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妙诀从文本中取经

2015-05-30邵猿野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燕子写作文教材

邵猿野

[摘要]:日常教育生活中,写作文是许多学生心中的痛,不少学生平日中聪明伶俐,能说会道,但一让他们写作文就会抓耳挠腮,叫苦不迭。这些孩子即使写完作文,也是语言匮乏,不知所云。作为教育者应该从教材出发,深入挖掘教材文本中的写作资源,把写作的大目标细化到每节课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写作训练点,锤炼写作妙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写,敢于写,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作文 教材兴趣

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写作文,是学生心中最大的痛,不少学生平日聪明伶俐,能说会道,但一让他们写作文就会抓耳挠腮,叫苦不迭,总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这些孩子即使写完作文,也是语言匮乏,不知所云。制约学生写作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家庭的濡染,孩子读书量的多少,孩子自身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面对着方方面面的制约,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怎么办?听之任之,自由发展肯定不行。我觉得教材就是我们手中的巨大财富,我们应该从不同的文体中找到教育孩子写作的“真经”,让孩子通过课堂这个主阵地稳步提高写作能力。

一、精设内容,直指写作

教材中文章很多,有些适合阅读,体悟情感;有的适合积累优美词语;还有的则很适合成为作文训练的素材……通过教师精心设计,让学生发现作家们写作的妙诀,再通过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创作过程,就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比如,在课堂教学大赛中我执教过《燕子》一文,就做了相关的尝试:

《燕子》是长春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文章,短短243个字,生动突出了燕子的活泼可爱。文章内容很浅显,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一读就懂。但作者如何只用了243个字就把燕子写得栩栩如生的呢,其奥秘就在作者的写作方法上。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就指向通过《燕子》这篇范文,教会学生是如何写好小动物。

教学第一自然段,在学生弄懂第一段讲了什么之后,我问学生:“作者写燕子只写了羽毛、翅膀和尾巴,但是小燕子身上还有其他部位呀!如果让你去写燕子,你会如何去写?”

学生们通过讨论之后,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可以写它小巧玲珑的爪子,有的说可以写它圆圆的脑袋,还有的说可以写雪白的腹部……

这时,我又问学生见过燕子的请举手,全班学生都自信地举起了手,我又问,观察过燕子的请继续举手,一下子就少了不少,我又追问,近距离观察过燕子的请继续举手,这下就剩下寥寥几个。于是,我出示准备好的燕子的图片,给学生提供观察的机会,观察之后再让孩子写。

写完后,我让学生们和作者的文字进行比较,更喜欢谁的文字?这个问题一下子难住了学生。有的学生喜欢自己写的,因为写得很细致,很全面;有的学生喜欢郑振铎先生的文字,因为简单、明了;有更多的学生陷入了思考……

我没有直接评论,而是及时出示多幅鸟类图片,边出示边解说:尖尖的嘴巴,圆圆的脑袋,雪白的腹部,小巧玲珑的爪子……然后我又出示燕子的图片: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构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这样对比展示后,我再次问学生,你现在更喜欢谁的描写?学生们一下子就感悟出还是作者写的好,因为作者抓住燕子的最主要特点进行描写。这样的描写用词精炼,栩栩如生。

之后,我又出示梅花鹿、兔子、小鸭子、大公鸡图片,让学生用学到的“抓主要特点”的方法,进行现场练笔。

《语文课标》中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所以,要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就要多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教会学生语言运用的方法。浙江的王尚文教授也提出了“言意结合”的观点,强调把语言的内容和语言的形式互相结合。特级教师管建刚在阅读教学中也提出了“指向写作”的观点。这节课上,我就利用教材,让学生感悟到写作的妙诀,学用这种妙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锤炼妙招,激发兴趣

过去我们更多地重视习作兴趣的培养,觉得写作是个性行为,是内心情感的表达需要,不应过多地强调技巧,否则会显得“匠气十足”,而且容易出现千人一面的情况。然而,经过研究和实践,我觉得习作技巧不是不能教,关键是怎样教。如果把写作的术语照本宣科,学生定会觉得乏味,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如果把目标定得小一些,细一些,如:长句变短三四五、写想不出现“想”、写说不单写说、写外貌不用“有”等等,把抽象的写作技巧变成一些小妙招、小窍门,一学便会,一用便灵,学生自然兴趣盎然。

例如,教学生写人物心理。我就用《穷人》一课中桑娜的心理描写作为范例: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

我告诉孩子,主人公桑娜有五个孩子,生活很贫苦,全靠丈夫一个人捕鱼为生。有一天她发现邻居西蒙死了,身边还睡着两个孩子。这就是她把两个孩子带回家之后的一段心里描写。

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文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桑娜的心理活动的。

通过学生读,我们一起总结出来,原来心理描写可以从“想自己,想他人,设结果,写幻想”的角度去写。这样写心理活动就有把手和方向了。接下来,我和孩子们一起做“扑克牌”的魔术,让孩子们把当时的心理描写出来。这是一个孩子的作文片段:

老师拿起右边的扑克牌,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刚才的五张牌,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想:“我们的作文老师真的这么厉害?我怀疑老师在牌上做了记号,但是一想,不能呀,我们是随机抽的,难道老师有透视眼吗?我真是越来越佩服我的老师了,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呀!语文老师居然也会变魔术,这时,我仿佛看到了老师变成神仙驾着祥云向天空飘去……

瞧!这就是孩子的创造性。特别是最后一句,学生通过幻想的方法来写自己的心理活动,特别有意思。所以,只要我们能够细心地给学生一些切实可行的把手和妙诀。相信学生就能够沿着我们指引的方向一直前行,留下一路精彩。

三、不同文体,多种收获

教材中丰富的文体就是我们丰富的教学资源:中年段的《多彩的夏天》《四时情趣》教会学生总分的写法;高学段的《白杨》教给学生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燕子》教学生抓主要特点的方法来写动物;《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教学生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给学生运用几件事去写人;《詹天佑》教给孩子用一件事去写人……关注了这些资源之后,我发现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能够根据我们引导和提示的方法进行,学生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就少了为难情绪,多了自己独特的视角。

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写作的训练点,锤炼写作妙招,将宏观的写作目标细化成每节课一个有趣的训练点,让孩子带着丰厚的兴趣去写作,让孩子们的作文“丰盈”起来,细节“鲜亮”起来。在文本中获取“写作真经”,取最贴近孩子的“水”,去润泽学生写作的灵感。

参考文献:

[1]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

猜你喜欢

燕子写作文教材
燕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写作文的烦恼
燕子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燕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