挤出现实生活的轨道,成为游离于社会和时代的“零余者”,成为“生则于世无补,死亦于人无损”的“多余人”。
郁达夫在作品中用大胆率真的笔触剖析了他们“激昂慷慨又软弱无能,热爱生活又逃避生活,积极向上又消极退隐,愤世疾俗又随波逐流,富有正义感又缺乏奋起反抗精神,追求美好的爱情又渴求满足卑琐的性欲,仇恨一切又富有同情心,自喻多才又自轻自贱,希望人的理解,又害怕被人理解,敏感多疑又麻木不仁,清醒又迷茫,容易满足又不安于满足”的灵魂。他们无疑是“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仿徨中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写照,是郁达夫自身的写照,是被挤出社会而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的受压迫的弱者。他们以觉醒者的眼光审视社会,反省自己,敏感地体会到现实的污浊及自身的可悲,他们痛感于自己对社会的多余而不甘于沉沦,纠缠于灵肉冲突而又在痛苦中追求理解,于是,一种无可名状的刻骨铭心的悲凉紧紧攫住了他们的心。这是被污辱被损害者彻底觉醒后的悲哀,是对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发出令人震撼的控诉与悲鸣。作家这种毫不掩饰,大胆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的写法,无疑是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的挑战,也正是狷狂不羁的名士风范的体现。
2.颓废感伤的抒情风格
走进郁达夫的早期小说中,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浓郁的感伤气息,那在淡淡的故事、秀丽的风景、浓艳的文字背后,不经意流露出的一阵阵的忧郁,都会使读者受到深深的感染。
“五四”时期,在文学上来说,其实就是一个感伤的时代。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中就指出,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笼罩于整个文坛的空气主要是感伤的。感伤成为这一时期新文学的一种精神标志”。⑺
正因如此,骨子里浸透了感伤的郁达夫,用哀怨的目光扫视着传统与过去,以一个病态青年的悲鸣来倾诉悲哀:缺爱的年少岁月、难以自拔的性苦闷、无可阪依的漂泊感、无法遗弃的厌世情绪、婚姻的不完满、经济压迫的困顿等等充斥着他的小说。自伤自悼、哭穷炫病可以说是这一时期郁达夫创作的主旋律。《银灰色的死》中的“他“当掉亡妻最后的纪念物金刚石戒指用以维持不到半月的生活;《茑萝行》里的“我”连回家的旅费都没有,“想解决这生计困难的问题,最好唯有一死”。这一切都使得郁达夫的小说弥漫着一种“颓废的情调”,显示出沉郁感伤的风格。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这颓废感伤的表象之下,郁达夫想要表现的是,在“五四”这个传统已被颠覆、而新的秩序尚未建立的时代,中国的知识青年无法获取自我价值的实现,只能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之间拼命挣扎的悲哀。就如郁达夫在《大风圈外—自传之七》中所说:“平时老喜欢读悲歌慷慨的文章,自己捏起笔来,也老是痛苦淋漓呜呼满纸的我这一个热血青年,在书斋里只想去冲锋陷阵,参加战斗,为众献身,为国效力的我这一个革命志士际遇着了这样的机会,却也终于没有一点作为,只呆立在大风圈外,捏紧了空拳头,滴了几滴悲壮的旁观者的哑泪而已。”⑻所谓的“颓废感伤”也只是作者表现知识分子苦闷压抑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3.英雄人生的自我实现
郁达夫的人生和作品虽然都显示出强烈的颓唐忧郁的色彩,但是积极入世的思想从来也不曾远离。在日本留学期间,感受国贫民弱的他就在《沉沦》中大声呼喊:“祖国呀!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⑼积极地创建“创造社”并为之殚精竭虑也是他参与“文艺救国”的明证。他曾两次参加外交官和文官的考试。可惜的是,官场黑暗,两试不第。从而,他对从政表示失望,转而一心文学、学术。但他一直希望有“不意的大事件”,好让他走出空虚的渊数。
回国后他奔走各地,以期实现自我价值。但是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政治混乱,郁达夫因此对革命产生了幻灭感。他曾放浪形骸,寄情山水,等待着绽放的时机。1937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让他仿佛一下子找到了人生的目标,投入到抗战的洪流之中。1937年7月他被推举为“福建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的理事。此后写了多篇如《预言与历史、《救亡是义务》等宣传团结抗战的杂文。由于革命的需要,1938年12月郁达夫到新加坡的《星洲日报》工作,积极宣传抗战。从1939年至1942年,他鲜有文艺作品的出炉,而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星洲日报》的编辑和政论时评中。“据不完全统计,这段时间,他共撰写了462篇包括社论、政论、随笔、演讲辞、启示、文艺评论、译文、诗及书信的文章。其中政论时评就有104篇。这些时评绝大多数是针对日寇侵华战争所作出的爱国主义评论。郁氏的这一独特经历在现代作家中是绝无仅有的。”⑽抗战结束之际,郁达夫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他以死来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为自己的英雄人生划上了完整的句号。
三.结语
综上所述,郁达夫以他的大勇、智慧乃至生命,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通过对“零余者”痛苦人生的审视, 通过其感伤风格的浪漫主义小说,显示出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对生命意义的艰难探索。为了追求光明、追求人类自由和解放,他以自己特有的个性勇敢地背叛了旧时代,彰显出一个现代才子身上的名士风范,实现了他生命的全部价值。“是真名士自风流”,郁达夫是值得我们记住的,正如胡愈之先生所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参考文献
(1)郁达夫.悲剧的出生·郁达夫文集〔A〕第3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2)郁达夫.大风圈外·郁达夫文集〔A〕第3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3)(4)蒋增福.众说郁达夫〔C〕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
(5)郁达夫.纯文学季刊《创造》出版公告·郁达夫文集〔A〕第12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6)郁达夫.郁达夫文集〔A〕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7)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郁达夫.大风圈外·郁达夫文集〔A〕第3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9)郁达夫.郁达夫文集〔A〕第1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10)宋红岭《郁达夫南洋时期的政论时评》,《新闻知识》2004年12月
(作者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