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代纤维艺术审美形态下的女性主义因素

2015-05-30罗真

艺术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纤维艺术女性主义

摘 要:女性主义艺术是伴随着女权运动的第二次高潮时期而产生的,女性主义艺术是女权主义或女性意识觉醒的产物,是由艺术观念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重大转变推动的结果。随着女权主义文化思潮影响与传播,女性艺术家拿起身边情切的纤维材料、运用纯熟的编织技巧开始不懈地反省身体的历史处境,不断地以身体为媒介,开启了女性视角的庞大叙事。

关键词:纤维艺术;审美形态;女性主义

1 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艺术

女性主义又称女权主义、妇女解放等,是一场发端于18世纪末期,旨在为结束性别主义、性歧视、性剥削和压迫,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

女性主义源于西方,最为早期的觉醒者是进行神职活动的女性。学界通常把奥兰普·德古热于1791年发表的《女权与女公民权宣言》作为女性主义运动开始的序幕。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女权运动距今有百余年历史。20世纪初期是第一次妇女运动的高潮;随后发生于60、70年代的第二次浪潮则获取了更多的实质性成果。

女性主义艺术真正开始于20世纪60、70年代,即第二次高潮时期,它是女权主义或女性意识觉醒的产物,是由艺术观念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重大转变推动的结果,是在“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的口号下,女性主义艺术家运用丰富多元的艺术形式语言的一种表达。

如今“女性主义艺术”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宽泛的界定。通常我们对其的认识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广义上讲我们可以把近现代以来的所有女性创作的艺术都叫作女性主义艺术,即为女性艺术家的艺术,它包括了近百年来的女性艺术创造。第二,狭义上是指具有女权主义思想倾向的女性艺术,重点关注和强调女权艺术中的女性价值和女性观念。第三,指女性主义艺术思潮中,既有女权主义艺术的成分,也同以往的女性创造存在着内在联系的艺术作品。三种界定的方式主要源于到底是关乎性别,还是关乎观念的诉求,就目前而言多数情况下它是倾向于性别的。在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女性艺术与女性主义艺术之间通常是不存在泾渭分明的界线的。

2 纤维艺术创作中的女性主义因素

纤维艺术源于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壁毯艺术,因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吸了收现代艺术观念,又传承融合了传统纺织文化,故此成为一门为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形式。

现代纤维艺术诞生于20世纪60、70年代,从时间上看它是和第二次女权运动高潮相同步发生扩展的。随着女权主义文化思潮影响与传播,女性艺术家拿起身边亲切的纤维材料、运用纯熟的编织技巧开始不懈地反省身体的历史处境,不断的以身体为媒介,开启了女性视角的庞大叙事。她们将乳房、子宫、卵巢这些女性代表符号带到纤维艺术中来,使作品空前的呈现出开放多元化的风貌,从平面的二维图案,到空间三维的浮雕性壁挂,乃至立体装饰性的软雕塑,他们大量、反复的涉及乳房、子宫、卵巢等诸多生殖器官的魅惑表露,来表达对于当前身份的不安与焦虑。她们试图利用最为熟悉亲切的材质来唤醒人们对其地位的重塑与认可。

区别于古老的传统织绣,女性纤维艺术作品通常不再只是子嗣繁衍、家族昌盛的传承表达工具,而是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一种女性目光对于身体的独立审视,它基于身体但又不仅是附庸的繁衍,她们试图将肢体和内心通过纤维艺术被完满的编织在一起。对于以个体生命形式而存在的艺术家来讲,女性不但是鲜活的个体生命,同时又是意识观念的存在者,同时还与男性共同存在于精神生命与历史传承之间。她们所蕴含的任何生理的、心理的乃至精神与文化的因素,是不可能从个体中彼此剥离出来,亦正如不能简单地将男性的解读认识从他的社会性、历史性的背景抽离出来一样。

现代主义背景下女性艺术伴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产生,唤起了公民权利意识觉醒的曙光。如果说女权主义是现代文明的产物,那么女性主义艺术就是女性意识觉醒的产物。它和后现代主义艺术反对精英艺术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颠覆权威,从社会文化体制、文化理论、社会心理状态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对男权社会的质疑和批判,要求尊重两性之间的差异,改变两性间较为隐蔽和深层的不平等,反观女性艺术,将世界更趋于平等与正义。

3 女性主义下纤维艺术创作的三重维度

女性主义艺术一开始,敏感的女性便发现,所谓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启蒙思想就是男性的特权,在此基础下的女性社会地位是遭到歧视的,是低于男性而存在的。出于对此的压抑和排挤的回击,她们对卢梭等思想家发起了激烈地抨击,材料、身体和身份成为她们回击话语的三层维度。

