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税问题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2015-05-30孙旭阳胡恩明

中国市场 2015年12期
关键词:治理对策成因

孙旭阳 胡恩明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欠税的七个主要形成原因,深刻阐述说明了欠税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通过形成原因的阐述,本文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治理对策,有效和科学地保障税收法律的贯彻执行和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关键词]欠税;成因;治理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2.081

欠税是指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行为,包括滞纳、新欠和陈欠。滞纳为月内欠税、新欠为年内欠税、陈欠为以前年度欠税。欠税现象的存在,影响了税法的严肃性,淡化了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影响税收收入和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易产生腐败行为,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税收征管法》贯彻了“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精神,欠税的多少和清理欠税的工作力度是检验税务机关征管质量的一项重要依据。因此,税务机关将欠税管理摆在征管工作中的重要位置,采取有效的办法,严格控制欠税蔓延,保证税收任务的完成。

1形成欠税的原因

欠税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具体讲,有以下七个方面:

1.1税收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

税务机关征管不力、执法不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欠税的治理。首先,执法刚性不足,未能准确执行滞纳金制度,强制执行很少使用,对企业欠税擅自轻罚或不罚的做法在客观上助长了欠税的增加;其次,欠税管理缺乏制约机制,个别执法人员越权执法。欠税成因有相当成分是由征管不力造成的。

1.2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税收来源于经济,税收的增长主要依靠经济的增长。近年来,由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金融危机,一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于是以拖欠国家税款增加流动资金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开放的进一步加深,企业竞争更为激烈。部分企业生产工艺落后,产品陈旧,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扩大经营规模,加快产品技改,投入了大量资金,使自有资金相对减少,难以及时缴纳税款。企业资金的匮乏是产生欠税的重要因素之一。

1.3纳税人自身依法纳税意识观念较差

一些纳税人税法观念淡薄,纳税意识较差,有意拖欠税款。这不仅给整个税收工作带来负面影响,而且是欠税问题长期难以治理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企业误以为欠税不同于偷税、抗税、骗税,不属于违法行为,在概念上将欠税等同于一般债务,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认为欠税是国家企业欠国家税款,是“家内之事”,对税务机关清理欠税不予理睬,不当回事。还有一些企业将欠税视同无息贷款、税收优惠,总是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长期占用、无偿使用税款。

1.4企业改制

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形成欠税转移。规模较小、数量较多的私营、股份制企业,自生自灭现象普遍,倒闭、破产、兼并、联营等经济行为极不规范,造成企业欠税责任不明。

1.5地方保护

地方政府从本地区利益出发,出台和采取一些政策、措施,直接或间接妨碍欠税的清缴,如国家提出对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企业实现战略调整,抓大放小,地方各级政府也在本地区企业实行抓大放小政策,照搬照套。

1.6缺乏激励

企业纳税多与少没有多大区别,主动缴税者无荣誉可言,而欠税者却有利可图,更多的纳税人在积极性受挫后加入到欠税队伍中来。某些地方的行政主管部门在对企业法人进行评功表奖时忽略了纳税这一重要内容。长此以往,造成企业纳税意识淡化,欠税现象愈演愈烈。

1.7税收计划管理不科学,影响欠税清缴

长期以来,税收计划总是按“基数法”编制。每年初,税务机关对下一级征管单位编制税收计划,往往以上年的基数加增长数作为本年度税收任务的考核指标。这一方法有一个明显的副作用是,有些基层单位在收入任务完成时,不思进取,通过欠税的办法,为来年“着想”,“储备”来年的税源。税收计划管理对欠税列入任务完成情况不是作为硬性指标考核,而是简单认为只要税收任务完成就可放水养鱼,可增加企业后劲,收多收少都是发展地方经济,客观上滋养了企业欠税有理、欠税有利的思想。

2治理欠税的对策

税收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和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事关国计民生,事关经济建设。因此,拖欠税款现象决不能忽视。然而,避免和纠正欠税现象的发生,仅仅依靠税务部门是不可能完全成功的,需要社会各界齐抓共管,而且必须进行相应体制的配套改革。具体讲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2.1加大清缴欠税力度,建立管理目标责任制

树立依法行政依法治税的思想,认真学习《税收征管法》及《破产法》《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税务机关本着合法、公正、公平的原则,合理分工、各负其责、相互配合,明确工作职责,建立一套规范可行、完善周密的欠税管理办法,对税款延期缴纳、滞纳金执行、死欠税款的审核,及欠税资料及文书的报送等环节相应做出明确规定,保证每笔欠税皆有人负责,增强欠税的监督机制。从缓缴制度入手,从严缓缴税款上报和审批制度,对不符合条件和程序办理的,一律不予上报审批;同时,强化滞纳金制度,对于纳税人新欠、陈欠、死欠,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对已到期的欠税,经催缴无效的,该采取强制措施的,应当及时处理;对于陈欠的,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采取行政限制措施,减少陈欠;对于死欠应分清不同情形,行使行政执行措施和司法保护。对欠税管理和清税措施采取不同职能、不同层次、不同强度的措施,实施行政预防、行政制止、行政执行“三位一体”体制,建立全天候预警系统。

