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比较中进步 在进步中比较

2015-05-30沈海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7期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

沈海杰

【摘 要】学习能力的提升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可是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更多的只是关注课文怎么上。本文主要从四方面进行论述小学低段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对比能力培养:一、文本、学生和教学需要我们重视小学低段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对比能力的培养;二、培养小学低段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对比能力的三条主要途径;三、在比较中进步,在进步中比较是小学低段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对比能力的培养主要模式;四、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小学低段学生在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形成提升对比能力的良性循环。通过这四个方面的论述来明确对比能力的培养,以期低段学生的在语文课内阅读的学习能力上获得提升。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 课内阅读教学 对比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165-02

对比属于思考力的范围。人才的能力之一。是指确定不同事物之间或同一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性、各个方面之间的异同和关系的能力。科技人才的比较能力一般都较强。在小学低段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对比能力,能推动和引发良好的思维能力,是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年轻一代新人的教育途径之一。在我国小学教育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由语文教学承担,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比重最大,阅读教学的质量,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和发展的质量,不仅是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而且是影响整个小学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小学低段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对比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本、学生和教学需要我们重视小学低段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对比能力的培养

1、落实文本特点需要我们重视小学低段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对比能力的培养

仔细研读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低段语文的阅读教学文本,我们不难发现文本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发展式的对比文本,如《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从现在开始》等;一类是对比式的发展文本《两只小狮子》、《小枣树和小柳树》、《画家和牧童》等。所谓发展式的对比文本,是指文本结构单线(行文线索单一),内涵呈现集中的阅读教学文本。而对比式的发展文本,则是文本结构双线或者多线(行文线索双条或者多条),内涵呈现多元的阅读教学文本。基于此,我们重视小学低段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对比能力的培养就是在落实文本特点。

2、发展学生个体需要我们重视小学低段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对比能力的培养

小学低段这一学段告诉我们,我们的学生个体发展需要是要向中高年级衔接。低段的学生是为接下来的进一步学习做铺垫的。完成本学段的学习以后,学生要适应接下来的学习,不管是否意识到是否能量化都存在着一种基本的衡量和对比。完成本学段的学习以后,学生是否已经达到开始下一学段学习的基础。如果已经达到开始下一学段学习的基础,那下一学段的学习就可以顺利开展。如果还没有达到开始下一学段学习的基础,那下一学段的学习开展就需要作出调整。所以,我们重视小学低段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对比能力的培养也是为了发展学生个体。

3、實践教学预设需要我们重视小学低段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对比能力的培养

基于以上认识,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主阵地中落实文本特点发展学生个体,那我们的小学低段语文课内阅读教学预设也必然是紧紧围绕对比而设计。相应的教学流程开展也必然,体现出对比的特点。同时,学生在其中的生成也必然是可以归入发展式对比和对比式的发展的。也就是用学生的横向对比来衡量整体发展;用学生的纵向对比来衡量个体发展。因此,我们重视小学低段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对比能力的培养可以充分实践教学预设。

二、培养小学低段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对比能力的主要途径有三条

1、拓宽小学低段学生参与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进行对比的广度的捷径——激发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如四册语文《画家和牧童》在导入环节可以这样安排:教师板书写课题,请学生仔细看。“画家”二字写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小一些。学生看后会很好奇,教师这时顺势提问,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呢?(学生自由发表看法。这样对比设计既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又使学生接下来学习课文时兴趣盎然。

2、启发小学低段学生参与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进行对比的深度的方式——明确目的

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一个人要有所成就,首先要立志。确定了奋斗方向,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激励他不懈地努力。目标越明确,理想越高尚,决心越大,意志就表现得越坚强。因而,没有远大而明确的目标,就不可能有坚强的意志。目的虽然不能和理想相提并论,但是具体到操作层面目的比理想更加具体有可操作性。而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在比较中进步,在进步中比较。明确了在比较中进步,就知道要做的就是比较;明确了在进步中比较,就知道要做的就是进步。小学低段就是在向有意注意转变,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个阶段开始明确的给出目的,训练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参与。为今后更好地发展做准备。如《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可以设计如下环节:小燕子去菜园看了几次?每次看到了什么?有什么进步(明确目的)?第二次比第一次有进步,多知道了(颜色);第三次比第二次有进步,多知道了(细节)。所以题目是《一次比一次有进步》(齐读课题)。

3、突破小学低段学生参与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进行对比的难度的手段——指导方法

小学低段学生参与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进行对比最难的是缺少方法。首先是观察的方法,找粗相同点和不同点。其次是比较的方法,我们常说我们来比较下一,可是笼统的说法往往是的我们的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其实,选择好一个具体的点,学生就可以进行比较如数量、颜色、形状等等,有人或许会说这怎么感觉有点像数学。确实这包含了数学思想中的理性分析。语文的工具性特点,使得这一特点的出现是必然的结果。大语文的教学观中必然涵盖了其他学科的很多特点。而这些特点正是可以把我们稀里糊涂一大片的语文,清清楚楚呈现在我们的学生面前的重要手段。所以在方法的指导上要尽可能的细致。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低年级的学生,这更加要求我们的方法指导需要细致再细致。然后是小结比较的方法,让我们的学生清楚地抓住方法的要点,便于举一反三,使得在相同或类似条件下的再次运用成为可能。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指导和训练,学生会运用,长能力也就能成为现实了。如《两只小狮子》就可以抓人物动作进行对比。先让学生自由练读;然后.同桌分别读写两只小狮子不同表现的句子。在指导第一句时让学生找出两只小狮子的不同动作(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滚、扑、撕、咬”四个动作写出了他的刻苦。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没有正面描写的实际动作,可以让学生想象他的动作。)接着让学生把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读出来,其他同学可以配合做动作表演。最后小结对比的方法:抓住人物动作进行对比。在一次又一次的有意识的训练中,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得提升。

