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户外跨班体育区域活动,让教育回归本真

2015-05-30刘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4期
关键词:动作区域游戏

刘娟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280-02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他认为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确实,处于儿童时期的孩子们最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活动就是游戏,就是“玩”!玩是孩子的生活,玩是孩子的工作,玩是孩子的权利。教育的使命在于顺应孩子玩的天性,使孩子在玩中增长智慧,在玩中养成品性,在玩中培养合作,在玩中提升能力。

户外跨班体育区域活动形式就很好的满足了孩子“玩”的这个天性,教师利用幼儿园场地、器材,形成各个活动区域,让幼儿在良好的体育环境中能充分地自由活动,幼儿可以打破班级界限,自由结伴,自选内容,自主活动,在独立或合作运动中提高自主运动能力。每个幼儿的基本动作,运动能力,社会性品质等在不同水平上均得到发展。它可以是同龄混班的方式,也可以是混龄混班的方式,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是对幼儿园基本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一种补充。

一、户外跨班体育区域的特性满足了孩子的天性。

德国儿童运动教育专家齐默尔曾说:“游戏和运动是儿童日常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他们获得感官体验和表达能力的基本途径。”而户外跨班体育区域活动兼具运动功能和游戏功能,最大限度满足了孩子自由自主、尽情游戏的天性。孩子们喜欢有自我选择的权利,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是自主的选择者,他可以自主选择区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玩伴,自主选择玩的方式,自主的特性让孩子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孩子们喜欢有挑战的活动,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使他们思维积极、活跃,愿意学习新东西。孩子们在活动中探索玩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让他的自信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孩子们喜欢和同伴一起玩耍的方式,区域活动一般是同龄的几个班级或混龄的几个班级,有大的孩子,有小的孩子,有自己班的,有其他班级的,大年龄段的孩子在活动中起到照顾、示范榜样的作用,小年龄段的幼儿模仿大龄孩子的行为,起到同伴间的学习作用,与自己班以外的孩子参与玩耍,让他们都更乐意好好表现自己。孩子们喜欢通过运动来感知世界,区域活动的多种的锻炼方式,上下肢的结合让他们体能劳逸结合,极大的保持了他们良好的身体适应。区域活动主题游戏化,让孩子扮演各种角色进行游戏,角色的扮演让游戏情节不断升华,游戏玩法不断变化,使孩子在游戏体验中乐此不疲。区域活动真正做到了孩子们是活动的主人,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带给他们无限的快乐。在区域活动中幼教做到了回归本真,还给孩子一个真正快乐健康的童年。

二、户外跨班体育区域的场地设置应考虑园本性。

场地安排应做到立足园本,合理规划。每个园所的场地资源都不同,所以在整体布局上首先要考虑:开设哪些活动区,在什么地方设置,需要多大的空间,各区域有什么联系,周围环境怎么利用等都是我们要全面规划的内容。我院利用操场周围树大而多的环境,连接树间距离创设了高空绳索滑道、空间爬索、垂吊吊环等。

其次, 区域设置要考虑以幼儿动作全面发展为原则,合理划分游戏区域。比如可设置钻爬区、跑跳区、平衡区、攀爬区、投掷区等,考虑动作发展的全面性。区域设置的数量是与幼儿园游戏场地的大小、参与游戏的幼儿人数以及参与指导教师的人数息息相关,通常每个区域可安排一至两名教师负责该区的游戏,以容易实施管理和指导为前提。区域设置的数量上,尽量让孩子有选择的余地,可進行如下划分:以3--4个班为例,小班设置5个区域左右,中班设置6--7个区域,大班设置8个区域以上,7个班予以混龄,设置12个以上的区域为宜。

然后,根据园内场地、设施、体育玩具等条件,各区域中尽量有凳子与轮胎等物的间隔,使各区相对独立分开,便于区域活动互不影响。另外在规划时注意:在动作的规划上注意上下肢的结合;四肢与躯干的结合;运动量大与运动量小的项目结合;动作与力量活动的结合;拓展游戏与民间游戏的融合等。在材料的安排上考虑购买与自制相结合,进行材料的组合增加活动的新颖性等。

2、户外跨班体育区域的材料投放做到满足需求。

在体育活动材料投放时,我们从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材料的多功能性、材料的差异性、材料的方便性进行考虑,根据种类多样,满足需要的原则按照年龄特进行不同的投放。

1、小班跨班体育区域材料投放的要点

(1)提供颜色比较鲜明的器材。根据小班幼儿的思维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思维大多是伴随着动作而进行的。因此,为了促进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颜色比较鲜明,形象具体的器材。

(2)提供满足人手一份的器材。小年龄幼儿自我中心比较强,在活动中很难与他人合作游戏,教师在活动中提供与幼儿人数差不多的器具,以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

(3)设置情境性的游戏场景。小班幼儿对新鲜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注意力比较分散,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一定要设置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情景和角色进行教师带动性的活动。

(4)投放单一练习的器械。小班幼儿掌握单一的动作相对容易,但对技巧性的动作难以完成,所以在器械提供时尽量是各区域投放单一的器械,进行一个动作的练习。

例如:小班区域“小动物乐园”环境创设中:区域一—--材料:阳光隧道,游戏场景:虫虫特工队,动作:爬行;区域二-----材料:羊角球,游戏场景:小羊滚滚乐,动作:平衡;区域二-----泡沫板,游戏场景:荷叶上的小青蛙,动作; 双脚连续向前跳;区域四-----材料:沙包,游戏场景:小猴摘果子,动作:抛投;区域五—--材料:软棍,游戏场景:小兔跑跑跑,动作:追逐跑。教师作为游戏身份加入到游戏当中,带动幼儿一起活动。

