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低语识字效率的探究
2015-05-30沈焱菲
沈焱菲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创新的识字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识字效率。
【关键词】低年级 识字教学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40-01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好语文,关键在于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们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体验进步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这正是语文教学的切入点。在低年级的课堂中,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往往又会给识字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提升识字教学的效率尤为重要。
一、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识字教学要树立“大语文、大课堂”意识,积极挖掘有效的识字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在时间空间上拓宽学生識字渠道,让识字教学走向多元,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识字环境中认识汉字,运用汉字。
1.识字是学生阅读和学习的基础,是认识文明的阶梯,是社会发展和生存必不可少的,也是了解和发扬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基础。
2.义务教育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识字教学的开始是要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了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汉字的基本常识。能够独自自主的去学习和了解不懂的汉字,学会使用适合自己的识字方式,学会用字典查生字。[1]
二、识字教学效率低的成因
造成识字教学科学性不强,效率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一下主要有:
1.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着急点偏移,过多的时间用在理解课文内容,挤用了识字时间,年段教学特征不是很明显。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和朗读教学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教师应牢牢树立扎实基础的意识,把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识字写字和朗读教学上,扎扎实实地完成识字任务。
2.视野狭窄。教师忽略了学生的生活,在生活中随时随处识字,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教育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课外识字的已有经验,提高识字效率。
3.不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轻识字能力的培养。识字方法的多元化,让学习兴趣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我们教师过多的被教参和资料所束缚,追求约定俗成的规矩,久而久之,对学生的创造性是一种抹杀。
三、提高识字效率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提升识字愿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识字提出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渠道,培养学生识字的愿望。[1]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极不稳定,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况且单纯的识字甚是枯燥,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如在教学“鸟”这个字时,可出示一幅小鸟画,问学生:“鸟是什么样儿的?”边归纳边用粉笔在黑板上写:“第一笔,撇像鸟嘴;第二笔,横折钩像鸟的头;第三笔,点像鸟的眼睛;第四笔,横折折钩像鸟的身子;最后第五笔,横就像鸟的尾巴。”在整个过程中,点明眼睛是一个人心灵的窗口,如果在写“鸟”的时候丢掉那一点的话,鸟儿将无法飞向广阔的蓝天。通过形象直观的描绘,加上丰富有趣的想象,学生就能很好地掌握这个“鸟”字,而且不会丟掉那一点了。
2.利用游戏,调动兴趣。教师可以在班级开个“生字银行”,给小组发放一本练习本,当作“银行存折”,每个组员的这一页当作“个人帐户”,挑选一个识字较多的学生做“银行行长”,每次学完一课后,让其他学生去“银行行长”那儿存字,认对几个就记几个,完一个单元后,由“银行行长”进行统计,看谁在这个单元存进的生字最多,存字最多的同学即为下一任“银行行长”。这个游戏对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极为有效。
3.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那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教学:日、月、禾、火、山等汉字时,可出示它们的演变过程,富有动感,使学生产生神秘感。
(二)识字方法归纳
1.猜字谜记字形。老师可以先给出谜面,让学生尝试写出字形,也可以和学生一道编字谜。如:“第二次见面即观”。
2.添笔画。给汉字加一笔,减一笔,都会出现不同的字。例如:“日”字加一笔可以变成几个字(目、旦、白、电)。
完整的学习过程从一个侧面可以看作是一个记忆的过程,它分为学习、保持、再现三个节点。学习汉字也是如此,我们要及时的巩固复习所学生字。学习后的三、四天是复习巩固的最佳时机。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25分钟后再复习之前讲过的生字,效果会更明显。
在识字教学的活动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入手,不断改进汉字识记教学方法,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参与学习,掌握知识,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语文识字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让学生了解中国汉字的文化,从小就爱上中国汉字,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