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反思
2015-05-30陈素辉
陈素辉
现在的小学品德课教师普遍不备课,打开书本就上课,他们只是完成教学任务,不考虑学生潜力的开发。现在就我这几年上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做一反思。
一、灵活选择教材内容
品德与生活每节都在向儿童叙述一个个生活事件,却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展示社会生活的全部,这就要求教师大胆取舍,补充需要的主题。如教学《中秋与重阳》这个主题时,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农村,家庭条件差,阅历很浅,对中秋及重阳并不了解。可以这样设计:首先,安排学生先画看到过的月亮形状,顺势模拟表演在一个有月亮的晚上一家老小吃月饼的情境,从而引出中秋节的来历,并道出中秋节的寓意——思亲人。
二、恰当运用书中图片
图片反映的是儿童生活中的小浪花,是某个生活场景的简单写照,它可以激发儿童对真实问题的反思、探究。如教学《神奇的手》一课时,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由手影引出手的神奇,并以此为主线,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究“手”神奇在何处?手为什么会這么神奇?从而引导学生要关注生活中一些细微的现象。
三、科学利用校内资源
学校小记者站、图书馆和电脑室等可与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如,在教学《我们的学校》一课时,老师可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各种建筑,让他们知晓学校的各种设备及功能,让学生产生对学校的爱慕之情,然后引导学生要努力学习,为家乡的变化作贡献。
四、适时利用家庭资源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如我校一位老师发现班上有几位同学长期不完成家庭作业,经了解是他们太爱看电视导致没时间做作业。这位老师就在班上开展了一个活动《换位》,即模拟表演母亲与女儿换位做事,然后这位老师叫女儿谈谈表演母亲看到
女儿未做作业时的感受。这位女儿讲得很入境,对全班同学甚是鼓舞。通过本次活动,本班学生几乎没有不做作业的,电视迷也消除了。
五、有效利用身边的人力资源
由于人能根据自身的经验和体验对教育情景进行加工处理,发挥其最佳的教育功效。因此,在组织教学中,我们要特别重视人的作用,如教学《我是幸福的孩子》这个主题活动时,一位授课教师让家长进课堂,请她讲孩子在家中尊敬长辈的事情。这位家长是班上一特困生丹丹的奶奶,当丹丹的奶奶讲述丹丹在与她相依为命的生活中如何孝敬照顾奶奶时,全班同学都感动得热泪盈眶,同时受到了深刻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