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协调机制分类研究文献综述
2015-05-30姜丽
姜丽
[摘 要]本文对供应链管理中的协调机制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研究,在基于现有文献综述数量较少的情况下,总结了国外学者的研究观点,重点对供应链协调机制中的生产—库存、生产—配送和库存—配送之间的关系类别进行了文献整理。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协调机制;文献综述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5.081
1 引 言
近几年,在企业管理实践发展的同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供应链M)研究也逐步逐渐发展了起来,成为一个成熟的研究领域。根据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供应链管理包括采购、外包、转化等过程的全部计划、管理活动以及全部物流活动。较为重要的是,供应链管理还包括与渠道成员(如供应商,中间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和客户等)之间的协调和协作。随着国际生产体系中合同生产关系的日益普及,传统的依靠纯粹的市场关系进行的国际贸易以及跨国公司内部通过垂直一体化所进行的生产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衰退,供应链系统成员之间的生产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其中运营如何协调成为这种变化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2 供应链协调的定义及目标
供应链协调问题的研究起源于Forrester(1958)对产业动态现象的关注。Malone(1994)将协调定义为管理各种活动间独立性的过程,系统协调的目的就是通过某种方法调控该系统,使系统达到协同状态。系统的协同程度越高,输出的功能和效应就越大,结果就越有价值。供应链是典型的需要协调的系统。链中各节点企业不一定能同时满足各自满意度最大的愿望,容易产生冲突竞争,因此需要协调机制的存在,使整个供应链获得的利益大于各节点企业单独获得的利益之和,最终实现帕累托改进。供应链协调的主要内容是各个企业节点的各种决策,包括订货数量、订货价格、订货周期和库存数量等。
3 供应链协调的分类
Thomas(1996)认为在供应链中有三个传统的阶段:生产、库存和配送。相应地,其协调有四种类型:采购商—供应商协调;生产—库存协调;生产—配送协调和库存—配送协调。
3.1 采购商—供应商协调
供应链开始于原材料和部件的采购。通常原材料和部件采购成本占销售成本的50%以上或者更多。许多传统库存模型已经集中于确定采购商最佳订货数量方面。
Crowther(1967)开创了数量折扣协调研究,其基本思想是:当有恰当的数量折扣安排时,供应链中的购买者和供应商双方都可以同时减少库存成本。后来,Monahan(1984)提出了一种折扣策略,激发购买者增加折扣数量的K倍,K=(S2/S1+1)1/2。(其中S2,S1分别表示购买者、供应商的订货成本),为购买者最初经济订货量的倍数。同时,他还确定了补偿购买者由于增加订货数量而引起的额外库存持有成本的最小折扣金额dk。在此基础上,Lee(1986)开发了一个更具现实性的模型,加入了最小利润边际并允许购买者以任意数量订货。运用该模型中的算法可以找到使利润最大的最优数量折扣订价方案,证明了供应商最佳订货量为购买者订货数量的整数倍。
3.2 生产—库存协调
生产—库存网络连接着供应链中的生产设施和在制品,其协调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最优库存策略方面。Chen(1994)着重探索了随机需求下,多级流水生产系统中的链库存策略(R,nQ)。他们提出了可用于计算系统稳态链库存水平的递归程序,并给出了补充频率和启动成本的精确公式。Decroix(1997)研究了一种紧缺资源情况下,总费用最小的生产和库存策略问题。后来,Decroix将其扩展为各种产品的需求服从独立、平稳分布以及缺货时用户等待的情形下,多种产品的最优生产和库存策略问题。
3.3 生产—配送协调
供应链中生产—配送连接呈现出许多形式,产品可以被制造并发送给配送中心、零售商或工厂。因而,相应生产—配送协调的研究成果较多。
Chien(1993)在假设每周需求独立、稳定,服从某一确定分布,每辆车的运输成本固定,且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缺货罚金、存储成本和正常收益均为需求密度的函数前提下,研究了单一产品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和运输量的确定问题。Haq(1991)开发了一个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用于确定使多阶段生产—库存—配送系统的系统成本最小的生产与配送数量。系统成本包括单位生产成本、准备成本、存储成本和运输成本。所有成本或者是固定的或者是线性的。线性运输成本的假设大大限制了该模型的适用性。Chandra(1994)提出了一个单一工厂、多个顾客、多期情形下,寻求把生产计划问题与运输线路规划问题结合起來的模型。提出了两种求解方式:“非协调的”和“协调的”。在非协调方式下,生产计划问题求出最优解,而每期运输线路规划问题通过启发式求解。然后,在观测库存平衡和卡车能力约束的同时,通过把对特定顾客的运送与对前期顾客的运送结合起来的方法寻求改进所得解。
3.4 库存—配送协调
由于顾客服务要求不断增加,有效管理供应链库存—配送网络至关紧要。
Erkip(1990)提出了一种确定仓库最佳订货策略的方法,该仓库为多个需求相关联的仓库配送商品。确定了连续期间需求相关性很强以及不同地区同一项目相关性很强时仓库最佳的最高存货水平。将有效标准偏差(Effective Standard Deviation)作为相关系数的函数,作者在消费品制造与配送商观测到的相关系数显著地增加了有效标准偏差,导致了相当高的最佳安全存货水平。
Svoronos(1991)在假设随机运输时间和一对一补给策略下,评价了最低层级具有独立泊松需求的树状库存/配送系统的绩效。在给定基本存货水平下,开发了一种利用运输时间的两个时刻近似估计单一阶段库存和延迟交货密度函数的方法。这种方法可用于以递归方式开发多级系统每个阶段的密度函数,所得的近似密度函数可明确表达总成本最优化模型,确定基本存货水平。
3.5 其他类型的协调关系
由于通信和信息技术的新发展以及迅速增长的大量可选择物流方案,使公司通过协调供应链各阶段的库存而减少运作成本成为可能。因而,近年来开始关注多级甚至整个供应链系统库存协调问题。此外,随着环保意识和互联网信息化的不断增强,供应链协调研究开始关注供应链活动与环境和网络的协调问题,如绿色供应链协调和供应链的网络协调等。
4 结 论
通过对上述在采购、生产和配送过程中供应链协调机制分类的研究综述,其成果大致可以归纳为:①生产—库存系统。生产—库存系统可以用多级库存问题来描述。对此类多阶段库存系统的研究大多是将其看作为企业内部的协调问题。②库存—配送系统。相对生产—库存系统而言,对配送网络中的库存决策研究得比较深入,也比较广泛。③生产—配送系统。相对生产—库存系统和库存—配送系统而言,生产—配送系统要复杂一些,因而对其研究的角度、方法也相对较多。④整个供应链系统。由于通信和信息技术的新发展以及迅速增长的大量物流选择方案,使公司通过协调这些阶段的库存而减少运作成本成为可能。因而,近年来开始关注整个供应链系统库存问题。具体包括确定最优库存策略问题,分析有关参数选择对供应链绩效影响问题以及研究管理供应链所有阶段库存决策的方法等。
参考文献:
[1]David H,Jim Marsh,Mike Hudson.Re-designing a complex,multi-customer supply chain[J].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1996,9(2):31-35.
[2]Cook M.Supply-Chain Survey[R].Massachusetts,Boston,Bain & Company,INC.,2000.
[3]Slats P A,Bhola B,Evers J J M,et al..Logistic chain modeling[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5(87):1-20.
[4]馬新安,张列平,冯芸.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与合作伙伴选择[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0(4):33-36.
[5]郭 敏,王红卫.合作型供应链的协调和激励机制研究[J].系统工程,2002,20(4):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