三、在比较中进步,在进步中比较是小学低段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对比能力的培养主要模式

1、在比较中进步是小学低段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对比能力的培养外在形式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们总是在比较。随便看一堂课,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发现各种形式的比较。低段语文的课内教学以字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生字教学方面有字音的比较、字形的比较、字义的比较等。词语方面的同音词的比较、近义词的比较、反义词的比较等非常常见。句式方面如“是”字句的比较、“把”字句的比较、反问句的比较等也都开始起步。在这些具体的教学模块中,有哪个是可以不比较而开展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或许有人会说,语文的学习是要靠语感的。确实语感很重要,也能帮助我们、帮助学生把说不清道不明的很多东西疏通理顺。但是,在我们接触到的常规班级中,有语感(或者说语感水平达到能帮助其学习)的学生能有多少?所以,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在比较中进步也就成了小学低段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对比能力培养的外在形式。

2、在进步中比较是小学低段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对比能力的培养内在驱动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在进步中比较是小学低段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对比能力的培养内在驱动。谁都不能否认,我们的学生每一天、每一堂、每一刻都在发展。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时,会获得一种比得到老师的表扬更高层次的愉悦(学生自己并不一定能够意识到)。这种愉悦的体验,能成为学生进步的内在驱動。进而形成自我激励,成为促进自身不断进步的良性循环的内在动力。据各种研究表明,外部的动力因素会随着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而显得不稳定;内在的良性驱动稳定性更强,持续效果会更长。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内在的良性驱动的培养。而在进步中比较则是具有操作意义的教学方式,兼顾了整体发展目标和个体发展方式,契合大语文的教学观,是终身学习学习观的具体体现。

四、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小学低段学生在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形成提升对比能力的良性循环

在课内阅读教学中,评价的体系是多方面的,课堂中的即时评价和课堂外的作业评价是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课堂外的作业评价由于显性、易量化和可操作性强等因素,在促进对比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非常大。如果在以下三方面做做实,相信会有良好的效果。

1、教师建立作业结果的过程性评价实现对比能力总体提升的良性循环

小学低段这一学段特点,要求教师建立作业结果的过程性评价。作业是检测的外在量化。低段是作业行为的模式培养初期。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形式。这三点的结合,必然要求我们建立作业结果的过程性评价。今天比昨天好,今天的作业好于昨天的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尤其是对低段的学生来说,表扬是非常受用的。谁都喜欢听好话,不是吗?鼓励学生,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由于是量化的结果,学生也能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实在那些方面进步了。这样的对比,比空泛的你真棒更具有现实意义。教师一对多的作业结果的过程性评价要求非常细致是不现实的,毕竟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所以,整体性的作业结果的过程性评价,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学生对比能力总体的提升。让学生自己有个较明确的方向性判断,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的进步,必然会体会到一种成功的愉悦。这种愉悦对于形成对比能力总体提升的良性循环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只要学生获得这种愉悦,就能实现再提升,从而形成对比能力总体提升的良性循环。

2、小组建设作业结果的形成性评价实现对比能力竞赛提升的良性循环

据科学研究表明,老师想要获得综合最佳关注效果的关注人数是7±2人,而目前我们的班级都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班额。所以分组是一种比较被多数人认可的一种教学手段。在小组中,学生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比如4人小组,每个人关注组内所有成员的可能性就大幅上升。实践告诉我们,连平时表现很一般的,或者是差生都可以更好地关注组内成员;而不是像不分小组时那样茫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这样的分组,可以让所有学生有关注他人的基础,也就是获得了与他人进行竞赛提升的可能。只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制度,小组成员间形成合作竞争的方法,训练对比竞争的行为,就可以逐步实现对比能力竞赛提升的良性循环。

3、个体记录作业结果的发展性评价实现对比能力提升动力的良性循环

人的自觉能动性,又叫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互相联系着的三个方面:第一,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第二,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第三,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个人的能动性才是我们不断改造世界的基础,也是我们不断发展的基础,更是我们继续学习的不竭动力之源。用个体记录作业结果的发展性评价,完全可以让自己发现自己的进步。成为实现对比能力提升的动力,进而实现良性循环。评价的标准主要是三项:一是等第();二是书写();三是进步()。一二两项只是由于年段的关系,小学低段学生思维的,作为第三项评价的量化参照。等学生熟悉以后是可以省略的。不断看到自己进步的过程,也就形成了一个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

[2]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

[3] 廖  华.《小学语文教学心理》

[4]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

[5] 裴姊娜.《发展性教学论》

猜你喜欢

小学低段语文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略谈
小学低段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由学生学习的视角分析小学低段语文的朗读教学
小学低段拼音、识字与语言训练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
实现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分析小学低段语文的朗读教学
论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开展与实践
推进“自主识字实验”的有效措施
为试卷换张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