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

2015-05-30李雪芬隆鑫

2015年12期
关键词:消费农村

李雪芬 隆鑫

摘 要: 聚类分析是对样本或变量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将相似的事物分类。本文首先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农村消费支出结构水平进行分类比较研究,以得出各因素对农村消费状况的影响程度,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增加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对 策。

关键词: 农村;消费;系统聚类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的拉动下,获得较快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社会经济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我国,农民是社会的绝对主体,他们既是社会最大的生产者,也是最大的消费者。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目前,农民生活水平虽然有显著提高,但是农民消费仍然不足。长期以来农村消费市场启而不动、发展缓慢,这已经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剖析其消费心理与行为,把握农民的消费现状,对于我国制定完善经济政策,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提高农民消费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二、问题分析

文章将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消费支出结构水平进行分类比较研究,以得出各因素对农村消费状况的影响情况。

我们以2013年我国其中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衣着、食品、居住、家庭设备及服务、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及服务来进行实证分析,使用系统聚类法对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进行聚类,即从综合角度来看哪些地区的消费水平类似;再对不同的消费项目进行聚类,即对变量进行聚类,来看哪些变量属于一类。

利用spss软件进行计算,得出了参加系统聚类分析的9个变量的记录数统计结果,共31个有效数据参加了分析,无缺失值记录,总记录数为31个。同时得到反映聚类过程的凝聚顺序表,它的每一行表示一次聚类,并给出聚类对象的名称,第一列对应的格中给出这次聚在一起的两个群间的距 离。

就本例而言,将31个地区分成两类比较合适,每一类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第二类为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山东。分类后,使用spss中的[比较平均值],计算出分成两类时各类别中所属地区8项变量的描述统计量,可以得到两个类别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比如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第一类的消费支出平均值远远高于第二类。

结合有关结果,对所分类别做如下解释:

第一类中的6个地区,在衣着、食品、居住、家庭设备及服务、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及服务方面的消费远远高于第二类。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这几个是经济发展水平很高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农村居民的这几个项目的支出比例是很高,这些消费项目是已经超越于日常生活必需品消费,因此这一类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是很高的。

第二类中的多数地区的农村居民的生存性消费还是占主导地位,即食品、居住占主导,而精神消费、娱乐文化等消费欠缺。

从分类中可以看出,生活水平较高的农村居民都是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省市,而西部、中部,尤其是西南部欠发达省市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这很大原因是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居民收入差异较大,使得贫困地区的居民可用于消费的资金不多,不敢消费。

三、结论与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见,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部分地区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实现了从传统的“温饱型”到“小康型”的全面升级。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中国农村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偏低,消费结构有生存型消费的特征。 我国农村居民吃、穿、住等基本生活资料的需求仍然是消费支出的大项,这些消费占全年消费的一半以上,有的地区甚至更高。

第二,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消费增加难度大。 随着农村收入水平提高,带动了农村居民的通讯与娱乐消费的大幅度提升,农村居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 然而,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处偏远山区,缺乏必要的基础文化设施,给农村居民的娱乐文化消费造成阻碍。同时近年来教育费用呈现出上升趋势,物价上涨,这些消费对农村居民来说是种沉重的负担。

第三、各地区消费水平差距较大。 由于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同,并且用于消费的资金也不同。从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到,那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地区,都是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省市。而中西部省市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仅仅停留在解决基本生活问题,精神文化消费匮乏。

第四、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尚未改变。 在我国,大部分农民保持着勤俭持家的传统心理,消费谨慎。农村居民对于生活消费品,抱着多用一天算一天的想法,购买消费品追求价格低廉,实用,不需要的生活品,有购买能力也不会购买。这种观念使得农村居民的消费率难以提高,阻碍了资金流动,影响了农村消费的合理升级。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带动消费

带动农村居民消费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只有当农村居民有可靠的收入保障,他们才能放心的去消费。而提升农民素质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作为农民自己要主动学习知识和技能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本领。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国家的各项扶农政策,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居民就业增收提供途径。

(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从上文可以看出,中、东、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主要是受地区经济水平发展的影响,因此,政府要依托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战略,促进中西部地区的消费,缩小地区间的消费差距。同时,应针对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制定相应的刺激消费政策。

(三)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为了构建良好的消费环境,使农村居民能够放心的大胆消费,政府应加大农村基层工商所的执法力度,严格处理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商家,尽量避免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保护广大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其消费再无后顾之忧。

同时,政府应大力发展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例如:教育、医疗、通信、计算机、交通、邮电、金融、保险、房地产、商业、家庭服务、咨询等服务,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改变观念,提高消费者素质

消费者的观念和素质决定其消费行为,对于中国的农村居民而言,应该通过科学的方法改变其传统的消费观念,并提高其消费素养。要积极运用社会舆论,广泛宣传消费知识,帮助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把消费结构引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方向,从而优化消费结构,拓宽消费领域。

(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但是影响农村居民预期消费的重要因素,也是制约扩大农村即期消费的基本因素。因此,为了有效稳定农民支出预期,增强国家对农村消费的调节能力,释放农村居民长久以来收到抑制的消费热情,我国应该尽快完善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保障资金到位,适当增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贴,提高农民整体保障水平,进而激发广大农民的消费欲望,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大力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消费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40年消费流变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消费物价指数
新消费ABC
消费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