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品升级对我国相关行业及物价水平的影响

2015-05-30朱治双廖华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14期
关键词:物价水平

朱治双 廖华

摘要:文章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和投入产出模型,全面分析油品升级背景下成品油价格上升对我国相关行业及国内物价一般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成品油价格上涨对汽车预期销售量存在负面影响;成品油价格波动对交通运输业和以成品油为主要原料的高耗能行业的影响最大;成品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一般水平的影响较小,且随着时间推移有逐渐减弱的趋势。这有助于我国实现油品升级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空气质量的普遍改善。

关键词:油品升级;成品油价格;投入产出模型;物价水平

一、引言

随着雾霾天气频发,空气污染问题受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普遍关注。有研究指出,从导致雾霾频发的因素构成来看,机动车的影响超过了1/5,超过燃煤和工业成为第一大污染源,由此引发了加速油品升级的强烈呼声。在此背景下,2013年2月6日,国务院做出了加快油品升级时间表的决定。按照决定的要求,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即国四柴油标准)的过渡期至2014年年底,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和柴油标准(即国五汽油标准和国五柴油标准)的过渡期至2017年年底。第四阶段车用汽油标准已于2014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推行。中国正式进入了油品升级的快车道。

伴随着油品升级的是成品油价格上涨的预期。2013年9月,发改委发布了成品油质量升级的价格政策。油品质量由“国三”升级为“国四”后,汽油和柴油每吨的价格分别上升290元和370元,折算为每升则分别加价0.21元和0.32元;“国四”升级到“国五”后,汽油和柴油每吨价格上升170元和160元,折算到每升加0.13元和0.14元。

油品升级导致油价上涨的预期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成品油价格上涨不仅增加汽车拥有者的支出,作为国民经济的血液,其价格变动更直接影响到了以此为投入品的工业部门,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系统。国内外学者对油价波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油价冲击对宏观经济和物价水平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上,而在油品升级大背景下,研究成品油价格波动对行业部门的影响的文章相对较少。目前国内学者关于油品升级造成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或者简单匡算,得出的结论缺乏科学依据的支撑。本文拟从我国汽车行业、其他相关行业以及居民支出变动三个角度,全面测算油品升级背景下油价上涨对国民经济系统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对于我国在全面推广油品升级过程中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油品升级对我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汽油和汽车属于互补品,根据相关经济理论,汽油价格的变动将导致汽车需求量发生变动(图1)。具体而言,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油品升级导致汽油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平移(由Sx1到Sx2),导致汽油均衡价格上升(由Px1到Px2);汽油价格上升,使得汽车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由Dy1到Dy2),导致汽车市场的均衡数量下降(由Qy1到Qy2)。具体下降幅度可以通过交叉价格弹性系数进行测算。

在计算汽油和汽车的交叉价格弹性之前,需要构造汽车需求量关于汽油价格的函数关系。根据经济学原理,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因素很多,最优自变量个数的选择需要在提高模型拟合度和防止多重共线性两个主要目标之间权衡。本文选取汽车需求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汽车价格、居民收入水平以及汽油价格。数据区间为2000~2012年,数据来源均为《中国统计年鉴2013》,相关变量的统计数据如图2所示。各变量及其数据处理情况如下。

1. 汽车需求量(Q)。假定汽车市场是出清的,汽车的需求量等于汽车的销售量。另外,不考虑折旧因素,汽车当年的销售量等于居民汽车当年末拥有量与上年末拥有量之差。

2. 汽车价格(TP)。这里用交通价格指数来表示,并对原数据序列进行了定基处理,以2000年为基准年。根据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故预期其系数为负值。

3. 汽油价格(FP)。本文用车用燃料及零部件价格指数来表示。汽油与汽车属于互补品,汽油价格的变动将会导致汽车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预期其系数为负值。

4. 居民收入水平(I)。本文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由于汽车属于正常品,收入水平越高,对汽车的需求量越大。

由于选取的变量之间量纲差距较大,本文对原序列进行了对数处理,以保证序列的平稳性。对数序列的系数在经济学上即为弹性系数,具有很强的经济学意义。模型估计结果见式(1),小括号内为t统计量。

ln_Q=-0.24+2.09ln_I-1.12ln_TP-1.81ln_FP (1)

(3.99) (-0.95)

(-1.99)

