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时事教育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2015-05-30王斐
王斐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在中学政治教学中要注重时事教育的应用,充分发挥时事教育在中学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中学政治教学中运用时事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政治教学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对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积极影响。基于此,首先分析了中学政治教育应用时事教育的重要意义,然后探讨了时事教育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方法,以期为中学政治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时事教育 中学政治教学 教学应用
中学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是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较强理论性的政治教育无法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中学生对政治教育感到枯燥、无聊,严重影响了中学政治的教育效果。时事教育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并且会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时事教育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政治教学的目的除了要对学生的政治理论知识进行教育和培养以外,还要在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意识和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在这种情况下,时事教育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时事教育有助于政治理论的理解,通过实际发生的事件与政治理念和政治原理进行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这些政治理念和政治原理的理解。其次,时事教育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刺激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将抽象的政治理论变得具体、形象,拉近学生与政治学科之间的距离,增强政治的趣味性。另外,时事教育还能够增加教师的教学素材,时事事件的应用能够为教师教案的扩充提高丰富的素材。最后,时事教育的应用还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促使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学会换位思考,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中学政治教学中时事教育的应用方式和方法
(一)充分应用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是最近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明显的突变性、偶然性和新奇性,是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实际例子,与中学生所接触的实际有着紧密的关系,学生对新闻报道具有很大的兴趣。因此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应当充分应用新闻报道。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新闻事件,通过实际发生的新闻事件对政治理论和原理进行解释,提高学生对政治理论和原理应用实际的认识。其次,要想充分发挥新闻报道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可以对学生的新闻报道意识和观看新闻的习惯进行培养。意识和习惯的培养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定时收看新闻联播,并在观看的过程中对相关新闻点进行记录,时间一长学生就能够积累大量的新闻素材,在政治理论和原理的学习过程中就能够自觉地找到相应的新闻素材帮助自身进行理解和记忆。为了提高学生参与新闻时事教育的程度,在每节课之前都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新闻播报,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新闻素材的积累和搜集发布新闻,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评论和补充,提高新闻时事教育的惯常性。
(二)时事教育实践
时事政治是中学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中学政治考试的很多内容都与时事政治有着紧密的关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时事教育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这样不仅有利于时事政治教育任务的实现,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政治理论和知识。时事教育实践的具体方式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主要方面。首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教学实践,例如,在“综合国力”的相关内容教育方面,可以结合“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的新闻、画面和当时的活动盛典情况进行实践教育,让学生对我国的综合国力有着较为具体的认识。其次,要注重运用时事教育对政治理论进行透彻分析,例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一话题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几十年的发展概况进行时事教育,引导学生对几年前周围的生活环境与现在的生活环境进行对比,发现时代发展变化带来的各个方面的变革,让学生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知道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套话。
(三)时事综合评述法
时事综合评述法是指在中学政治教育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选择某一个重大时事事件,组织学生对这一重大时事事件进行分析、讨论和评述,提高学生对政治理论和原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时事事件,时事事件不仅要与中学政治教学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还要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基于学生能够理解和认识的角度开展的综合评述。其次,综合评述的开展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要明确时事评述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样在评述的过程中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朝着设定好的目的方向发展,对学生的政治分析能力进行培养。另外,在时事评述的过程中,要积极开拓学生的视野,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更好地在时事评述中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分组阐述和归纳总结的步骤方式进行时事评述,这样不仅能够达到政治教育的目的,而且还能够对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问题探究能力和合作竞争意识进行培养。
(四)其他教育方式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中学政治教育中时事教育应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常见的主要有政治理论和时事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活动、社会观察和调查等等,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教学安排适当组织相应的课外活动。
三、结束语
时事教育既是中学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学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政治教育中时事教育的应用也在不断的深入和开展。时事教育对中学政治教学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当采取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中学政治教学中时事教育的比重,促使中学政治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洪玉.时事教育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4,(12):149.
[2]张宝峰.时事教育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5,(7):88.
[3]杜柏英.论时事教育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1,(16):23.
[4]娄方应.如何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强化时事教育[J].吉林教育,2010,(2):36.
[5]陈建霞.浅议时事政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4,(10):27.
