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妙招

2015-05-30陈秀霞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4期
关键词:词义词语动作

陈秀霞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189-02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飞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肩负着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任。而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因此,词语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都要重视,通过词语积累,从而达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词语教学就显得尤其关键。词语教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读会写,二是准确地理解词意,三是积累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词汇教学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词义,是积累和运用的前提。我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有效的好方法。

一、形象、直观法

汉字的六种造字法,不必对于小学生去阐明其深刻的造字原理,只能在形象化的教学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如,在教推这个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提手旁的字大多跟手有关。推的理解只需一个直观的动作即可让学生明白。再如,晶,我制作课件,先是黑漆漆的夜晚,然后一轮红日普照大地,画面一片明亮,最后三个太阳同时出现,强光下,水面等晶晶亮,这样的直观、形象的方法,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字意。再比如,虎背熊腰,图片出示虎背熊腰,再出示健壮的人的图像,孩子们很快就知道了虎背熊腰的意思,而且能深入感知。诸如此类的字、词,可以让学生先从字形上来理解字词的表意,再进一步理解其深刻的含义。也许这样比单纯让老师来反复讲解字词的含义要生动一些。尤其是一些生活中不常见的事物名称,可以用实物、标本、幻灯片等,使学生观察事物的形象,得到清晰地认识。

二、渐进意会法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过程具有渐进性,要经历“陌生--模糊--清晰”三个步骤,并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词语,学生只要意会,基本上知道其意思,能运用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他们理解得很确切。随着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和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经历一个自我模糊、不断理解的过程,并由模糊趋向清晰。教师教学时采用意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激发他们自我探求的兴趣。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不约而同”一词,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是“同时站直了身体的意思”(这是模糊理解);经过查字典知道是“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一致”的意思(这是规范清晰的理解);最后经过深入阅读课文,又渐渐领悟到:这就是人民群众送别周总理时同样的悲痛心情,以及对周总理无比爱戴的共同情感的表现。通过这种对词的分步体会,学生就可领会课文的中心。教学实践证明:把这种词语的理解方法教给学生,有利于促使学生在认真阅读中领悟词义,提高品词解句的水平,也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三、替换教学法

阅读时,可用替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义。换词不但能联系旧的知识,启迪新的知识,还可以学到作者运用语言的独到功夫。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落叶在林间飞舞”一句的“飞舞”,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换词训练。学生把“飞舞”换成“飘落”,然后通过比较,并联系上下文深究词义,知道“飞舞”的落叶除了有“飘落”的意思外,还有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飘飘悠悠的姿态,从中体会作者用“飞舞”的特别含义;知道有些词既有近义的特点,更有程度深浅之分。通过这种换词练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准确用词的高明之处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体会到文章显得生动、具有美感的原因所在。

四、动作释义法

比动作也是一种理解词语的好办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动作的句子,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比动作让学生领会动词的意思。例如《鸬鹚》一文,在描写鸬鹚捕鱼和渔夫取鱼的情景时,作者运用了一连串动词:钻、拍、跳、抓、挤、甩。这些动词把鸬鹚捕到鱼的欢乐、渔人取鱼的利索劲儿写得十分生动、形象。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想象,比一比“钻、拍、跳”的动作,做一做“抓、挤、甩”的动作。学生就不难领会渔人熟练的动作与欢乐的心情,而课文描绘的情景也就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学生脑海中。

五、多媒体辅助法

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可以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便于他们准确地理解。如《赵州桥》这样描写桥上的雕刻艺术:“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句中生词较多。教学时,教师可用投影把千姿百态的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互相缠绕”、“互相抵着”、“遥望”等词语的意思。 再如教学《颐和园》时,有个词语“众星拱月”,这个词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难度的,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美丽的夜空,一輪圆月闪亮在天域,周围是零零星星的小亮点闪闪烁烁,很好地烘托出月亮的大、亮、美,从而让学生知道了颐和园里建筑的多与美。

课件可以变静态为动态,再现课文所描述的优美境观,既释词又解句,使学生更好地把课文了然于心。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优化释词过程的重要途径。

六、反义释词法

汉字从形式到内容有丰富的内涵,真让人有望洋兴叹的感觉,所以不可能给每一个字词来一个准确的定义,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更不可能生搬硬套地解释词语,对于有些词语的意思好像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可以启发学生说出其相反的意思。如果学生能说出其反义词来,证明他对该词语已理解,无须再给这些词语准确的定义。

七、运用造句法来解释词义

同样的道理,有些词语词义比较抽象,特别是一些成语,我过去常用的方法是让学生去背一些词语的意思,认为这样就是让学生掌握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遇到词义相近的词语学生就容易混淆。最好的解释方法是让学生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如果学生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个词语来说一句话,说明已理解了这个词语。这样就不必让学生去背词语准确的定义了。

八、结合课文理解词义法

汉语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有的词有两三种意思,有的词甚至有七八种意思。教学词义是为了理解课文,这就要知道学生切实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究竟是什么意思,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词语的意思可以从上下文中揣摩出来。例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有追悼这个词,课文还具体描写了人们致敬、失声痛哭、送挽联、送花圈等。学生把这些词句联系起来,想象鲁迅先生去世后万国殡仪馆礼堂里的场面,就能很容易地理解追悼的意思了。还有些比较抽象的词语,更要放在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细细体会。这样做,比让学生死记硬背词语注释的效果要好得多。

以上所述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积累的一些帮助学生理解字、词,进而理解语句的好办法,不但帮助学生理解词语,而且能有效积累、运用语言。

猜你喜欢

词义词语动作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动作描写要具体
画动作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一枚词语一门静
字意与词义
《诗经》词义考辨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