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失误的原因与策略
2015-05-30项国
项国
[摘要]:小学生特别是中段学生,其思维特征是由现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极易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产生混淆,因而经常出现抄错数据、看错运算符号的错误;还有忘记进位、退位、漏写、漏抄、出现运算顺序错误。
[关键词]:小学生 计算能力 计算失误 原因 对策
一、小学生计算失误的原因
1.视觉迁移引起的感知错误
小学生特别是中段学生,其思维特征是由现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极易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产生混淆,因而经常出现抄错数据、看错运算符号的错误;还有忘记进位、退位,漏写、漏抄、出现运算顺序错误。
另外,计算中也有一些外来的因素的干扰,造成感知错误。例如,填空:45+5()5+54,有学生就会填写等号,原因是加法交换律的因素干扰,掩盖了54和45数据的不同。还有一些运算顺序以及简便运算方法的错误,也是由于感知上的笼统,被假象所迷惑,以为能够进行简便计算,如:0.6×0.5÷0.6×0.5=1等。
2.不良学习心态的影响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心态主要有三种:
一是轻视心理,认为计算题是“死题目”,不需要动脑筋思考,忽视了对计算题的分析、计算后的检查验算而造成的错误。
二是畏难心理。认为计算题枯燥乏味,看到计算步骤繁多或数字较大的计算试题时,便会产生畏难情绪、厌烦情绪、缺乏耐心,从而使得计算的正确率大打折扣。
三是懒惰和厌恶。懒得动笔,不愿多写一个字,厌恶计算,无论数字大小,熟练与否,一律口算,不愿动笔演算,懒得拿草稿,甚至没有专门的草稿本、验算本。经常省略必要步骤,跳步,直接出结果,从而出错。
3.知识掌握缺陷引起的失误
小学数学中概念、性质、算理、法则、定律等基础知识,学生只有在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的前提下,才可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形成计算技能。由于某些知识不理解、概念不清、没有真正地理解算理和熟练地掌握算法,对于计算法则、概念或运算顺序没有很好的掌握等,学生在计算时就会出现错误,并且学生自己并不意识到是错误的。
4.基本口算不熟练,基本口算技能不过关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在各个年级,口算的重点也不相同。
粗略地说,一到三年级,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减;表内乘法;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万以内简单的不退位加减法,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题;较简单的一位数乘两位数;较简单的小数加法等都要求熟练口算。
四年级以后,口算的内容就要逐步增多,不但要巩固过去的内容,口算同分母加减法和简单的异分母加减法等。
5.简算意识不强
简便算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计算速度的重要途径。比较意识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解题时往往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善于选优而从。有些学生缺乏比较意识,不顾运算结果,盲目推演,缺乏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的意识。
到了小学高段,计算的方法应灵活多样,应从多种解法中选择合理的算法,达到算法最优化。
6.不良学习、计算习惯的影响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条件。因此,平常练习要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有的学生对计算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上平时的训练度不够,方法欠妥,因而就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计算习惯。
这些不良习惯包括:不审题、不分析、一律口算不愿动笔演算、不用演算本、省略步骤(跳步)、书写潦草、不及时验算和检验、无简算意识等。
二、小学生计算失误的策略
针对小学生计算失误的现象分析,不良的学习和计算习惯是最重要的原因。老师们可以通过制定细致的计算规范,并将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保证计算正确的最好方式。要减少小学生的计算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在计算中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矫正,具体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加强理解和识记
小学数学中的计算,都是依据相应的概念、法则、性质、定律等基础知识进行的,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前提。学生要加强这些知识的理解与识记。
(二)加强口算训练,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口算基础好,可以减少笔算的困难。所以抓好口算训练是学好计算的前提。20以内的加减要反复训练,达到脱口而出;100以内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等,也要达到熟练。这些都是四则计算的基础。
当然,为了提高学生计算速度,还应该熟记一些常用的数据: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一些常用的数据,如常用的一些数据就要强化记忆,如:25×4、125×8,两位数乘9、11、101的积,1-20的平方,1-10的立方,个位数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十位数相同,个位数字相加和为10的两个数的积,10以内的圆周率的近似值以及常见的分数化小数的结果等等,还要辨清一些容易混易错的口算结果,如:2.5×4,2.4×5,16×5,15×6,2.5×4÷2.5×4。口算的能力越强,计算的正确率越高。
(三)重视简便运算,提高灵活、合理计算的能力
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是提高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重要途径。运用法则、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简捷性和敏捷性,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做到:变难为易,变繁为简,变慢为快。
要善于观察每题的数字特点和运算符号,通过思考,合理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能用简便算法的一定要运用简便算法。
对不能直接简算的还要看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如125×25×32,要求用(125×8)(25×4)的方法来简算,375-183-117要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即:375-183-117=375-(183+117)。
(四)培养合理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的习惯
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通过布置预习提纲的方法来进行,以后逐步过渡到只布置预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发现问题,让学生课前对新知识有所了解。
2.认真听“讲”的习惯
这里的听“讲”,应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说课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二是说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
3.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从小就养成:(1)规范书写,保持书写清洁的习惯。作业的格式、数字的书写、数学符号的书写都要规范。(2)良好的行为习惯。要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不要跟别人对算式和结果,更不要抄袭别人的作业。(3)认真审题,仔细运算的习惯。(4)验算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