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的合作的问题
2015-05-30王雨泽
王雨泽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中国与东盟国家有着十分复杂的历史渊源。早在封建社会时期,东盟国家就与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有着深刻的交流与合作,而后新中国成立,在成立初期受政治为主的因素影响,我们与东盟中的一些国家产生过纠纷。如今,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关系又逐渐暧昧,如何立足于历史,求同存异,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合作关系,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政治经济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合作将是我们未来关注的重点。
一、合作的背景及意义
新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是从1991年开启对话开始,1997年建立和睦互信伙伴关系,2002年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10 年建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过去的这24年里,我们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在稳步提升,与东盟各国经济贸易往来也在不断加深,这种往来无论是对于东盟国家的发展还是对于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东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无论是在GDP的增速方面还是在巨大的国内市场方面,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往来对于促进东盟各国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更何况现在欧元经济区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美日消费增速下降,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对于促进东盟地区产品出口,推动区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都有着更为积极地意义,虽然现在亚太地区仍然是“东亚生产,美国消费”的模式,但随着中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拥有14亿中国人的市场必将对东盟各国的出口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同样,对于中国,加强与东盟的合作也是十分有必要的,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红利的消退,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发展,以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东盟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潜力大,其中还包括如文莱、新加坡这样经济发达的国家,足以成为我们的关注重点,加强对东盟的投资,消耗国内的过剩产能,并且将夕阳产业转移至东盟地区将很好的解决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遇到的困境。
二、合作中的问题
1、政治问题
政治问题是影响我们与东盟国家之间合作交流的一个重要因素,南海问题,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利用问题等将都会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交流产生影响。虽然从暂时的数据来看,这些政治问题并没有降低双边贸易往来总额,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总额仍然处于稳定上升阶段,但从国内外媒体的报道不难看出,政治 上的争端的确对双边贸易产生了负面影响,例如在黄岩岛问题之后,中国国内媒体提出要禁止从菲律宾进口香蕉,以表明在黄岩岛问题上的态度,事实上我国政府也的确通过利用海关壁垒,减少了从菲律宾的进口。同样,由于南海争端,去年越南发生了严重的打砸中国企业商店的问题,时至今日越通社还会发表文章无端指责中国在贸易中利用买方市场优势,随意降价,或者减少购买量,影响越南国内物价稳定及居民基本生活水平。如何解决政治纠纷,促使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开展贸易是一个需要中国以及东盟成员国各方共同努力的问题。
2、经济问题
虽然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双边及多边贸易合作上不断进步,但是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经济问题,从市场角度来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经济由外需拉动转变为内需拉动,由投资拉动转为消费带动,这势必影响到东盟国家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从产品结构上来看,东盟国家出口的产品与中国出口产品具有很大的相似度,这点在主要体现在电机产品和纺织品出口上,由此产生的竞争无疑会使得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受到影响。从自贸区协议层面看,中国—东盟自贸区已经进入后CAFTA时期,虽然在CAFTA协议中,中国与东盟各国都降低了很多产品的关税,但是由于 CAFTA已经签署了5年,由降税所产生的货物贸易推动动力已基本消失,中国及东盟各国需要重新寻找贸易增长点,修正CAFTA框架,以促进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深化。
针对以上提到的政治经济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提升战略对话,加强争端解决机制;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服务贸易等方面加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
三、解决方法
首先,进一步优化争端解决机制,提升区内仲裁效率。 1、扩大原告范围,容许非政府的工商企业提起诉讼。虽然国际交流合作中不乏政府的身影,但是私人投资者以及企业仍然是合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扩大原告范围将有利于保护这一部分人的利益,促进中国—东盟贸易健康有序发展。2、增加常设机构以监督仲裁结果的执行。在CAFTA《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中,虽然有对仲裁解决时间给予明确时间限制,但是却没有一个常设机构监督仲裁结果的执行,因此设立常设机构将极大程度上的加强争端解决的效率。保护贸易中受损方的合法权益。3、应当强化中国—东盟区内协调意识,让成员国在解决纠纷时优先考虑在区内诉讼解决,例如中国与越南的在南海问题上产生纠纷时,应当首先在区域内协调,而不是像当时越南那样,直接寻求联合国的仲裁。
其次,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加强多领域合作。 1、中国可以将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地区,并加强与当地政府协商合作,在东盟国家投资建厂,以降低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上的相似度,同时还可以节约劳动力成本。根据调查,广州劳工平均工资约为3000到4000元人民币,而同样的劳动力在越南只需要1000元人民币,在越南建厂将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中国GNP。2、大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高科技产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虽然我们在电机制造方面与东盟有着相似之处,但是在高科技产品上,我们仍然具有优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提升我们在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3、充分利用中国产业结构复杂,产品种类齐全的优势,从多层次多角度加强与东盟国家合作,发展互补性产业,从而提升与东盟的产业合作,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出口产品吸引力。四、优化对东盟国家投资,形成联系国内外的产业链条,并且提升中国在东盟地区的国家形象,履行社会责任,不能一味索取,也要注意给予当地一定的回报。这点我国需要借鉴日本。
第三,提升服务业合作比重,开拓新的服务合作增长点。 1、继续发展传统服务业例如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通过采取,降低签证难度,加快人员通关速度,提升旅游质量等措施,开展城市与城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通过共同举办国家年等活动形式,促进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交流。加强双方在传统服务业上的合作。2、积极开拓新型服务业,加强在金融、体育、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推进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金融领域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互 设银行分支机构,加快金融机构设点速度,从而推动金融服务业发展。3、加强文化交流。可以通过放宽留学政策等方式,传播各国传统文化,也同时加强学术层面的合作,促进文化与服务贸易的发展。
最后,推动 RCEP 建设,提升合作品质。 RCEP的建设相比以美国为主导的TPP仍然有许多不足,准入标准以及约束力等方面都有不足,但相比起CAFTA的其开放的范围以及开放深度都将会有提升。现在我们处于后CAFTA时期,推进RCEP建设对于提升中国与东盟地区经济合作、服务贸易合作、文化交流协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我们加强与世界联系,提升东亚地区在国际上话语权的重要机遇。1、应当充分考虑经济发展落后国家的利益诉求,满足大国的需求同时,也要照顾例如老挝这样经济落后国家需求,避免出现由大国控制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局势。2、加速谈判过程,依据RCEP的计划,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就要完成谈判,时间非常紧迫。而现在谈判参与国较多,利益纷争较大,这使得形势更加严峻。加速多边谈判,使参与国尽早享受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打来的实惠。
本文从理论的层面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并给出一些建议,从长远来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对于维持地区和平稳定,提升东亚在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提升地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我认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十分有必要,发展地区合作,将是中国新一轮改革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