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模式下的风险管控
2016-05-24王萍
王萍
摘要:由于财务共享服务快捷的运作模式克服了传统财务管理效率不高和重复投入的缺点,我国大型乃至特大型企业到已经将财务共享服务作为企业重要的财务管理模式。本文从财务共享模式下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财务共享模式下存在的风险与管控措施,为国内企业建设财务共享模式下的风险管控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财务共享;风险识别;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0-000-01
财务管理是企业集团管理的核心,但是财务管理效率低下、成本高、质量差等问题已经成为企业集团的一个严重的弊端。为此,包括中国石化在内的一些大型乃至特大型企业引入了财务共享服务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共享管理模式能够直观地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提高整体效益。由于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许多风险和困境。本文主要针对财务共享模式下存在的风险提出管控措施,以达到为财务共享模式下的风险控制提供技术和知识上的支持。
一、财务共享模式存在的风险
目前无论从法律因素、企业制度因素等方面,都给现代企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1)变革管理风险;(2)组织构架风险;(3)员工风险;(4)文化风险;(5)系统风险;(6)资金风险;(7)流程管理风险;(8)法律风险等。
以上几个方面的风险是同时存在,相互影响和关联的。财务共享目前属于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其将会对企业原有的管理流程、决策方式、利益分配格局等造成重大冲击。在战略层面、组织层面、执行层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实现财务共享模式下的风险识别、风险控制,在以上各个层面都要做好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工作。
二、风险管控的措施
针对上述风险,企业在风险管控的过程中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组织人员培训,提高适应能力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财务管理模式的一次深度变革,对于财务管理人员来说,地域、身份的变化对于人员的转型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为了防止上述情况发生及时的沟通、培训,绩效体系的建立以及适当的承诺是必要而且有效的手段。强化对各业务单元经办人的培训,主要涉及财务政策、成本核算口径、费用归集和与分配、分享信息系统运作、业务规则和期限、业务处理、审核方法和绩效考核,培训应纳入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完成后,应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对各级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2.借助信息技术,完善财务共享平台
通过共享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形成,在数据库中建立了统一的数据库,包括财务运行过程中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从而保证了群体策略的有效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EPR为代表的业务系统在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建立以前就已经存在,从而为财务共享模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平台。在进行财务共享平台风险控制时,要保证平台做到以下几点:(1)与业务系统高度集成,降低手工处理条件下的数据错漏或者篡改风险,实现系统间数据的交叉验证,以达到对风险有效控制的目的;(2)TI开发过程中注意界面的可操作性和友好性,尽量做到操作简单、便捷;(3)尽量保证业务规则的系统固话,避免人为操作可能带来的风险,提升运作效率。
3.规范流程管理,保障渠道畅通
在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实施过程中,企业可以按照业务需求,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制度和管理流程,保证财务信息的快速、准确传递。流程体系建设应包括岗位职责、流程管理以及流程考核等。企业可以通过流程评估和分析,找出流程的薄弱环节,进行流程优化,形成PDCA的良好循环模式。同时企业要高度重视共享流程的体系建设,强化业务相同,推行标准化,以达到提高共享服务效率和标准化的原则。
4.完善绩效管理,强化财务监督
财务共享风险控制的一个主要保证手段就是绩效考核,通过一系列客观公正、公正的评价共享中心的绩效,正确处理与人力资源有关的问题,同时帮助员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以达到提高整体绩效的目的。针对财务共享过程中存在的经营风险,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监督检查队伍,展开各种审计、审查活动,对整个业务和财务流程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操作行为,保证战略目标的贯彻执行。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主要论述了财务共享模式下存在的主要风险。针对主要风险提出了风险管控的主要方法,在人员、平台、渠道、管理四个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为国内财务共享模式下的风险管控提供了一个借鉴。为降低运用成本,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帮助企业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吴一平.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风险与控制研究[J].商业会计,2014,12:79-81.
[2]张守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