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记录对幼儿活动的引领
2015-05-30范晓莉
范晓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了各年龄段幼儿各领域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及相关教育建议,强调了要以游戏为幼儿基本活动形式。区域记录表的“有效利用”是指教师对引导幼儿开展各个区角活动诸要素的整体思考和科学规划,通常包括区域活动记录表的选择、制定、时间和内容的设计、材料的摆放以及管理、规则的制定与执行等,教师可以从这些方面一一着手,合理组织幼儿的学习性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的发展价值
区域活动就是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在这里没有教师过多地指导和干预,只要自觉遵守区域规则,就可以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活动,主动而又愉快的进行操作,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一张区域记录表是跟着主题内容一个星期记录一张表格,纵向是孩子的学号,横向是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时间。孩子每天来园后,第一件事是拿着自己的学号牌插在自己今天选择的区域口袋里,然后再根据自己选择的区域,用相应颜色的蜡笔做个表格统计,这样便于老师对每个孩子学习性区域的情况进行详细地了解。
对有效区域记录的建议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对观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曾作过论述:“唯有通过记录、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要使区域活动有效地开展,一定离不开幼儿自主选择记录和教师有效地观察指导作为依据。
紧扣主题内容延伸主线 区域记录表怎样设计、怎样便于孩子记录,才能既保证活动的有序有效,又尊重幼儿的自由自主呢?首先要紧扣主题内容为主线,一个星期为记录表的一周期,以主题核心经验为依据,提高区域记录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主题里教学内容的分支,建立循序渐进的区域内容,并可配合每周教学进度,将集体教学活动时用到的部分操作区角活动,紧扣主题内容材料组织各个区域活动。集体教学活动和区角活动相互渗透、补充,交织成一个整体化的主题学习周期。
协同制定巧用记录暗示 区域记录表格的有效记录,也正是孩子和老师一起互动、简便记录。为此,教师应和孩子共同讨论,以确定孩子都认可的、明确的、简便的区域规则,从而帮助孩子在充分理解规则意义的基础上,变被动执行为主动的自我管理的行为方式。区域记录的表格放置在比较固定又方便孩子每天来园记录的黑板位置。区域表格的纵向是每个孩子的学号,表格的横向是时间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周期,在表格下方备注,班级一共开设6个区角,并在每个区角文字旁用相应的简笔画表示,这样便于孩子看懂、记录。例如:在主题活动《有趣的颜色》中,教师紧紧围绕主题,与主体结合,在实施主题活动前,让孩子们协商选择喜欢的颜色作为识别各个区角的记录方法,从而达成共识。孩子们一看就知道语言区是红标记,数学区是蓝色标记,美工区是橙色标记,科学区是绿色标记,益智区是黄色标记,建构区是紫色标记。通过涂颜色完成自己每天的区域选择的意向,教师也一目了然。当然,教师要根据不同主题的内容来和孩子们共同协商制定出巧妙的记录方法。
关注记录紧随孩子兴趣点 教师可以通过记录表中的颜色或标记,看出每个孩子的活动情况,追随每个孩子的兴趣点。哪个孩子最喜欢科学区,哪个孩子这两天爱搭建构区,这样教师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提醒孩子去其他的区角尝试新挑战,让孩子体验不同区域的不同的惊喜和成功的喜悦,有效地改善 “偏区”的现状。所以,教师及时关注记录表,提高对个别孩子的关注度,并可据此作出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调整。记录表在尊重孩子自主选择、自主学习基础的同时,也引导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互助评价闪现孩子的亮点 区域活动中教师鼓励孩子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更提倡孩子们的“互帮互助”学习,让能力强的幼儿去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帮助他们进行区域活动。每个区域都设置了管理人员,幼儿可以自由报名,也可以是教师指定。每次区域活动时,管理人员就要站在区域门口,限制进入区域的人数,并能“监督”在区域内玩乐的幼儿。每周活动后,评选“优秀管理员”和“美丽成功者”,在每天的互动评价环节中,在孩子的学号上打上五角星,一个星期下来看看哪些孩子五角星最多,就可以当选下周的五星宝贝。这样,能调动更多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有了任务意识,互相监督,互相帮助,更有利于区域活动更好地開展。
结束语
在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中,教师是有心人、策划者,区域活动离不开教师的观察和记录,有效地观察记录能获得幼儿活动的第一手信息,能更好地让教师了解到每个孩子的发展情况,为正确地评价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也为以后的活动指导提供依据。提高区域活动中观察记录的有效性,让区域活动成为教育活动的有力辅助,成为教学活动后有效的补充和延续。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