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资境外非上市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作用与价值
2015-05-30李颖
摘 要: 本文结合经济全球化、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资本国际化下的国企改革带来的财务管理模式变革,以目前中资境外非上市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现状,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了财务共享模式在集团企业境外公司财务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境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中资境外非上市;财务共享;战略价值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指的是把在一个特定的位置和平台上集中处理企业的各项财务工作,通常包括应付账款、应收账款、总账、固定资产等核算业务的会计处理、员工费用报销以及资金结算处理。这样的模式带来的收效是十分明显的,企业在效率提升、成本控制、内部控制强化、信息共享、客户满意度提升和资源管理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
一、趋势及专业背景
(一)国企改革“走出去”战略下的集团发展目标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都经历着经济增长下降的痛苦。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充分把握国际经济走势和国内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走出去”战略这一重要决策。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中资集团对境外公司的财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无论是财务核算还是财务管控力度都在发生转变,需要通过财务集中管理来增强集团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
现代信息不断发展,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日趋成熟。财政部在2013年1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中明确指出“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项规定为我们探索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与集团境外企业管理需求的矛盾
随着中资集团境外业务的拓展,境外企业分散式管理与集团总部集中管理的不平衡性越来越成为集团战略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方面的“短板”。为适应境外企业运营的特殊性、解决财务管理中出现的瓶颈,探索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方式以提高境外财务管理水平,已成为集团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中资集团境外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强有力的增长,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压力,中资集团境外公司的财务管理压力日趋增大,根据调查,目前境外的财务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备用金管理、财务外包管理、聘请当地人员组建团队以及外派财务人员。这四种方式虽然各有优势,但其劣势也同样明显,例如:业务扩展受制;内控风险加大;与国内企业系统对接不通畅,数据提取、分析、输出内外部报告将造成阻碍;增加国内总部企业的人力物力成本、无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外派人员不了解当地情况而无法预计财务风险等等。
由此可见,内控以及财务管理的缺陷使中资集团境外企业在目前的全球化竞争中面临压力,如何有效地摆脱这一困境成为众多中资境外企业共同探讨研究的课题。财务转型将是中资集团境外企业的必然趋势,财务共享服务作为第一步,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实施有如以下案例所示:
Q公司是一家以辐射成像技术为核心,以提供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安检产品为主要特征的安检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其产品遍布国内各省市自治区,以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民航、海关、交通、港口和重点安防机构等行业,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客户资源,在全球市场上也处于重要地位。该公司之所以能够保持竞争优势、实现持续发展,除了每一项活动都能够遵循为顾客创造价值的目标之外,财务管理模式也为其快速发展做到了稳定的支撑。该公司通过金蝶软件系统在境内设立了两个财务共享中心,境外共享中心与境内总部共享中心,通过财务共享平台的建设实现了无纸化财务核算并逐步实行原始票据与会计凭证的分离保管以及电子凭证代替纸质凭证。具体模式如下图:
基于此系统,通过财务共享的实施,Q公司在以下几方面得到了价值的提升:
1、管理方面:集团整体管控力度加大、支撑了集团的战略发展、推动公司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体系、促进了公司的执行力和业务的标准化规范化、促进财务人员转型;
2、 降本增效:财务处理效率得到大幅提高、财务服务满意度提升、数据的及时性有效性也得到了保证;集团用人规模减少、财务人员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人工成本降低,财务部门的管理成本也得到有效降低;
3、创新发展:财务共享为财务管控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手段,优化了财务人员的用人模式。
由此可见,中资境外企业通过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使总部对境外各业务单元的经营状况有更好的管控,同时也能将总部的专业化和标准化服务同境外业务单元实现共享,这对于企业财务运营成本的降低、财务风险的防控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三、从战略发展角度看财务共享在中资境外非上市企业实施的作用和价值
(一)推动创新发展,获取战略优势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今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总体向好,因此中资集团在国内发展的同时,向境外寻求更多的发展,才有机会为集团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建立境外财务共享中心,实现境外资源共享,可以获取战略优势,为未来向全球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强化企业管控