2、中班跨班体育区域材料投放的要点。

(1)提供选择性的环境材料。中班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有了明显的发展,所以教师应更多创设有选择性的环境让幼儿自主活动,教师根据运动能力不同的幼儿提供了不同难易程度的多层次的运动环境,鼓励幼儿因人而宜,自由的选择,并且创设不同的情景,满足不同程度的孩子的需要,让他们在探索中进行活动,充分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例如:在平衡练习中,教师可使用各种平衡材料(S平衡木、平衡台、长条的凳子等)创设几条不同难易的路,鼓励幼儿选择性去尝试。满足了不同孩子发展的需要。

(2)提供合作性的环境材料。中班年龄段的幼儿,能初步尝试和他人合作,教师提供种类较多,数量适中的器具,鼓励幼儿自由结伴。

(3)提供组合式的材料。 单一的活动环境已经不能满足中班年龄段幼儿好奇欲望和探索欲望,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时,根据幼儿的需要,创设两种或以上的器械结合,提高活动的难度,保持幼儿的兴趣。趣味及时的调整活动的环境。如:怕球对有没有挑战,应增加平衡台的组合,站在有高度物体上拍增加难度。

3、大班跨班体育区域材料投放的要点。

(1)创设竞赛性的游戏场景。大班幼儿喜欢追逐性、竞赛性、运动量较大的活动感兴趣,根据此特点,教师可创设一些比赛的环节提高兴趣,如跳羊角球,可利用两两竞赛的方式进行。

(2)提供有挑战性的器材。完成任务已经不能满足大班幼儿心理上的需要,他们渴望挑战性强、富有冒险性的游戏,在安全的前提下,教师提供了一些比较有难度的、能充分满足幼儿需要的器具。如:高空索道,空中悬吊,绳索桥等,孩子们在垫子和老师的保护下,尝试挑战难度。

(3)提供幼儿自主创新的环境。每一样器具都有自身的功能和特点,在熟练掌握各种玩法的基础上,教师引导挖掘新的玩法,鼓励幼儿一物多玩,多物多玩。如:玩滑板时,幼儿可俯冲滑梯,也可坐着滑下来,根据自己的创意玩。

三、户外跨班体育区域的指导策略应以孩子为本。

《幼儿教育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其中,教师作为引导者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的导应融入到幼儿活动的各个环节,应适时、适度。适时就是在观察基础上予以必要指导。适度就是指指导应是适度的。区域性体育活动是放开幼儿的手脚,但不是放弃教师的指导。我们应做到:

1、观察先行。因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所以我们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引发我们有效的指导和反思,并对下一次活动予以调整。在观察时,我们可以以下表进行观察,每个区域活动的孩子在以下5性的情况,统计每个栏目B等以上的人数,以此得出区域设置和材料投放的适宜性、有效性,以便我们区域活动得到不断的改进。如下图:

2、指导适度。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应充分调动一切有效资源为幼儿服务,教师的指导原则应为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服务,做到“导而不死,活而不乱”,并在活动中摆正老师与幼儿的位置,让幼儿成为区域游戏活动的主人,才能使幼儿的区域游戏活动变“活”。在观察的基础上我们应从两个角度进行指导。

(1)活动时主持者的指导。

一是活动前的引导。介绍区域和玩法,调动幼儿的情绪,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二是保育护理的提示。随着運动量的增加,孩子会出汗,教师提醒孩子脱衣,擦汗,做好保育护理。三是运动量的调控:通过保健医生心率的测定反馈和教师自己的观察,进行中途换区提示实间的把握,达到动静交替的目的,中途对区域活动的评价,提示孩子选择运动量大与运动量小的项目相结合。

(2)区域内教师的指导。

一是注意安全:我们要求老师认真仔细的观察每一位幼儿的游戏情况,注意他们游戏时的安全,特别是对年龄较小、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必要的保护和帮助。同时,对本区域中较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游戏环境和游戏材料,有清楚的认识,一方面要及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另一方面随时对幼儿加以保护。特别是对年龄较小、能力较弱的幼儿,应给以必要的保护和帮助。对于有特殊疾病的幼儿,要特别关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是提供帮助:在孩子们遇到困难、独立难支时,教师必须及时介入,给幼儿以必要的支持。当小朋友站在高空要往下滑时,迟迟不能前行,教师要了解孩子有恐高和速度过快的心理恐惧,作为老师可以言语鼓励或带动玩的方式予以指导。当孩子玩法单一,兴趣度下降时,教师可作为幼儿游戏的大伙伴,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游戏过程,与孩子一起体验参与,扮演角色,遵守游戏规则,在与幼儿共享“快乐”中予以帮助。

三是个别引导: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老师们要针对幼儿生成的游戏随机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如,对游戏积极、玩法有趣的幼儿及时鼓励:发现某个孩子的创新动作,可引导其他幼儿模仿。

在跨班体育区域活动中,体育区域活动已经不是简单的身体锻炼了,而是幼儿身体动作发展和心理满足的过程体验。幼儿在自然、互动、好玩和多变的活动中,较好地激发了运动兴趣。幼儿与不同班级的幼儿合作进行活动,特别是大带小的活动,大班孩子选择弟妹带动,小年龄段孩子愿意跟随一起活动,这都有效促进了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在活动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他们学会了遵守游戏规则,这些对幼儿的成长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跨班区域活动,孕育了孩子强健的体魄、温暖了孩子纯洁的心灵、滋润了孩子张扬的个性,激活了孩子生命的价值!

猜你喜欢

动作区域游戏
动作描写要具体
画动作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分区域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