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陶弘景对本草学的贡献

2015-05-30万德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5年12期
关键词:陶弘景

万德华

【摘要】继《神农本草经》之后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是对晋以前本草学的又一次全面总结。该著对原著所载365种药物进行逐一校勘和纠误,又增药365种,并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和药物效用分类法,重视药物炮制,详论药物加工修治诸法,亦创用以朱笔书写原著药物,以墨笔书写新增药物,为后世印刷版式提供了范例。陶弘景为本草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受到历代医家高度评价。其卓越的成就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深为后人崇敬,堪为千古楷模。

【关键词】中医药史;陶弘景;本草学

【中图分类号】R2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3-0048-02

在中国医药史上,自从《本草经》(亦称《神农本草经》)诞生之后,在本草学家的不断努力下,本草学得到了发展,历代皆有著作诞生。如汉魏吴普的《吴普本草》、晋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唐苏敬、李勣等的《新修本草》(又名《英公本草》《唐本草》),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宋唐慎微的《证类本草》、寇宗奭的《本草衍义》,明刘文泰等的《本划品汇精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尚有兰茂的《滇南本草》、王纶的《本草集要》,清汪昂《本草备要》、徐大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本草学的发展,有文献可查的,当推第一部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它是汉以前本草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是集体探索与研究的结晶。

若从本草学研究的个体而言,最早有文献可查的,当推汉魏时期的吴普,继之是晋陶弘景。吴普是名医华佗医学的主要继承者,虽著有《吴普本草》,然在北宋时亡佚。所幸者其书内容,大部分被唐宋时期的医学著作和类书引载。今存《吴普本草》虽有三种:清焦循辑佚的《吴氏本草》(收药168种)、当代尚志钧辑佚的《吴普本草》(收药202种)、当代严世芸等主编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总集·吴普本草》,但收药各异,均为辑复本,并非原书。陶弘景尽毕生精力,对《神农本草经》问世以后约400多年本草学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研究,并作了系统总结,撰成《本草经集注》。陶著的问世,对本草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并且在本草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书亦佚,但主要内容却保存在《证类本草》中,后世有日本森立之、今人尚志钧、严世芸等人辑复本,给今人研究古代本草学提供了可靠依据,使陶著重放异彩。

1 独特的人生经历

陶弘景,字通明,晚年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句容)人。生于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452)[1],一载生于南朝宋孝建三年(456)[2],逝于梁大同二年(536)。是南朝梁著名道家、养生家、医药学家。出身世代官宦之家。祖陶隆为王府参军,父贞宝(一作陶贞),任孝昌令。母郝氏,曾梦有青龙,自怀而出,且梦两神人,手执香炉,同至其家,后遂有娠,生弘景。据史载,陶弘景自幼聪颖绝群,好学多才,“一事不知,深以为耻”,十岁时,已“读书万余卷,善琴棋,工草隶”,曾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习,遂有养生之愿。曾语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及长,身长七尺四寸,神仪明秀,长眉大眼,细形长耳。青年时,曾与江学文、褚炫、刘俣(一作刘俊),为南朝宋昇明四友。19岁时,南朝齐作官,历诸王侍读,又任奉朝请。虽身于朱门,然“闭影不交外物,唯以读书为务”,而朝仪大事,多取决于彼。

