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建窑的兴衰谈宋瓷向元青花审美转变的文化背景

2015-05-30蔡捷李柳旬

艺术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宋瓷元青花建盏

蔡捷 李柳旬

摘 要:宋王朝长期苦于民族战争的祸害,在文化上有一种提倡本民族文化传统,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所以宋瓷不像唐瓷那样广泛吸收外来因素,而南北各窑都或多或少地有复古风气。随着文化生活的丰富,文化水平的提高,瓷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求,它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同时得到提高,甚至美学价值大于实用价值,这是宋瓷的一大特点,标志着瓷器美学的新时代真正到来。直到忽必烈灭南宋,含蓄典雅的宋瓷从此销声匿迹了,中华民族的审美也随之变成了笔粗色浓,刚劲豪放,不尚真实的元青花。这种转变,除了波斯钴料传入的外在原因,也有其历史文化根源。本文试从文化背景来论述宋瓷向元青花审美转变的原因。

关键词:宋瓷;黑瓷;建盏;元青花;文化背景

宋朝北方青瓷的成就突破了唐朝以来南青北白的局面。唐代北方白瓷著称于世,到宋代北方青瓷突飞猛进,汝窑、官窑青釉“汁水莹润如堆脂”。[1]不仅有色泽之美,还有丰富蕴馨青玉般的质感美,钧窑属青瓷,烧成了乳光釉,有的像湛蓝的天空,有的如璀璨的朝霞。南宋官窑继北宋官窑而起,在艺术上远超过越窑。龙泉青瓷更胜一筹,创造了粉清、月白、梅子青、蟹壳青。唐朝诗人歌颂越窑青瓷“千峰翠色”只是一种文人的比喻和诗人的畅想,宋代青瓷美玉般的质感则是巧夺天工的实际。这些因素使宋瓷的观赏功能超过实用的功能。

1 长期的民族战争是宋瓷复古的文化背景

宋朝虽然有赵匡胤的统一,但强悍的少数民族大举进犯中原,战争的破坏远超过唐朝。光辉灿烂的汉唐文化影响深远,衰落以后使人倍感凄凉。宋瓷艺术就是在这样深厚的客观环境下孕育起来,它从内心深处透露出深切的悲壮,尽管生存环境恶劣,但中国人传统的乡土本色,无数老百姓宁愿生于斯,死于斯,都不肯做异族统治下的奴隶。在艺术上除了高亢和悲凉以外,有一种历史的负重感,不容犹豫的承担,不甘被压垮的抗争。宋瓷多数是光素胎,但做得精细,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大放异彩,它是民族性格的再现和命运的缩影。宋瓷艺术表现出来的气质,正是优秀的炎黄子孙的不屈精神。

2 高水平的艺术黑瓷特点

宋朝黑瓷艺术水平极高。南北各地都生产。黑瓷原料容易得到,配釉工艺不复杂,成本低廉,但要烧出极高水平的艺术瓷则工艺难度很大。高水平的艺术瓷在造型上不能堆砌杂乱,要求简洁高雅,文静端庄。釉色深沉漆黑,釉质温润明亮,才能引起人们的欣赏兴趣。宋瓷工匠以较高的文化素质、高超的技巧,把上述要求都做到了。不仅如此,烧出了奇妙无比的结晶釉,巧夺天工,比其他瓷种更胜一筹。在众多的黑瓷中要以福建建阳窑的黑瓷最突出。尤其黑茶盏,从宫中到民间都很喜欢。

福建建阳窑就是所谓黑建。窑工利用当地含铁量很高的一种瓷土作为胎料。胎体坚硬结实,颜色为褐黑色,比其他窑加工仔细、胎骨虽然厚重但很致密。从成型到修坯一丝不苟。釉层很厚,盈润。口沿因为釉层流动,釉层比较薄,呈色较浅。腹部尤其中下腹部釉层很厚,明亮凝润,很漂亮,由于含铁量极大,烧成过程中铁的氧化物微粒出现脱氧形成了结晶现象。结晶结合各种艺术现象,兔毫、油滴、鹧鸪斑和曜变。这些都是黑瓷中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品种。建阳烧黑瓷的龙窑长达90多米(一说135米),能烧出这些艺术品种的只有龙窑中部一段。大部分窑位的产品都不出现这些现象,所以数量极少。