试析初中物理科学探究实验的若干认识◆王立国(吉林省四平市第二中学)
[摘要]:物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初中物理知识多与人们的生活实践有关,一味采用传统被动学习方法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指出科学探究实验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并提出几种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方法,望同行指正。
[关键词]:初中物理 科学探究实验 生活实践 兴趣
物理是对人类生活和大自然的观察,物理学的发展有赖于物理实验,观察和实验是检验物理知识真理性的标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实验学生获得认识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等是在什么样基础上形成建立的,帮助学生更好建立对物理概念、规律等的认识,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并在探究实验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求知欲望,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一、初中物理科学探究实验的特点分析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科学思维进行的知识探究的活动,一般来说,其程序是: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开展实验并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价-交流合作。通过科学探究实验,实现对各种教学元素的整合,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知识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像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一样在探究实验中发现物理概念、规律等,体验探究实验的乐趣,增强学习趣味,并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在科学探究实验中,将学生单一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二、初中物理科学探究实验的开展策略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实验的开展方式多种多样,小组合作探究实验、专题化探究实验、生活实践探究实验、课外个人探究实验等。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初中物理科学探究实验的开展策略进行简单阐述。
1.边学边做实验
初中物理课程开展的科学探究实验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实验,首先有教师的引导方能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并主动开展实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边讲授知识,一边指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实验,通过这种边学边做实验方式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运用边学边做实验时,教师首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掌握学生现已掌握的知识,从而不失时机的抓住学生不懂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或是学生演示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发展的过程中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进行组内合作,观察实验,探寻知识,营造良好的课堂信息交流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学习电动机的相关知识时,教师演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实验,并引导学生讨论“根据什么来改变电源正负极和导线连接”“还有其余操作能改变通电导体的运动方向”等问题。教师通过改变磁体南北极以及导线与电源正负极的接线,教师边演示边提问,并要求学生上台演示实验,让患者参与到实验中,鼓励学生自己得出相关探究结论。
2.基于生活的探究实验
初中物理知识多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有关,而物理知识本身人类在观察日常生活的基础上探究总结出来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大量物理现象,例如:学生在骑自行车回家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行车行走中运用到的物理知识。在自行车前进过程中,前后轮在地面摩擦作用以及人对踏板施加的作用力,所以自动车的后轮以地面为参照物会呈现出向后运动的趋势,受到地面向前作用的摩擦力;前轮则是向前运动趋势,受到地面向后的摩擦力。在学习齿轮、杠杆等知识时,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的构造,分析脚踏板与大齿轮盘、大齿轮盘与后轮小齿轮盘、车把手与前轮等之间是否运用到杠杆知识,如何发挥杠杆作用的。又如,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骑自行车时坐着很舒服,因为座椅下设有弹簧,其作用是减震。
又如,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装满水的玻璃瓶放入冰箱中后可能出现破碎现象,而未装满水的玻璃瓶不会破碎。这是因为水在由液态变成固态冰的过程中出现体积变化,从而涨破了玻璃瓶,那么水在结冰时体积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对于该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去探究,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控制变量,以免干扰因素造成影响。实验后要求学生进行分析论证,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将不同小组的结论和实验过程进行交流评估,找出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引导掌握物理知识,学会科学探究。
很多实验在课堂上无法一一完成,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科学探究实验,例如:制作实验册中的相关小制作,让学生自己在课外制作发电机、电动机等;让学生结合生活物理知识开展小实验,如测量家庭电器的功率等;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探究题等。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兴趣爱好,让学生在进行课外科学探究实验后撰写探究报告,并对其做出科学评估,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3.基于情景导入的探究实验
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但是学生更加习惯于通过经验、材料来分析、判断事物,却不善于从理论角度分析事物。因此在初中物理的科学探究实验中,通过良好的情景引入十分必要,这是探究活动的初始,通过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而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猜想和假设,使得学生缺乏对问题的初步认识,很容易走入胡乱猜想的境地。
例如,在学习压强知识时,教师设置如下教学情景,教师让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帮忙钉木板,并向其余学生提问:谁会钉得快?学生一致答男生钉得快,结果却发现女生钉得快。通过这一情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开始一致认为男生钉得快?学生答曰男生力气大。接着教师由此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问题,学生答力的大小。接着教师让学生观察男生和女生分别使用的钉,让学生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除了与力的大小有关外,还与什么因素有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得出压力作用效果还可能与作用面积大小有关。
三、结束语
科学探究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问题意识也即怀疑精神,是进行探究实验的基础,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方式的科学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养成问为什么的习惯,并尊重他人的提问,在长期的探究中逐渐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吉峰.实施初中物理科学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32(10):5-6.
[2]杨丽华.浅谈初中物理科学探究之提问环节[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32(12):52.
[3]张飞鹏.对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探索与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5,(4):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