第一,征收单位可采取欠税治理措施,实现“源头控管”,严格执行滞纳金制度,按月对不申报、申报未入库、缓缴到期未入库的信息及时传递,建立各类欠税台账。实施“以票管税”,对无故拖欠税款的企业,经催缴无效停供发票,张贴欠税公告。为了防止欠税的流失,各基层单位在每月底将欠税报表上报市局,并设立台账登记催缴入库情况。对催缴无效、欠税严重的企业应及时移送稽查部门,由稽查部门追查或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对纳税人所欠税款,《税收征管法》规定,税务机关除令其限期缴纳外,并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第二,管理单位可采取欠税预防和行政制止措施,在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认定、配置防伪税控系统、发票发售等环节必须按照有关程序和内容,实地了解和核对,对管理区域的纳税人经营情况做到了如指掌,特别对办理缓缴税款的纳税人,严格执行办缓条件,逐级审查、逐级上报。

第三,稽查单位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可采取行政制止和行政执行措施,有欠税的纳税人办理出国人员出境受到限制,认真执行重组纳税人欠税清缴制度,大额欠税处分财产实现跟踪稽查,适时地行使代位权、撤销权。特别是要加大查处力度,对未按规定报批缓缴税款的欠税,除按规定加收滞纳金外,对有能力偿还又屡催不缴的,要采取强制入库措施;对构成欠税罪的,要坚决按照法律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从而确立税务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保证执法程序的到位和执法效果的提高。

2.2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欠税公告机制

《税收征管法》对欠税实现定期公告制度,既是税务机关的职权,又是税务机关的责任。采取定期公告制度,是税务机关对欠税的纳税人采取的法律措施的前提。通过定期公告,税务机关拓宽与工商、海关、公安、银行、司法机关等部门的信息情况交流渠道,为共同制定护税协税措辞和办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舆论工具,通过互联网,创建税收网站网页,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税收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全民纳税意识,真正理解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的真正含义。在税法宣传上注重奖惩结合,对欠税人的情况公开曝光,一方面,有利于宣传税法、弘扬纳税光荣、治理各种欠税;另一方面,有利于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忠于职守、廉洁勤政、提高工作效率。对欠税管理实行过错责任追究制。

设立专门管理欠税领导小组,统一清理欠税工作,对欠税管理按照“事前有防范、事中有检查、事后有监督”的规范程序和办法检查落实。将欠税指标列入对基层单位的年终岗位目标考核,对欠税率超出指标的征管单位和有关人员取消“评优”资格,同时实行征管目标和人事干部管理挂钩,对欠税率的考核作为干部晋升或轮岗的一项重要指标。另外,对企业的考核也将欠税作为重要的指标,对欠税数额大、偿还能力差的,取消有关税收优惠和等级评定,属于国有企业的,应反馈给有关部门,作为企业领导干部轮岗、降职的参考。

2.3减少行政干预,严把“减、免、缓”关

各级行政领导、税务部门要纠正地方保护主义错误思想意识,不要以“放水养鱼,扶持生产”为由,以不收税或少收税为代价,擅自减、免、缓税收,在纳税问题上不得以任何理由开口子。

2.4要尽快全面实施新税收计划编制法

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评价税收水平,采用“税收负担率”作为计算分配税收计划的主要依据。我认为“税收负担率”编制税收计划法与“基数法”相比,更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更符合客观实际。应尽快全面实施,尽早消除因下达任务的欠科学性而使各地苦乐不均,造成各地清欠力度不一,态度有异的现象。

2.5实行综合治理,饱和式监督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它与各级政府息息相关,不仅要争取政府支持,还应当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参与下,由各职能部门参加制定相关办法,使欠税清缴工作有根本性的改观。如用人、用地、资金信贷、商务考察、投资环境优惠上,从严把关,督促纳税人清缴税款,同时,税务征、管、查各部门应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及时掌握欠税动态,全方位的对欠税采取“票上管、网上查、下户摸、上门催”的态势,使欠税人意识到欠税给企业带来的不是资金使用的优惠,而是严重的负面影响。

总之,欠税顽症需要标本兼治,国家税务总局提出“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新时期治税思想,“法治”是首位,依法治税是新时期税收工作的客观需要。对此,实现公平税负,平等竞争,税务部门要紧紧围绕组织收入这个中心,坚决做到依法及时足额地把税款征收入库,保障税收法律的贯彻执行和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王丽娟.论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J].中国市场,2014(12).

[2]闫红满.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税收策划[J].中国市场,2014(10).

[3]朱艳红.谈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J].中国市场,2014(9).

[4]龙敏.试析企业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国市场,2012(9).

[5]季可.国内外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税收政策的借鉴[J].中国市场,2013(4).

猜你喜欢

治理对策成因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色散的成因和应用
谈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对会计假账问题的初步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强化高校工会“小金库”管理对策
青海省杂多县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对策探析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