R=0.98,R=0.97, F统计量=193.41,DW=2.35

经过检验,模型不存在异方差和序列自相关性,并且模型的拟合优度达到98%左右,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通过式(1)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汽车的收入弹性大于1,说明汽车属于奢侈品。在模型中,收入的估计系数为2.09,并且在统计上十分显著。即:人均居民收入每增加1%,对汽车需求量将增加2%左右。这符合经济学上对汽车这类产品属性的划分。

第二,在控制住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汽车需求量与汽车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在模型中,估计系数为-1.12。即,汽车价格每下降1%,对汽车的需求量将上升1.12%左右。汽车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说明汽车属于需求富有弹性的产品,企业可以通过降价增加其收益。从图2也可以看出,汽车价格指数在近10余年间一直保持下降趋势。

第三,汽油价格上升对汽车的销售有负面影响,系数为-1.81,在10%的显著性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交叉弹性系数为负,进一步论证了经济学上汽油与汽车属于互补品的判定。

本文在油品升级的大背景下展开研究,尤其关注汽油价格变动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在汽油由“国三”标准升级为“国四”标准后,汽油价格每升加价0.21元(较之前的价格大致上升3%左右),通过对上述模型的估计,可以测算出,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汽油价格上升3%,将导致汽车的销售量下降5.4%左右。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汽油作为汽车的互补品,其价格上升会导致互补品的需求量下降。另一方面,油品质量升级后,汽车的相关设备面临升级改造以适应“国四”汽油,这必然导致汽车的制造成本上升,从而影响其预期销售量。

三、油品升级对全行业价格水平的影响

油品升级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可以测算成品油价格变动对其他产品价格的影响。

(一)投入产出模型的假设

投入产出模型的主要基本假设包括:(1)不考虑需求变动对价格的影响,部门产品价格的变动完全由成本推动;(2)不考虑价格传导的时滞效应,部门成本的上升会迅速地传导到部门产品的价格上,因此所测算的价格变动影响程度是最大的。

(二)投入产出价格模型的构建

某一部门商品价格的变动,是由与之相联系的部门商品的价格连锁变动引起的。即:

其中,I为(n-1)阶单位阵,ATn-1为直接消耗矩阵An去掉第n行和第n列后的(n-1)阶矩阵的转置矩阵。

将式(4)移项整理得:

式(5)表示第n部门商品价格变动ΔPn,部门1到部门n-1各商品价格的变动程度。

(三)成品油价格变动对其他部门商品价格的影响测度

本文采用2007年135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为基本数据,同时为了更好地反映现阶段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技术进步、价格波动等情况,引入2010年42部门投入产出延长表,为了保证部门统计口径的一致,同时采用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以便于进行比较分析。考虑到油品质量由“国三”标准升级为“国四”标准并于2014年1月1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后,全国油价普遍上涨3%左右的事实,本文以3%作为成品油价格变动的基础,以期更好地反映成品油价格上涨对全社会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以2007年135部门投入产出表为例,受成品油价格变动影响程度最大的前14个部门排名见图3。其中,受影响程度最大一类是交通运输业,受影响程度最大的前七个部门中交通运输业就占了六个,分别是:航空运输业1.06%,水上运输业0.86%,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0.77%,道路运输业0.61%,以及城市公共交通业0.55%。这类部门直接依赖于成品油,成品油在其总投入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分别为:航空运输业30.09%,水上运输业24.27%,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23.09%,道路运输业17.22%,以及城市公共交通业16.54%。受影响程度较大的另一类部门是将成品油相关产品作为主要原材料投入的能源转换部门或高耗能工业部门,分别是:合成材料制造业0.97%,化学纤维制造业0.53%,塑料制品业0.50%,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业0.49%,基础化学产品制造业0.46%,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0.42%,地质勘查业0.3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0.39%,橡胶制品业0.38%。

有些部门受成品油价格波动影响幅度较小,这类部门均属于对成品依赖程度较低的产业或者第三产业,如图4所示。

为了便于历史比较,并考虑到部门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本文对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和2010年42部门投入产出延长表进行了测算,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2010年与2007年相比,排名前几位部门受成品油等投入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交通运输业从0.66%下降到0.39%,化学工业从0.46%下降到0.18%,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从0.39%下降至0.26%等。影响程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成品油等产品在这些部门中的投入比例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如图5所示,2010年较2007年,除建筑业中成品油等产品的投入比例略有上升外,其他部门成品油等产品的投入比例均出现了下降。这充分说明这些部门对成品油等产品的依赖程度正在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工业结构向低能耗方向的转变事实。此外,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同部门受影响的排名也有所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成品油等产品在这些部门成本结构中的地位变化导致的。

