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嗨子戏传承与发展刍议

2015-05-30陈海燕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传承

陈海燕

【摘要】嗨子戏是安徽阜南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这个发源于淮河两岸的地方剧种,在历史长河中,伴随着社会环境和人们生活寄托向世人展现了它的兴衰之势。作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遗产,嗨子戏是特定地域文化的缩影,存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为此,本文通过对嗨子戏的历史发展轨迹、艺术特色进行梳理,分析其发展现状,探究嗨子戏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嗨子戏 发展轨迹 传承

安徽阜南位于安徽西北部的淮河两岸,是连接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交通网络。独特的区位环境造就了该地区文化资源的发展。其中,有“天下独一戏”之称的嗨子戏便是阜南地方剧种的代表。

一、嗨子戏历史发展轨迹

作为一种地方戏,嗨子戏是地域文化的积淀,是当地独特的艺术载体,是人们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清末明初社会形势混乱,人们为了生活便沿街演唱嗨剧,面对战乱、饥寒交迫的日子,嗨剧艺人可谓是“苦中作乐”,音乐多以“悲调”为主,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嗨子戏逐渐兴盛起来,农村业余剧团不断建立。1958年10月,阜南县建立了职业性的嗨子戏剧团,并开始组织新文艺工作者与老艺人合作,从事剧目、音乐、舞台美术等各方面改革与建设。1963年成立阜南县嗨子戏剧团,招收学员,为继承发展嗨子戏培养新生力量。”这时期嗨子戏作品创作较多,嗨剧团多次在各个地区演出,得到领导和群众的喜爱和赞赏,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80年代。文革时期嗨子戏发展受到压制,被迫演出样板戏,使自身的艺术特征被忽视。改革开放后,开放的文化背景及客观因素影响,嗨剧团随之解散。曾经备受关注的嗨子戏,就这样衰落了!

二、嗨子戏艺术特色

嗨子戏“由于主调每句开头,多用‘嗨字起腔,然后打板上韵而得名,流行阜南、颍上、霍邱,以及河南省的淮滨、息县、潢川、固始、商城等地。”早期“是一种在乡间场院演出的村坊小戏,是由民间的灯班、花挑、红灯、小调等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演出形式。”嗨子戏唱腔主要有主调和花凋两种,受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歌影响,音乐较为纤柔、委婉,以悲调为主,深受人们喜爱。唱腔中的“帮腔”、“小嗓”、“爹腔”,及富有方言特点的语调,可谓是嗨子戏一大特征。其道白则直接采用当地方言。嗨子戏主要行当有生、旦、丑,传统剧目有本戏和折子戏,剧目题材多以生活和爱情为主,其中《打桃花》、《三击掌》、《秦雪梅》等剧目最为流行。其曲牌有一定的固定模式,通常在遵循曲牌结构基础上,旋律线条可以有所改动。连套体曲牌结构能展现完整的戏曲唱段。新中国成立前,嗨子戏的伴奏乐器主要是锣、钹等打击乐器,50年代后,嗨子戏逐渐发展成熟,开始将管弦乐加入伴奏中,多用于戏曲间奏、前奏、剧情发展阶段。早期嗨子戏多是一人唱众人和的演出形式,直到50年代后,嗨子戏才真正从村街演出转为舞台演出,这时嗨子戏才开始日趋成熟。

三、嗨子戏发展现状

阜南嗨子戏是民间文化艺术的缩影,是中国民间戏曲艺术主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在封建落后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发生发展,在时代变迁中经历了兴衰,它是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物。落后的艺术形式和封闭的社会,致使嗨子戏与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相联系,改革开放后国门大开,多元文化并行发展,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使嗨子戏原有的固定发展模式受到冲击。未能与时俱进、变革发展的嗨子戏,无疑开始逐渐走出人们的审美视野。发源于阜南的嗨子戏,因当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政府及文化部门的忽视制约了嗨子戏的发展。2010年,阜南嗨子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化部门才开始重新加强对该戏曲的保护。

四、嗨子戏的传承与发展

阜南嗨子戏至今有百年的历史,它是安徽阜南等地区流传的民间戏曲,早在乾隆时期就开始盛行。嗨子戏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应运而生,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艺术生活的反映,为此,传承与发展嗨子戏有一定的必要性。

首先,扩充嗨子戏演员队伍,吸收优秀人才。健全的人才队伍建设是壮大嗨子戏发展的根本,为此,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招贤纳士,吸引有能力的表演人才。并鼓励优秀的舞台设计人才、创编人才投入到嗨子戏艺术文化建设中。

其次,改革嗨子戏发展模式。嗨子戏起源于封建社会,其内容受到特定社会因素及保守思想观念影响。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嗨子戏不能固步自封。它属于传统民间文化,但不能因此始终围绕着传统来发展。作为地方民间戏曲的嗨子戏,应该在保持其自身传统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巩固的基础上,借鉴时代新元素来创新发展,只有不断革新,不断创新,使其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才能永葆青春。

另外,加大资金投入,打造文化品牌。嗨子戏是阜南地区文化资源,为了保护、传承、发展该文化资源,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应引起关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保护力度。同时,阜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有关部门应给予资金支持,完善嗨子戏内部设施建设。并将其与旅游业、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相挂钩,使嗨子戏有更多的演出发展平台,让嗨子戏重新走进人民生活中,也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熟知嗨子戏艺术文化。

结语

嗨子戏是安徽阜南地区稀有的民间戏曲剧种,又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可以说,其自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探究。作为安徽省的一种文化资源,传承、发展嗨子戏,能充实、完善中国民间戏曲艺术。为此,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我们应积极抢救嗨子戏,探寻其发展道路,使其在保持自身艺术风格基础上,革故鼎新,摆脱困境,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安徽卷)[M].中国ISBN中心,1993.

2.刘宏.“天下独一戏”—安徽阜南嗨剧考察[J].戏曲研究,2004,02.

3.张宇.嗨子戏衰落的因素论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安徽卷)[M].中国ISBN中心,1993(117)

中國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安徽卷)[M].中国ISBN中心,1993(116)

刘宏.“天下独一戏”—安徽阜南嗨剧考察[J].戏曲研究,2004,02(2)

猜你喜欢

传承
锤子下的精彩,浅谈手工银器
中国传统招幌对当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小议“柳青文学创作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镇沅麻洋纸的现状与对策
弋阳腔教学与传承的探索
课堂实践与赣南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