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2015-05-30李恒成
李恒成
【摘 要】 农村中学由于地处农村的特殊原因决定了农村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渠道极其有限,单兵作战,更是效率低下。这就要求:农村中学的教师在开展语文学习活动时,要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优势,以提高中学语文学习水平,这也符合语文新课标关于语文学习强调学会分享与合作的要求。
【关键词】 农村初中;语文;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2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设疑、常识、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讲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改教育理念。新课改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主体性,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
小组合作学习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的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合作学习可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
教育学生学会共同生活是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课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共同的学习目标将小组成员的个人利益与小组的集体利益紧紧地联系起来。为了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使小组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和谐的氛围中。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的认识;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现代社会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学习活动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也是形成合作的交往关系”。小组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基本评价依据,因而,合作与交往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推动因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能改变以往课堂上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和单向的刻板教学方式为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的多元和多向的信息交流方式。虽然素质教育已全面推行,但实际课堂教学中“讲授——接受”的传承式教学仍是主流,仍然存在“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虽然“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很早就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但实际教学中还远未做到。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主性,更谈不上创造性。
而要使农村中学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发挥小组优势,合理地、科学地组建学习小组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我在这方面的一点尝试。
1、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角色定位
教師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起到组织作用。例如:在组建小组时,我发现一些学习能力差,不善言辞的同学往往找不到伙伴,这就需要老师在中做工作,帮助他们找到小组,以使活动顺利进行。在各小组积极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时,教师一定要认真组织,以保证各小组都能将自己的成果最大限度展示。
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起到协调作用。小组学习的协助者指教师在学习中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达到自我监控的学习目标。这是教学中教师有目的的扶,而不是单一的追求结果。
2、教师对所进行的活动,要建立什么样的小组,应有清楚的认识
无论是学生确立的,还是教师确立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师都应有全面的、准确的把握,有详细可行的计划,胸中应有本次主题的最理想的小组构建。例如:2007年9月,为了迎接祖国60华诞,我让同学们举办一次“迎国庆”手抄报活动,最理想的学习小组应是:有擅长画的、有擅长写的、有擅长版面设计的、还有字体非常漂亮的,只有这样才能在活动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充分了解、把握每个学生知识结构及个性特点,组建最理想的小组
不同的语文学习活动,需要不同的分组。在分组之前,我们要对参与本次活动的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多少学生,男生多少,女生多少,乡下同学多少,街面同学多少,矿上同学多少,哪些性格开朗,哪些性格内向,哪些善于表达,哪些善于组织,每个同学部有什么特长。然后根据不同的活动特点,再进行分组。
在进行“网上读写与交流”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我考虑到农村家庭条件有限,多数家庭没有信息来源渠道,有的只是一台电视机,多数家庭没有电脑,更莫说在网上进行读写与交流,即使有些学生接触过,也不会很深刻,而街道和矿上多数家庭有电脑,而且接触较多,有深刻认识。因此,我便让街面上的口齿伶俐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这样既发挥了街面同学的优势,同时,也使农村的学生学到了关于网上读写和交流方面的知识。
反之,我在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时,我就让农村的孩子作为组长,让他们充分发挥他们对野生动物有一定认识和了解的优势,以便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使街面的孩子学到知识。
当然,不同活动有不同特点。我们还可以进行其他的分组方法。如举行“赛诗会”活动时,我们可按性别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采用了小组就近组合和任务驱动组合的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3.1.小组就近组合小组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4人左右。这种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需将学生分出层次,可减少学生相互交流中的心理障碍,且课堂上无需重新调整座次,操作比较简便。也便于开展合作学习的组间竞赛,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更为适宜。
小组就近组合的合作自主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和分组议论。一般情况下,教学中的小组学习活动是随机的、松散的,而小组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则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自主的学习活动。因此,为达到合作学习的预期效果,使合作学习小组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在班级开展合作学习前,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学习的知识辅导和技能训练。开始实施时,教师还要示范性地与学习小组一起制定合理的、共同的合作目标,安排恰当的、明确的合作任务。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可由学生自己采用轮换制产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
小组就近组合的合作自主学习的活动可以在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是预习课文、查阅词典,也可以是思考问题和提出质疑等。与一般的课前预习有所不同的是,教师经常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比如,让学生先通过独立预习找出学习的难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也可在预习时要求学习小组完成一些课前任务,比如,预习《中国石拱桥》时,让小组成员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整理和归纳有关桥的种类和形状等。教师还可安排“课前三分钟发言”活动,每次确定一个内容,让小组成员在组员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教师指定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等形式进行交流。这些教学活动既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氛围,又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语境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发散性地、创造性地思维。例如,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拿来较厚的纸共同搭出不同形状的桥,学生从中不仅理解了“拱形”的意思,还比较出了“拱形桥”承受力较大的优点;还可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赵州桥的形状,并陈述自己为什么这样画的理由,由此,学生理解了“各有”的意思,也為进一步体会石拱桥的优点提供了直观和体验。
又如,教学《沁园春·雪》时,教师运用激昂的语言引导学生“来到”袁家沟,并让学生都感觉自己就是当时正在眺望北方雪景的毛泽东,根据诗歌内容想象所望景色,让每个学生都按照自己的思想方式,感情和性格特点去感受作品,再通过组内、组间交流,准确全面地把握词作所传达的丰富感情。再如,教学《最后一课》时,教师可要求学习小组围绕“谁是小说的主人公”展开讨论和交流。小组活动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还应认真观察各小组的学习活动情况,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比如,举行查字典比赛、成语接龙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和问题抢答竞赛等,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评价各小组的团体成绩,并将其作为小组成员个人成绩的组成部分。教师还应注意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例如布置小组组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进行课文内容复述的练习和检查书面作业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3.2任务驱动组合任务驱动组合是指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按兴趣和爱好自主进行的合作学习组合。任务驱动组合学习一般以2~6人为一组。这类组合一般是同质组合,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小组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目标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
任务驱动组合学习的目标可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自主设定,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所差异,小组学习的时间上可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在教学生如何“培养高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时,教师可让小组学生共同讨论,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整理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并指出其优劣,讨论交流后,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教师还可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开展任务研究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比如,教学“不要写错别字”后,开展找错别字活动,要求学生到自己的日记本、作文本上找错别字,到报纸、杂志上找错别字等;教学“正确使用字典和词典”后,开展查字、词典比赛,要求学生制作词语卡片等;教学说明文时,要求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运用学过的说明文写作知识写一篇介绍植物的说明文。
为了完成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互相讨论,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语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小组交流时,教师要发挥好导学的作用,并要适时地引进竞争机制,对学生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这种以任务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制定了柔性的学习目标,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较好体现了因材施教、主动发展的教学原则。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师生一道探讨,形成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新课改强调学生的经历、经验和体验。初中语文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让每一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
参考文献
[1]浙江师大学报:《在激扬文字中重塑人格》社科版(金华),1997,6。
[2]周世忠,《以人为本因道习文》,2003年第10期《中学语文教学》。
[3]林荣凑,《随笔功用与写作指导》,2002年7期《中学语文教学》。
[4]洪胜生,《树立教学新理念把准作文方向盘》,2002年6期《中学语文教学》。
[5]倪谷音主编《愉快教育》,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