(1)材料。在纤维艺术的创作中,纤维材料主要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类。纤维艺术创作使用的材料不但包括棉、丝、麻、毛、棕和各种人造合成纤维,也包括了皮革、金属丝、竹、藤、树叶等准纤维材料或概念上的纤维材料。例如,金属软管、矽树脂、光纤、丙烯酸树脂、卤素灯、相片等。纤维艺术中材料属性的借用,往往是女性主义元素表达的第一选择。特殊材质的选用,让作品呈现出主题的私密性以及表达的隐晦性。正如施慧《巢》对于“身体”的关注,艺术家将数千个传统竹制蝇拍捆扎在一起,并洒上纸浆。作品如穴似巢的结晶状结构,暗示着生命的母体,蕴含着繁殖的能量。柔韧的竹篾、洁净的纸浆与富有弹性的棉线,显示出生命的律动与可亲近性。作品在形态上呈现出的巨大的随机性,它指向了单纯、简易的劳作与成长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似乎始终处在一种生生不息,不断生长叠加的状态里,纤柔的单体在连续的延展中逐渐地融合成巢、如茧、如穴般的群体,隐喻着女性体内的知识和母权力量的孕育。

(2)身体。如果说材质是女性主义纤维艺术作品的承载基石的话,那么身体必然是她们的最佳话语表达。顾影且自怜,对于身体的认识女性艺术家在一开始便呈现出与男性艺术家的巨大差异。如在男性目光下女人体是欲望的载体、是魅惑的源泉、是次于的附属;而对于女性自身来说,身体是自由意志的承诺,是具有时空感和内容的独立个体,她们反对以一种玩赏、猎奇、聊备一格的立场去看待她们的艺术创作的。现代纤维艺术的奠基人阿巴康洛维兹的作品《红色阿巴康》就是典型的代表,作品名称源于其姓氏。染成朱红色的巨型纤维雕塑,外形宛如女性的阴道,而在它之后,悬挂的是南西·斯佩洛五幅卷轴作品《女人的折磨》,涂鸦式的笔触描绘着人类痛苦的纪录。作品清楚地表明了这次展览交织的两个主轴:身体与苦痛。作者借以女性对编织天生的优越感,传达出女性独特的敏感与睿智,粗糙肌理下是作者对生命与死亡、痛苦与愉悦的关切。

(3)身份。所谓身份,指人的出身和社会地位,它包括了社会身份、政治身份以及作为人的性别身份,可以说从历史的角度讲无论从哪个身份层面,女性此刻都是边缘和被动的。一开始女性身体都是现代性精英文化或高雅艺术的历史文本。她们被框定在柔美、纯洁、性感、优雅等所谓的“女性特质”的现代“闺范”中,处处闪现出一种不加反省的父权凝视。这种已然“现代化”的身体法西斯主义的软专制,激发了女权主义的反叛因素,甚至成为激进主义女权主义时期的敌对态度。随着女性主义艺术被逐渐关注,后现代艺术的视野下的女权主义极端态度有所转变,她们对话社会,开始深入思考自身身份角色。例如,林天苗的作品《开放的直觉》,作品呈现出三个裸露的女人体,以及用乱麻般的线绳来装饰头部与腿部。艺术家似乎在传达其对于一种生活状态的思考。剪不断,理还乱的一团乱麻响应出她对于女性生活琐事杂物的反思。作为妻子与母亲的身份,为艺术家带来了更加深切的体会,女性是人类的另一半,但“女性”并不代表“她”做出来的东西一定会低于一等。作品大量的折射出生命中的所谓个人经验的,何谓自然而然的,何谓女性更执着,纤维材料的考量制作所具有的可介入性展现出作品难能可贵的平和、自然的感知方向。

4 结语

正如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阿德丽娜·里奇所言:“女人取回身体的权利这件事,对于人类社会的改变,将远胜过工人对生产方式的掌握。”20世纪视觉革命的一项重要成果,就是女性用材料、身体、身份在菲勒斯中心主义书写的艺术史上劈出了一条道路,是女艺术家不断地从父系话语逻辑向自我身体、身份投奔的现实化结果。

当女性主义借以纤维艺术展开话语攻势时,它就变得更加的感性与充满视觉的张力。它将那种极端、自残、刺目、魅惑、凌厉的状态编织在柔和、琐屑甚至有些杂乱的纤维作品之中。她们关注生活、对话内心来寻求独立。当然她们也就在纤维素材的找寻过程,对女性历史的发掘下,对作品材料选择以及对自己的身份沉思里,完成了阴性特征、身体主义、象征隐喻的女性话语元素的宏大构建。

参考文献:

[1] 林乐成,王凯.纤维艺术[M].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

[2] 林乐成,尼跃红.科技进步与纤维艺术发展:2010“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研讨会论文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吕品田.必要的张力[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4] 黄丽绢.当代纤维艺术探索[M].艺术家出版社,1997.

[5] 张怡庄,蓝素明.纤维艺术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罗真(1985—),男,四川乐山人,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纤维艺术女性主义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论日本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冰雪文化与纤维艺术造型之间的艺术联系
浅谈纤维艺术材料与工艺的创新设计
“纤维艺术”走进农村小学会
室内环境中的纤维艺术设计应用
当代纤维艺术材料语言发展研究
浅析将纤维艺术引入初中美术课堂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