[JP2]齐永明十年(492),陶弘景上表辞禄,隐居句容茅山,帝下诏准许,赐以束帛,及发之时,公卿祖之于征虏亭,盛设供帐以待,时车马充道,载云:宋齐以来,未有此事,朝野俱荣。遂止于句容句曲山。自此陶氏自号华阳隐居。初,从东阳孙游岳,习符图经法,后遍历名山,寻访仙药。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古今。时东阳郡守沈约,敬其志向与节操,多次传信相请,陶弘景不往。永元初(499),陶弘景在茅山中,筑楼三层,己处其上,弟子居其中,宾客居其下。与物俱绝,唯一家僮侍其侧。静心养性修身,精心研求学问,凡天文、地理、医术、医药,琴棋、书法,皆有深入研究。其时,梁武帝萧衍与陶弘景有旧谊,待至即位时,陶弘景倍受其器重,朝廷有大事,辄咨询于陶弘景,故陶有“山中宰相”之誉。梁武帝天监四年(505),陶弘景迁居积金东涧,善辟谷、导引之法。年逾八旬而有壮容,深慕西汉名士张良为人,言“古贤莫比”。梁武帝大同二年逝,其面色不改,屈伸如常,帝下诏赠为中散大夫,谥号贞白先生,命弟子监护丧事。陶于生前嘱弟子薄葬,弟子一一遵行,墓于句曲雷平山。《南宋·陶弘景传》载其为人,圆通谦谨,出处冥会,心如明镜,遇物便了,言无烦乱,有亦即觉。性好著述,尚奇异,顾惜光景,年老更重。尤明阴阳五行、风角气候,太一遁甲、星历算数,山川地理、方国所产,及医药方剂、虫鸟草木,考校名类,莫不详尽。平生著述甚富,而尤以药学名著《本草经集注》(亦称《神农本草经集注》)为最著。[JP]

2 对本草学的卓越贡献

《本草经》的传世,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医家,不断总结用药经验,使本草学不断丰富。《名医别录》便是其中之一。据甄志亚主编的《中国医学史》载,该书系药物学著作,原辑者佚名。该书约成于汉末时期,是秦汉医家在《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补记药性功用及新增药物品种而成的药物书。因该书系历代医家陆续汇集,故曰《名医别录》,惜其原书早佚[3]。

《本草经集注》,是《本草经》现存的最早注本。《本草经》载药365种。陶弘景在此基础上,复从《名医别录》中精选药物365种,合于“集注”中,全书七卷,共载药730种。是我国药物学史上继《本草经》之后又一部重要的药物学著作。此书的诞生,对我国药物学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推进作用。

2.1 校勘纠误,增补新药,共计药物730种 古代所用药物,动、植、矿物都有,然以植物药为主,故名“本草”。《汉书·郊祀志》载有“本草待诏”之职。《汉书·平帝纪》载元始五年,朝廷征聘通晓“本草”者赴京。两汉时期已有药物著作,如《五十二病方》、《治百病方》(马五堆与武威汉简出土)。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本草经》。它是东汉以前药物学较全面的总结。陶弘景据其载有汉郡的名称,认为并非神农时所作。后世学者多认为,书名冠以“神农”,一如《内经》冠以“黄帝”。《淮南子·修务训》即云:“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由于当时书籍传世,多赖手抄相传,是以错讹甚多。这正如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自序中称:当时所传本草书,上、中、下“三品混糅,冷热舛错,草石不分,虫兽无辨”,致使“医家不能备见”。他为使仁爱广施于众,使医家识其药性及功用,并能据证而选药,于是,他依据“神农本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为主;又进名医别品亦三百六十五,合七百三十种”、“分副科条,区畛物类,兼注明时用,土地所出”、“合为七卷”[4]。据此可见,陶弘景对《本草经》收载的所有药物,进行了逐一整理,并据当时所积累的药物,又增补新药365种,共计药物730种。

2.2 精研药物,创用两种药物分类法 陶弘景不仅对《本草经》所载365种药物进行了重新整理,且据当时所积累的药物经验,又补充药物365种。与此同时,他还对这些药物,进行了认真分析,创用了两种药物分类法,为后世医家临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2.1 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本草经》将365种药物,根据药物的效能、使用目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上、中二品,各120种,下品125种。首次提出君臣佐使、七情合和、五味、四气等药物理论,并注意药物的采收时序、炮制和贮藏方法等。三品分类法的首创,在当时无疑是进步的。陶弘景在对《本草经》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这种分类法,远不能反映药物的性能,于是创用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即将所列药物,按照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七类。赵璞珊先生则载为玉石、草、木、禽兽、虫鱼、果、菜、米谷和有名未用等九类[4]。类虽有多少之别,但分类方法是相同的。这种按照药物自然属性的分类法,是药物分类的进步,沿用至千年,成为我国古代药物分类的标准。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按“物以类从,目随纲举”的原则,以部为纲,以类为目,将药物据自然属性归纳,将药物分“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以部为纲,于部下再分若干类[2]。显然,其药物的分类方法,借鉴了陶弘景的成果。在陶氏的基础上,从而创立了古代先进的药物分类体系,使之更加严谨科学,便于读者查阅。

