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引导”发挥真正的作用
2015-05-30江海全李中艳
江海全 李中艳
摘 要:“导得法,效则高。”教师要通过自然、及时、有序、深入的引导,引导学生独立地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
关键词:自然;及时;有序;深入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实际,学生再怎么聪明,学生课前再怎么进行充分的自学,其实在课堂中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等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我们应注意通过提问、讲解、归纳、示范等教学活动,引导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一、自然——踏雪无痕
自然,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顺应教学发展的线索,不露痕迹地加以引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理解更加到位。
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中,第二小组讲道理证明小正方体的数量等于长宽高的乘积。但例子很少,难以服众。所以有学生提出:你们这样只是验证了24个小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能用长乘宽乘高的办法,如果再用更多的小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可能就不是了?这小组学生回答:再有更多的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在这种僵持之后,我顺势指导:你说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有更多的例子吗?第二小组学生表示还没有研究,提问的学生好像早有预料,拿出自己的例子来进一步验证。看到这样的情节,我很庆幸能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也不难想象出学生之所以这样回答,是因为还没意识到举例验证还需更多一般的情况来加以说明。这时就需要教师看准时机,给予有力的解释,这样就能很自然地继续进行。
二、及时——雪中送炭
及时,是指教师敏锐地捕捉学生认识和思维展开的最佳时机,果断地加以引导,以有效地推动教学走向深入。
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中,在进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第一小组的方法是用摆小正方体的方法来测量药盒的体积,得到班里许多学生的认可,但也有学生提出质疑,你这样只能测量较小的物体,如果是测量集装箱等大的长方体就太不方便。接着,他们介绍用计算的办法。有学生便提出质疑:你怎么知道用长乘宽乘高就是长方体的体积,你这样做有什么道理吗?上前的学生可能有些紧张,再把计算方法说了一遍,全班都保持沉默,我当时想肯定是所有学生思维跟着展讲小组走,而忽视了问题。于是,我抓住这个时机强调:道理是什么?于是有学生立刻反应过来,帮助补救:我来替他们回答,很清楚地阐明了自己的看法。
引导及时,意在因时制宜,果断行动。教师需要审慎地分析教学中的“时”,该出手时就出手。
三、有序——循循善诱
有序,是指既要考虑到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又要考虑到学生认知序列,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学生怎样学,怎样学效果更好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促进学生的认识逐步走向深入。
四、深入——别有洞天
深入,是指教师在分析学生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引导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进一步,对问题的思考更深刻一些。也就是说,教师要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引导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中,在学生的展示交流中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通用公式时,即: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这时我进一步引导,右面图形的体积你有方法来计算吗?
热闹的课堂一下子变得异常的安静,学生陷入了沉思。我说:你可以与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对比,从上到下的粗细程度观察,找一找它们的共同点。学生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开始小声地交流着。不一会儿,有的学生就大声地说着:“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示意他不要声张,就走近他问:“你的方法是什么?”他说:“与求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一样,也可以用底面积乘以高来求。”我问:“你的根据是什么?”他小声地说:“因为这两个图形与长方体和正方体一样,上下都是一般粗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能用这个通用公式求体积,我想也能用这个公式求这两个图形的体积。老师对吗?”我没有回答只是冲他笑了笑。这时也有几个小组高高地举起了手。
总之,引导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功,那需要我们在平时不断地关注和提升,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精心设计问题,捕捉教学契机,进退有度,引导学生逐步感悟和理解数学。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