四、油品升级对我国物价一般水平的影响

在计算了成品油价格变动对各部门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计算成品油价格变动对一般物价水平的影响。本文分别以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城市居民消费、中间使用、最终使用为权重,计算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出厂品价格指数PPI、GDP平减指数,计算公式为:

ΔPIm=XimΔPi/Xim,m=1,2,…5,i=1,2…,n(6)

运用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的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对表2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是成品油价格上涨,对PPI的影响程度最大,对CPI的影响程度最小,GDP平减指数居中。PPI上涨幅度大于CPI上涨幅度,主要原因是成品油作为中间使用的比例接近94%,而用于居民消费的比例不足4%。因此,成品油价格上涨的压力更多地反映在PPI的变动上。此外,与2007年相比,2010年各价格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说明,成品油价格变动对我国物价一般水平的影响有所减弱。

二是在价格传导顺畅且不考虑预期的情况下,成品油价格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均相对较小。即使是受影响最大的PPI,其变动幅度也不足油价本身变动幅度的13%。这主要是由于各类价格指数的计算包括全部产品的消费或全部中间产品的使用,成品油自身的消费或中间使用仅占非常小的一部分,如在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中,成品油中间使用或最终使用占PPI、CPI、GDP平减指数中的权重比重分别为3.95%、0.77%、2.57%,并在2010年进一步下降至2.44%、0.62%、1.56%。因此,成品油价格变化对国内物价一般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小。

五、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在油品升级的大背景下,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成品油价格上升对其他部门商品和国内物价一般水平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油品质量升级背景下成品油价格上涨,对我国汽车销售量存在负面影响。经测算,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汽油价格上升3%,将导致汽车的销售量下降5.4%左右。

第二,成品油价格上涨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最大,这主要是因为这类部门直接依赖于成品油,成品油在其总投入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另一类受影响程度较大的部门是以成品油等相关产品作为中间产品投入的能源转换部门或高耗能工业部门。

第三,2010年与2007年相比,受影响程度最大的前几位部门中,成品油价格上涨对其部门商品价格影响幅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地下降。这主要是由于2010年成品油等产品在这些部门中的投入比例较2007年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这充分说明了这些部门对成品油等产品的依赖程度正在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工业结构向低能耗方向的转变趋势。

第四,成品油价格上涨对各类价格指数的影响大小排名为:PPI的上涨幅度>GDP平减指数的上涨幅度> CPI的上涨幅度。此外,与2007年相比,2010年各价格指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说明,成品油价格变动对我国物价一般水平的影响有所减弱。

第五,在价格传导顺畅且不考虑预期的情况下,成品油价格上涨对我国各类物价水平的影响均相对较小。就国内现实情况而言,由于成品油价格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管制,价格传导存在一定的滞后期,成品油价格上涨对国内物价一般水平变动的影响程度会进一步削弱。这说明,油品升级可以在对国内物价一般水平的影响程度非常小的情况下,实现我国空气质量的极大改善。

参考文献:

[1]James D. Hamilton. Historical Causes of Postwar Oil Shocks and Recessions[J].The Energy Journal,1985(01).

[2]Gert Peersman, Ine Van Robays.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Oil Shocks[J].Energy Economics,2012(05).

[3]Wang Chen,Shigeyuki Hamori, Takuji Kinkyo. Macroeconomic Impacts of Oil Prices and Underlying Financial Shock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and Money,2014(03).

[4]任泽平,潘文卿,刘起运.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物价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价格模型[J].统计研究,2007(11).

[5]林伯强,王锋.能源价格上涨对中国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9(12).

*基金项目:山西财经大学青年项目(编号:QN-2014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273027)。

(作者单位:朱治双,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廖华,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物价水平
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研究
简析流通领域和物价上涨的关联性
国际资本流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研究
论国内物价水平与人民币汇率波动
外汇占款和我国宏观经济因素的关系
基于panel data模型下各地区物价水平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煤电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
通胀螺旋的成因及对策
通胀螺旋的成因及对策
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贸易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