3 宋朝黑瓷流行的历史文化背景

文化教育的发展,使瓷器艺术强烈地体现出民族精神。瓷器艺术精美的造型、和谐的装饰都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教育的基础上。瓷器生产不是一种简单再生产,而是一种艺术创造,生产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凡是有古瓷窑的地方都有优良的文化教育传统,“东南之士,莫不以仁义礼乐为学”,[2]“虽濒海夷之邦,执耒垂习之手,孰不抱籍缀辞”。[3]制瓷工匠耳濡目染,民族文化传统融会贯通到瓷器创作中去,得到升华。

市民阶层的兴起,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社会风气往往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反映,这些风气比如提出某种需要,对生产能起到推动作用。宋时饮茶超过饮酒。凡饮茶、斗茶的书都讲到瓷器,茶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饮茶的兴致和斗茶的胜败。一种茶具的流行无疑也会影响到瓷器工艺的提高和生产的扩大。例如,宋徽宗特别喜欢福建黑瓷兔毫盏,建盏也成为上贡御用之物。

宋代社会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市民和士大夫阶层很活跃,他们的生活显示出一种社会风尚和特定的文化特征。因为酒和茶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物质享受,更高的程度上说是一种社会交往和精神享受。在广大人群中形成了一种嗜好、生活情趣。在某些方面寄托和表现出人的喜、怒、哀、乐,是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饮茶、斗茶成为人们都竞相追求的社会时尚。人们不但品茶而且评论瓷器茶具,在古代文献品茶论瓷不可分割。宋人饮用的茶是一种半发酵的白茶,以黑盏盛茶,黑白衬托便于观察茶色,遂用黑盏斗茶。福建建阳的黑瓷受到皇帝的称赞。在宋朝上下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宋代是瓷器大发展时期,最有名的为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成就辉煌,而建窑不在其列,属于生产百姓日用品的民窑体系,那为什么一只产自这样偏远地区普通的民窑茶碗,在宋代能够成为标志性茶具,连艺术家宋徽宗和同为大书法家、艺术家的蔡襄都极力提倡呢?

按照蔡襄的说法,斗茶是必须用兔毫盏的,兔毫盏和其他的瓷器相比,兔毫盏比较厚实,在宋代还有一个对茶汤的要求,要喝热茶,冷茶不好喝,那么一个比较厚实的碗,它在点茶之前首先烫一遍,然后再把热茶汤倒进去,这样的话它可以保温性比较好;如果相反的是一个薄胎的茶碗,它可能在保温的性能上,也会有一些影响。

蔡襄是福建人,他很喜爱家乡盛行的斗茶游戏,大力推崇,而斗茶,是以茶汤的咬盏情况,以及汤花在碗面停留长短来区分胜负的,谁水痕先出现,便输了“一水”,黑色的茶盏,相较其他颜色,无疑比较容易判别。此外,他在《茶录》中还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燲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4]绀黑,是指黑中带红,这也是建盏通常的颜色,在这条特别说明中,蔡襄不独从审美上,也从实用性上,着重肯定了建窑生产的黑釉盏,并且否定了陆羽曾经推崇的越窑青瓷,这是因为宋代的饮茶已经从唐代的煎煮改为冲点,并且不再欣赏青绿色的茶汤,而是以白色茶汤为上品,而托映白色茶汤的,黑色无疑最鲜明。正是由于诸多这些原因,在相隔56年之后,徽宗皇帝在他的《大观茶论》中也着重强调兔毫盏,君臣二人有理有据的大力提倡,直接将建窑送入“供御”行列,成为上下一致的不二之选。直到南宋末期,仍然被大家所珍视。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忽必烈1279年灭南宋。一个文化上落后的民族征服先进民族,最终自己被征服。一向不会制作和使用瓷器的民族很快就会喜欢瓷器。元朝瓷器必然恢复发展。汉文化宏大精深,有强大的生命力。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手工工艺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能取得发展。

