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主体发展的实践思路解析
2015-05-30陈咏德
陈咏德
摘要:对于学生来说,小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而小学阶段也是為日后的教育进行基础夯实的阶段。由此可见,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如何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成为了摆在相关工作人员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对小学的语文中关注学生主体发展的实践思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主体发展 实践思路
在高举素质教育大旗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已刻不容缓,特别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更应如此。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主体发展的因素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发展的思路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一、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主体发展的因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影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点:课堂教学中缺乏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堂教学中缺乏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课堂上良好的师生间、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能够极大的促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而反之则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小学语文是基础教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为其他课程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文字理解、文字解读基础。沟通与交流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学语文课堂上往往出现教师自顾自的讲,而学生只能被动的受教的情况,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赋予学生更多交流的机会于平台,一方面能够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也产生极大的帮助,另一方面也能够强化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期下教学的发展,然而,一些教师仍沿用这种教育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味的只根据教材内容来进行备课或制定教学的条条框框,并要求学生在这些限制条件中进行思考、学习。导致出现教师一味按照自身思路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的现象,而此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偏离了自身思路,往往会令教师手足无措,甚至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的影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但不利于教学工作,也阻碍了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灵活的运用教材,进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三)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新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异常活跃,导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的思维范畴脱离了教学范围,所提出的问题或发言偏离教学内容。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并鼓励学生以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而不是一味的对学生思维进行纠正,按照自己设定的条条框框进行思考,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此阶段的成长特性,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多采取鼓励教学,令学生能够自由的发挥其想象力,进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发展的思路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学生主体发展中,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源动力,能够令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活跃的学习状态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增强他们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为学生探求、理解、掌握、运用语文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铺垫。
(二)教学中采用鼓励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或质疑,要采取鼓励的态度或语言,让学生自由的阐述自己的看法、意见,即便有错误也没有关系,要肯定学生敢于提出疑问的学习态度,并提倡这一行为,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中。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质疑方法,例如,通过新知识与所学知识的对比过程中质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知识的主动性。在解决语文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指导学生主动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讨论、或辨析,令学生自发的获取信息,提高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特长能够充分发挥
世界上不会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自然也不会有两个相同的人,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对班级整体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优势能够全面掌握,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帮助学生将其优势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各个水平阶段的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比如,在教学内容完成之后,将剩下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为其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四)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在日常的工作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方法的灵活采用,真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应对教材有整体性地把握,并充分结社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其次,应对教学方法进行精心设计,从而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通过翻转课堂法,让学生真切认识到学习的重点,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把握,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来对他们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学生的主体发展加以关注对素质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仅仅依靠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这需要学校和教师以及学生之间三方面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凸显出来,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和进步,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先炳.在中心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思考[J].语文教研,2007,(10).
[2]孙素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学周刊,2013,(08).
[3]刘滔.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J].贵州民族报,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