2.2.2 药物效用分类法 人们对药物进行不断地认识、积累与总结,其目的是为了临证的使用。陶弘景基于此,依临证用药之需,按药物的效用,对药物进行分类归纳,再创“诸病通用药”分类法,分别列举80余种治疗诸病的通用药物。这种按药物临床效用的分类法,不仅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极大方便,提高了药物的临床使用价值,且为后世将药物与临证紧密结合而进行综合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陶弘景还根据药物的性能,对药物再进行更细致地分类,分为寒、微寒、大寒、平、温、微温、大温、大热八种[3]。显然,这为临证选用药物,提供了更细致更具体的参考依据。此外,该书还有药物的性味、产地、采集、形态和鉴别等方面的探讨。对于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均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

2.2.3 重视药物炮制,详论药物加工修治诸法 陶著《本草经集注》中,尚收录了药物采集、加工和炮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如介绍中药采集时的去节、去须、去毛、去壳、擘破、细切、捣碎、锉炙、熬、蒸等操作方法及药物修治的具体要求。与此同时,陶著还对药物采集的时月、古称分量折合、丸散汤膏的制法要点、煎汤合药注意事项、药物炮制及制剂方法等诸内容,均作了详细阐述。以上都是陶弘景对前人所作的前所未有的总结。

2.2.4 便于查检阅读,原药与增药朱墨相分 据历代文献记载,《本草经集注》初成时,将《本草经》原收录365种药物,专用朱笔书写;新增365种药物,则专用墨笔书写。这种朱墨分明的书写方法,一者以示对《本草经》的尊重,“既保存了原书的面貌,也表现了增注者审慎的科学态度” [5]。二者极大方便了读者查阅。同时,亦有助于后人对古代医药文献的深入研究。这种书写方式,也为后世文献版式提供了范例。后世许多文献以朱黑文字方式印刷书籍,可以说,是陶氏这种书写方式的继承与发扬。

3 结语

《本草经集注》,是一部承前启后的本草学著作。它既继承了晋以前本草学的优良传统,又全面总结了当代本草学成就,并且突破了前贤的研究成果,对原著进行了开创性的补充与发挥。“它在本草发展的历史中有重要地位,它不但有历史意义,而且还有现代的实用价值,其所记载的许多丰富的用药经验,仍为现代临床所参用。”[3]陶弘景撰著此书,虽平生性好医方,有养生之用,但其志在救世济人,能医疾疗患,故能朝夕不知疲倦,除集注《本草经》之外,据史载,尚将葛洪的《肘后救卒方》,又再用心采集补缺,共一百一首,为《补阙肘后百一方》三卷。昔王叔和收集整理张仲景遗书而为《伤寒论》,陶弘景整理集注《本草经》,并吸收新成果增药365种,丰富了本草学,推进了本草学向前发展,使之千古不朽,两位医学家于世之功,可谓伯仲之间矣。他们殚精竭虑,尽平生之精力,奉献于医药事业,创造了卓越成就,丰富了祖国医药学宝库。其博大的胸怀,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其崇高的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人怀念与敬仰!永远是我们后人的学习楷模!

参考文献

[1]陈梦赉中国历代名医传[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897:56.

[2] 吴鸿洲中国医学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2.

[3]甄志亚中国医学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40.

[4] 赵璞珊中国古代医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3:7275.

[5] 周一谋中国医学发展简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44-45.

(收稿日期:2015.09.01)

猜你喜欢

陶弘景
陶渊明还是陶通明
《真诰》所言“使作隶字写出”本义还原
陶弘景菜园求学
山中宰相陶弘景
东亚佛教语境中的梦研究
陶弘景,梅长苏的原型?
山中宰相
陶弘景对《肘后方》的补阙分类整理工作研究
隐居之妙,赛过神仙
对《养性延命录》中“养神”思想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