4 元朝黑瓷仍然在大量生产,但已不是主流审美

黑瓷在元朝并没有随着南宋的灭亡而消失,相反,生产量仍然很大,有的满施黑釉,凝厚漆黑,为黑瓷中的上品。大多数黑瓷胎体粗糙厚重,黑釉呈黑褐色,不很光亮。有的在黑釉上出现洁白的筋条,或由点构成的放射状光芒。黑釉上常常出现铁锈色(酱红色)花卉、斑玫、有的云山雾罩,隐现出片片让人联想的纹理,有的花纹很像月季或牡丹,兔毫和油滴偶能见到,但已经很稀少了。

5 对外交流增加冲破了汉人世俗偏见,却也改变了含蓄典雅的审美

元瓷在汉文化深厚基础上,抗住了蒙古铁骑的破坏继续发展。元朝与亚洲、非洲、欧洲各地有广泛交往。各国人士来到中国,带来了文化信仰、生活习俗、优秀工艺品和技术,也带来了特有的原料,或多或少地影响到瓷器艺术的创作。此时满足汉人欣赏要求的含蓄、典雅、精巧之作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此时为了适应蒙古人、波斯人、阿拉伯人以及佛教徒、伊斯兰教徒饮食习惯的器物大量生产,具有中亚和西亚的特点。直到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冲破了汉人世俗的偏见,用波斯钴土料配作画,大量生产,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此外,釉里红、蓝釉、蓝釉描金、红绿彩等品种取得很大成就。

6 汉人的审美从含蓄典雅向粗放豪迈转化

那么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汉人的审美风格已经从宋朝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以及黑瓷这种以含蓄、典雅、精巧变成了青花、色釉、红绿彩等大青大蓝、花花绿绿之品。元青花的装饰有传统的几何图案,以线描技法画出花卉、动物、人物等,这些花卉都布局很满,内容很多,层层显眼,笔笔实在,给人以目不暇接,顾不上品味的感觉。花纹笔粗色浓,刚劲豪放,不尚真实,很有个性。

这种文化现象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是人们精神状态的直接表现。蒙古贵族的统治野蛮而残酷,汉人士大夫阶层备受欺辱,胸中积压着强烈的愤怒和忧伤,无处发泄。文学家以文学戏曲,画家以画笔作武器进行战斗,寄托情思。写愁者多郁苍,写怪者多狂怪,鸣高蹈者多野逸。画瓷工匠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凭画者的个性,舒不同的胸怀。或残山剩水,或以麻为芦,以达情意而已,不以技工法式为尊重,亦不以富丽精工为崇尚,不居绘画封象的真实。如青花花卉花大叶小,瓜果缺少藤蔓,累累填实,不留余地。减笔牡丹不居层次,牡丹叶像葫芦,画团菊只画花不画叶,画而不全。白地蓝花或蓝地白花交替使用,没有拘束。在波涛汹涌的巨浪里居然有小花漂浮。任意点抹,自成蹊径。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技巧在积累,艺术在成长,青花艺术也从元朝开始出现了巨大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李知宴.中国陶瓷文化史[M].台湾:文津出版社,1996.

[2] 范大成(宋).吴郡志(卷四)[M].陸振岳,点校.江苏:凤凰出版社,1999.

[3] 张方平(宋),等.宋宝章阁直学士忠惠铁庵方公文集(卷三三)[M].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4] 蔡襄(宋).茶录:外十种(下篇)[M].唐晓云,校点.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

通讯作者:李柳旬

猜你喜欢

宋瓷元青花建盏
瓷心晚晚
建盏的新发现
宋代建盏的科学研究
建盏之初探
从文化内涵解读建盏之美
最贵“福禄”元青花 元青花缠枝福禄万代大葫芦瓶拍卖价5681万元
宋瓷 低调中的高大上
宋瓷,宋瓷
从考古发现看元青花在海内外的传播
北京元青花俱乐部景德镇培训中心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