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诗歌鉴赏看初高中语文衔接

2015-05-30谢敏贞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4期
关键词:诗歌鉴赏衔接

谢敏贞

【摘要】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的侧重点不同、差异大等特点,造成初中升入高中后而出现的严重教学“裂缝”现象,影响了学生语文成绩的恒温,给高中语文老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以诗歌鉴赏为切入点探究初、高中语文教材的“裂缝”现象以及成因,结合个人工作经历,为初高中语文教学的更好衔接,寻找新的思路、办法进行弥缝。

【关键词】初高中语文教学 诗歌鉴赏 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177-02

许多学生升入高中后对语文常发出这样的感慨:“我初中时语文成绩还算不错,怎么到高中就考这样的低分呢?”、“天啊,这高中语文应该如何学呀?”、“初中语文打好基础后,如何能衔接到很好的掌握高中语文知识呢?”。似乎高中语文学习,对于不少的同学,尤其是对理科同学而言,是一座难以翻越的高山。

在教育体制的限制下,各地初中教学和高中教学往往互不干扰,很少有学校让教师从初一带到高三形成一个大循环。如此一来,初三和高一之间就出现了往往被人们忽视而客观上却存在着的断裂[1]。《教学大纲》指出:“高中阶段,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其心理趋向是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其间也有一个过渡銜接过程[2]。

根据个人十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经历以及转向高中部后三年多语文教学的经验,我看到了多个学生对初、高中语文衔接的不适应症状,导致部分初中语文成绩优秀的同学,在经历高中语文考试多次失败后,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因此,本文借助语文教材中《诗歌鉴赏》模块,引出初、高中语文衔接存在的裂缝,并提出对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弥缝见解。

1 初、高中教材中诗歌鉴赏部分存在的差异

1.1 初高中课程标准对诗歌要求的比较

根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课程的标准对诗歌鉴赏有两点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3]。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诗歌鉴赏分为必修课要求和选修课要求。必修课程的要求: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选修课的要求分别有五点: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4]。

高中语文的教学要求相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要求来说跨度是很大的。初高中课程标准对诗歌要求不同,初中以记忆为主,高中要求在记忆的基础上加以理解并且能够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比初中阶段更系统、更复杂,但高初中的教材是统一的,高中的学习必须借助初中的知识。

1.2 中考与高考诗歌类题型的比较

中考诗歌类题型是默写为主,填写诗文的上句或下句,以及理解性默写,且平分标准较低。

如:① 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② 王老师已退休多年,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说的:“ , ”。

高考诗歌类题型除了默写,还添加了课外诗歌鉴赏。评分标准要求提高,添、漏、错字不得分。

如:① ,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通过以上的题型可以看出,初中诗歌要求较低,只是记忆性的考试,题型只有课内默写,改卷要求也比较低,出现添、漏、错字一个扣0.5分;高中的记忆性考试要求比初中高,默写添、漏、错字不得分,还要求学生理解课外诗文,并且学会分析文本及体会作者情感。

但是学生习惯记忆性考试,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理解结合考试题型获得高分。高中语文教材诗歌文本增加,对学生的要求提高,文本赏析难度加深,知识点比初中增多,文本探究向课外延伸多,更加注重平时积累。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学会文本探究方法,因此教会学生如何从初中学习过渡衔接到高中学习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2 如何做好语文学习方法的衔接

2.1 明确初高中课程标准的不同要求

为了使高中语文教学能顺利地与初中语文教学衔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不但要研究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不能忽视对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研读。并且将二者进行反复比较,学习两个课程标准对同一知识能力的不同要求,全面了解两个学段的目标要求。结合高一学生的心里特征、认知水平,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目标,才能切实提高衔接教学效果。

2.2 全面了解教材和学情,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多数高中老师没有初中教学经历,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现状缺乏了解。做为高中教师,也需要仔细研读初中教材,找出初中教学知识中的“盲区”,对此进行具体细致的讲解。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更注重于对于学生人文意识的有关培养, 以及注意对其阅读理解以及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培养[6],力求完善初高中的教学衔接。

2.3 指导学生语文学习方法

学好语文,无外乎三点:读、说、写,高中语文也不例外。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应该重点放在深入钻研教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指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听课,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维,总结规律,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将所授的知识进行归类、总结,把知识系统化,让学生不断从大量的、零碎的知识中发现、总结、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和理解 [6]。

3 建议

3.1 学生对待初高中语文的不同心态,引导其调整心态和学习方法

教育是一门雕塑心灵的艺术。 高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学校,每个人学习语文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可以在同学们取长补短,互相交流、学习,通过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5] 。

高中教育相较于初中教育更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掌握克服不良心境的方法,保持健康情绪。

3.2 老师的教学从记忆性转向理解型,由浅入深,对高中老师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

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应吃透教材,把《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考试大纲》铭记在脑海之中,由浅入深进行教学,精准地将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不动声色,不露痕迹地嫁接在初中与高中之间,引领学生自然地进入高中学习生活,逐渐淡化初中学习模式。

3.3 强化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需要对同学的语文能力加强培养,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改正不良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

4 结论

有人说语文是语言文字,有人说语文是语言文章,有人说语文是语言文学,有人说语文是语言文化,实际上这些评价都带有片面性。高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

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理解力的提高,智力的發展,单靠教师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是无法做到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古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学法指导,在教学上对学生实现由“扶”到“放”的转换。

总之,高一,是学生由初中到高中过渡阶段,也是学生能否顺利进入高中语文学习状态的一个关键时期,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进行平稳过渡,实现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良好衔接。通过弥合从初中升高中语文教学“裂缝”现象,必然有助于学生培养并树立起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并最终为其高考的全面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忠彧.“淡出”与“化入”--- 初、高中语文教学的无缝衔接[J]. 新闻天地(论文版). 2009, (01): 119-120.

[2]代春晶. 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J]. 才智. 2010, (06): 88.

[3]《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4]《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5]王宇荟.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初探[J]. 西藏教育. 2003, (10):20-21.

[6]彭秀英. 如何引导学生学好高中语文[J]. 学周刊. 2011, (30): 118.

[7]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M], 2004.

猜你喜欢

诗歌鉴赏衔接
浅析《长恨歌》译文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和阅读题的审题训练刍议
通过微课培养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古诗鉴赏“四步曲”
关于出口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衔接
职业院校开展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