因 为不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差异以及财务及会计流程、业务处理规范、企业资源处理系统等存在的差异性,无疑加大了集团总部对境外子公司的财务状况监管以及经营成果分析的难度。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境外企业财务共享中心通过统一的财务核算标准和业务流程,使用同一的企业资源处理系统,实时生成各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并通过网络为子公司和集团总部的管理者提供监控支持,通过合规化加强风险内控管理,降低财务管理风险。同时,这样的方式使得业务处理呈现完全透明的状态,财务共享中心能够查询到任何一笔业务,对于企业管控能力的强化助益极 大。
(三)提高财务工作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境外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集中处理境外各地区的财务和业务,集约化不仅使业务单位聚焦服务战略,提高运营效率;也使得业务操作日益标准化和简化。另外专业化分工不仅能够提高集团管理水平,也能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用人规模的减少使财务人员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运作成本。境外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持续关注的,境外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为财务部门成本管理提供了新空间,也使集团具备规模扩张的潜力。
(四)集团总部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先行者
境外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仅仅涉及境外公司,规模小、业务单一,统一财务制度和科目相对简单,系统建立时间相对较短。另外,境外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使集团具备全球化发展和规模扩张的潜力,更能为集团总部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四、集团境外财务共享实施的问题与对策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过程环环相扣,每个因素和环节都可能对整个项目的成功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要充分考虑集团境外公司的特点与所处的环境,系统地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或问题,并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和对策,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除流程管理、标准化信息系统建设外,境内外财务管理差异化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风险因素。
(一)境内与境外财务管理差异化
中国境内由于法律、制度、文化、产权结构以及思维习惯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别,单从财务管理方面来说,集团境外企业存在着“多组织、多准则、多币种、多时区、多语言”等五个维度的差异,如何克服“五多”的难题,需要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时统筹规划,通过流程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如下图所示。
(二)流程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
梳理境外业务流程、建设统一的信息系统是集团境外财务共享中心实施过程中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内容,共享后的流程和系统既要满足境外各公司的业务需要,也要满足集团集中管理的要求。境外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境外各分子公司系统、功能和流程不统一,甚至有的分子公司财务系统明显缺失;另一方面多准则、多币种导致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需要考虑币种汇率转换,制度统一的问题。因此,需要被共享各单位积极参与系统评估和需求设计,确保信息系统既满足业务单位的需要,也符合共享服务模式需求。调研阶段需要对各单位现有的IT能力和信息系统现状进行充分评估,识别系统的待优化之处以及实施共享服务的功能缺失;在进行信息系统架构设计时,除开发必要的核心系统功能以满足共享服务的要求外,还需要考虑境外公司的特点,统一制度,使各境外企业现有系统中的数据能够转化到共享系统中;在系统需求分析阶段,除充分考虑各单位的业务需要和业务流程外,还需要考虑多币种差异,克服报表折算的难题,实现在系统中出具多币种报表和明细表的功能,不仅达到多人财务数据共享、提高财务报表的报送质量和速度的目的,并使系统功能、安全性大大提高。
(三)专业人才配备
境外共享中心由于各国的法律法规、税收制度、财务制度、汇率风险等因素不同,对境外共享中心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初期,需与人力部门协调招聘熟悉各国政策、法律、制度以及语言的专业财务人员,避免在建立境外财务中心后财务风险的增加,另外不建议随意或盲目地辞退释放人员,否则可能会造成人心不稳,增加抵触情绪,不利于项目推进,应对现有财务人员进行培训,鼓励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以尽快适应新系统,达标上岗。
结论
综上所述,中资集团的战略发展需要实施财务共享服务,而境外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能够为集团总部建立财务共享中 心积累经验、奠定基础。建立境外财务共享中心推动集团创新发展,获取战略优势;能够强化集团管控,降低企业成本;集约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合规化管理加强风险内控,降低财务管理风险;进而实现了财务体系、资源配置优化的财务转型。尽管存在新的问题和困难,但通过持续改进,将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的综合价值,推动中资集团的整体财务转型。 (作者单位: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陈虎 董皓 著.财务共享服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 陈虎 李颖 著.财务共享服务行业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 中国SSC调查[J].新理财,2011(09).
[4] 陈虎 陈东升 主编.财务共享服务案例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5] 《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财政部 财会〔2013〕20号文.
[6] 张庆龙 潘丽靖 张羽瑶 主编.财务转型始于共享服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