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在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5-05-30杨莉莉
作者简介:杨莉莉(1986.11-),女,河南周口人,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心理咨询中心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格健康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心理健康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从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韧性四个方面开发和管理大学生心理资本,增强心理素质。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资本;自我效能感;开发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273-01
一、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概念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Luthans将心理资本定义为个体所拥有的类似于状态的积极心理资源,包含希望、乐观、自我效能感、韧性四个纬度,更关注“我是谁”的问题,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资源且有了可开发性和可管理性[1]。而在重视个体与他人联系的东方文化下,心理资本是包含事务型心理资本(奋发进取与坚忍顽强、乐观坚强、自信勇敢、)与人际型心理资本(尊敬礼让与感恩奉献、包容宽恕、谦虚沉稳) [2]。
心理健康是具有积极而丰富的心理体验并发展了积极的人格品质,并不是简单的无病态。心理资本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密切关系[3]。已有研究表明心理资本能使个体对目标充满信心,保持乐观心态。心理资本水平高的个体有更积极的表现[4],对大学生的心理资本进行开发和管理对大学生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开发和管理大学生的心理资本
目前课堂教学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课程应该更多关注心理的积极层面,注重培养大学生希望、勇气、乐观、毅力等积极的心理体验和人格。心理资本理论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视角,在课程中通过心理课堂、心理专题讲座、团体心理训练等途径,管理和开发大学生心理资本,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课程目标:培养大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积极预期,乐观归因心态,对实现目标的信心以及面对挫折时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
课程内容:
1. 职业生涯规划专题,大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积极预期
希望是个体的一种积极动机状态, 为了更好的提高大学生自信心,应充分做好大学期间职业生涯规划。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专题,第一步:通过团体施测职业生涯心理测试,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第二步:通过案例分析以及小组讨论的方法制定切合实际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以及实施步骤,让大学生活有章可循,减轻迷茫感,有助于提高对大学生生活的自信心。第三步:请每位同学到讲台上讲述自己规划实施步骤,通过这种讲述增加学生的自我激励和自我暗示,激发实现目标的潜能。结合课堂效果针对特殊群体进行个别心理辅导,通过积极关注与共情技术,增加自信心。
2. 挫折情景模拟 增强心理韧性。
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学业不利、人际关系紧张、情感挫折等困扰,怎样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的增强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得到提高心理韧性。通过调查和学生访谈了解学校情景下挫折类型,针对大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挫折,进行角色扮演或者话剧演出。心理健康与教育课程中,将班级分成5-6个小组,每组7~8人不等,选择感兴趣的挫折情景,小组内部讨论解决问题的途径,并解决情景在课程中当众表演。让学生通过观摩他人情景模拟和自身角色扮演,正确认识挫折以及思考面对挫折的态度和情绪处理技巧,学习应对突发事件、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并迁移到今后学习生活中。
3.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增强自我效能感。
特定情境成功完成某一特定任务的信念减少挫败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通过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归因方式例如将成功的原因归于自身的不懈努力、能力或者应变策略的运用,在产生正向、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的同时,帮助大学生更加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增强了学生对成功的行为动机,提高自我效能感。
让大学生观看优秀成功人士视频,学习成功者的故事,邀请优秀大学生代表在课堂中分享成功的喜悦和经验,为其树立成功的榜样和模型,让学生在观摩他人成功的过程中实现替代学习,增强成功的信念。同时在课余时间开展针对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团体训练,让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验成功、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增强自我效能感。
三、 总结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心理资本理论是一个初步探索,在心理健康课程中运用心理资本的理念,运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体验式教学,对大学生的心理资本进行管理和开发,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和高自我效能感、乐观、充满希望、强韧的心理资本,积极参与大学生活。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参考文献:
[1]Luthans, F., Norman, S. M., Avolio, B. J., & Avey, J. B. (2008). The medi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in the supportive organizational climate-employee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9, 219-238.
[2]柯江林,孙健敏,李永瑞. 心理资本:本土量表的开发及中西比较[J]. 心理学报,2009,09: 875-888.
[3]王福,王雨疏,麻超.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以石河子大学为例[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5,01:24-28.
[4]仲理峰.心理资本研究评述与展望[J]. 心理科学进展,2007,03:482-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