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uman Library“激活”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

2015-05-30韩笑

中国市场 2015年15期
关键词:知识服务激活高校图书馆

韩笑

[摘 要]本文介绍了Human Library的背景、含义,以及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基于Human Library知识服务的可行性,从多个角度分析并总结了Human Library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激活”作用。

[关键词]Human Library;Living library;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5.197

《图书馆服务宣言》中指出,“图书馆是通向知识之门,它通过系统收集、保存与组织文献信息,实现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社会功能”[1]。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集散地、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义务长期有效地开展知识服务,并不断提高知识服务的水平,审时度势,积极地调整服务策略以满足新时期读者的新需求。在优化知识服务的过程中,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尤为重要。Human Library以“用户服务用户”这一全新的服务理念和“鲜活”的服务方式更好地实现了知识的传递、共享和创新,“激活”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

1 Human Library的背景

Human Library起源于丹麦的一个名为Stop the Violence(停止暴力)的非政府性质组织。2000年,该组织为Roskilde音乐节组织活动,在现场一共出借75名“真人书”(Living Book)与观众互动,意在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到反对暴力活动中,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Stop the Violence组织在Roskilde音乐节发起的这种出借“真人书”的活动,在当时被称为Living Library[2]。Living Library诞生后首先在欧洲广泛传播,主要集中在丹麦、挪威、匈牙利、英国等国家,之后便迅速传播到澳洲、美洲、亚洲等世界各地[3]。Human Library官方网站http://humanlibrary.org显示,2000年以来,有超过500次Human Library活动在世界各地举行,而且数量依然在增长。从2005年开始,许多国家开始举办Living Library活动,逐渐地将其引入图书馆服务当中。

2 Human Library的内涵

Human Library从诞生之日起到2009年的法定名称一直使用Living Library,由于这个名称在美国已被一家私人公司注册使用,该公司委托律师向Living Library组织进行交涉,Living Library组织决定自2010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新的名称Human Library[4]。而作为被出借的“真人书”也从“Living Book”随之改为“Human book”。目前,Human Library在国内一般译为“真人图书馆”,是指在图书馆的组织下,由特定的用户担任Human Book与用户交流,以实现知识和智慧分享的服务方式。而Human Book则是指在Human Library中处于出借一方的用户,通常由图书馆用户担任。Human Book有着特殊的经验或知识技能,并愿意与其他用户分享、交流[5]。

3 我国高校图书馆引入Human Library进行知识服务的可行性

高校图书馆本身就具有知识交流和创新的环境优势。我国高校有着大量文化素质较高,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并且勇于展现自我的大学生,充足的读者资源使我国高校图书馆拥有良好的活动保障。从阅读习惯上来说,以分享知识和交流经验为主较为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而高校的教学形式是主要以教师传授知识和经验,学生接受并相互交流学习为主,与Human Library有着相似之处,这也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读者在活动过程中彼此充当知识和信息的“源头”,实现了在非正式学习的轻松环境下分享知识、交流经验的双赢目标。

4 Human Library“激活”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

4.1 转换传统知识服务理念

在传统的图书馆知识服务中,图书馆是资源的组织者和服务的提供者,知识是由图书馆向用户传递,是一种单向的传递过程。而Human Library服务过程中,图书馆并没有直接向读者提供资源和服务,而是招募并组织管理“真人图书”(Human Book),这些特殊的“用户”利用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与用户进行互动和交流,实现知识的双向传递。从资源载体的角度来说,以人为书,即以“用户”本身作为知识和信息的载体,不仅创新了传统图书馆知识服务,更突显了人在知识服务中的作用。让用户服务用户,为图书馆服务理念创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4.2 实现个体隐性知识转移

“转移=传达+吸收(和利用)”[6]。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目标是成功的实现知识转移。这就意味着既要知识的传递者将知识送达到位,还要知识的接收者将知识很好地吸收和利用。以人为书,把每个人的经验和专长作为知识源,知识传递者和接收者双方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以面对面主动交流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递和共享,这种非正式学习的环境有利于“Human Book”与用户产生思维碰撞和引发心灵上的共鸣,在互动的过程中完成对隐性知识的认知和吸收,更好地实现个体隐性知识的转移。

4.3 有助于隐性知识的挖掘

显性知识存在于一定形式的载体中,是可用文字、图像进行记录和处理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是高度个性化、难以用文字、图像等表達出来的知识。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不仅要对显性知识进行组织和共享,实现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和传播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基于Human Library的知识服务有助于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在交流的过程中,“Human Book”和用户很容易受到彼此的启发,从而促进了双方对某个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更易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隐性知识的创新。

4.4 扩大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资源

将Human Library引入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在资源建设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Human Book”作为服务的载体将隐性知识转化为共享资源,在实施知识服务的过程中,双方通过交流和互动促进了知识的创新,和原有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相比,这些“用户”的隐性知识和知识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资源。

4.5 提升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个性化水平

为满足新时期读者需求的变化,不断提升服务的个性化水平是图书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基于Human Library的知识服务过程中,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进行面对面交流,每个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提出问题,充分地体现了服务的个性化。可见,Human Library的开展有助于提升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个性化水平。

Human Library突破了其最初的意义,它所蕴含的新型服务理念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用户提供了一个开放、互动式的交流平台。让用户服务用户的理念、面对面的互动交流方式、丰富的隐性知识资源等“激活”了传统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更好地实现了知识、信息的交流、储备与共享。当然,在高校图书馆引入Human Library进行知识服务的同时,也要注意相关问题,如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真人书”的招募与管理、用户隐私保护等。相信不久之后,会有更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展Human Library活动,这种新型的、互动式的、高度个性化的知识交流方式必将给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带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J].图书馆建设,2008(10):1.

[2]The History of The Human Library[EB/OL].[2015-3-8].http://humanlibrary.org/the-history.html.

[3]Human Library Google Map[EB/OL].[2015-3-8].http://humanlibrary.org/living-library-google-map.html.

[4]HumanLibrary Organization.What is the Human Library[EB/OL].[2015-3-8].http://humanlibrary.org/about-the-living-library-organization.html.

[5]柯丹倩,吴跃伟,董克.living library组織模式与核心理念对图书馆创新的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2(4):58-61.

[6]祁红梅.知识的吸收与创造[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47.

猜你喜欢

知识服务激活高校图书馆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嵌入心理契约的馆员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激活高中语文教学
从西方国家保护消费者权益政策看用户信息消费的安全管理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