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2015-05-30汪倩赵喜仓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14期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江苏省

汪倩 赵喜仓

摘要:文章从经济、社会、空间、环境等4个方面,通过14个具体指标建立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3年江苏省13个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发展一体化;主成分分析法;江苏省

一、引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与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农村的发展速度远不及城市,这造成了城乡差距逐渐拉大,我国城乡二元化结构日益凸显。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概念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个层次。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局面,促进城乡共同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积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实力全面升级的国家战略。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自改革开放以后,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对城乡发展一体化进行深入研究,得到许多有意义的结论,并具有实践价值。

(一)研究现状

苑世清(2010)、夏正智(2013)认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肖良武(2011)认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和非同质性,并从理论上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实现的路径,他还指出了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黄祖辉(2012)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求的理论;吴丰华、白永秀(2013)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特征,战略内容,战略目标。

钱炳才(2011)等以具体实例进行研究,试图寻找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方法。刘谟炎(2013)对进一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行了理论思考,提出了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体制创新。

(二)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江苏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情况。通过对江苏省城乡发展一体化情况的研究,寻找解决江苏省城乡发展一体化问题的路径与对策。

三、城乡发展一体化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证分析

(一)城乡发展一体化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从经济、社会、空间、环境等4个方面设置了4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又包含3~4个二级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用这个指标体系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研究。

(二) 实证分析

1. 数据来源

本文中指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2014年江苏省统计年鉴。

2. 数据分析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进行研究。

(1)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为了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需要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既含有总量指标体系,如人均GDP、卫生技术人员数等,又含有比率指标,如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城乡恩格尔系数比等。通过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可以消除由于量纲差别带来的问题。

(2)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由主成分分析法得四个主成分的表达式分别为:

这4个主成分包含原有的14个指标的85.523%的信息。第一主成分主要涉及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二主成分主要涉及政府在各方面的投资情况,第三主成分主要涉及城乡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程度,第四主成分主要涉及城乡居民受教育水平的现状。

根据各主成分得分以及方差贡献率构造13个地区的综合得分公式:

F=0.56Y1+0.20Y2+0.13Y3+0.11Y4

其中0.56、0.20、0.13和0.11为四个主成分的权重,由各主成分方差贡献率/方差累计贡献率计算得出。

由综合得分公式得江苏省13个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如表1所示。

四、对策与建议

综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就需要进一步规划和完善各地区农村路网,着重加大对城区至县区、乡镇,县区至乡镇,以及乡镇间、村与村之间公路的改造和改建;同时,进一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公交停车场和客运枢纽站,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让农民更早、更多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成果。

(二)发挥政府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作用

政府应科学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整体规划,灵活运用税收、政府投资等措施,制定一些加速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措施,扮演好宏观经济调控者的角色,促进各生产要素如资本、人才、技术等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

(三)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在农村建立健全医疗、失业、养老等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增加政府对农村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财政支持,缩小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

总之,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江苏省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任务是任重道远的,这需要政府、城乡居民齐心协力,从经济、社会、空间、环境四个方面入手,采取适当的措施才能实现的。

参考文献:

[1]苑世清.全面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J].经济研究导刊,2010(16).

[2]夏正智.关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思考[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3(04期).

[3]肖良武.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及特性分析[J].管理学刊,2011(04).

[4]黄祖辉.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现途径[J].浙江经济,2012(24).

[5]吴丰华,白永秀.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特征、战略内容、战略目标[J].学术月刊,2013(04).

[6]钱炳才.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规划管理的创新与实践——以常熟市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1(07).

[7]刘谟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基于江西省的实证[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主成分分析法江苏省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江苏省政区图
山东省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煤层气赋存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江苏省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