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思考
2015-05-30石学功
【摘要】近30年来,许多本科大学、独立学院、高等职业学院相继建立音乐系科,开办“音乐表演”专业,并逐年扩大招生。但是,学校并没有解决好所培养的“毕业生”是否受市场欢迎这个课题,以至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其根源在于,大多学校依然延续传统教育观念,追求高规格人才培养,追求高层次就业平台。其结果是,高规格人才泛滥成灾,高层次岗位基本饱和,中低层次就业市场又招不到合适的音乐人才,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轨。高职院校无论从招生录取、办学条件、资源配置、师资水平等各个方面与本科院校相比都处于劣势。要想解决好就业供需的矛盾,就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变传统观念为基点,以整体能力教学为中心,以实现就业为目的,形成新的人才观。大胆改革传统课程,科学开发市场实用课程,形成适应社会发展、有创新性的、新的课程体系。培养出受市场欢迎的音乐艺术人才,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将会迎来一个长远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重本院校;普本院校;高职院校;社会需求;人才差异
2014年10月15日,教育部公布近两年全国15个难就业的专业,其中,广东难就业的专业就包含“音乐表演”专业。改革开放后,许多重点本科、普通本科、高等职业院校先后建立音乐院系,开办“音乐表演”专业,并且逐年扩大招生。另外,有部分特殊大学,如工业、农业、外贸、煤炭、地质、石油、航空等也建立音乐院系,开办“音乐表演”专业,也在逐年扩大招生。但是,如何培养出受市场欢迎的“音乐表演”艺术人才?学校并没有认真思考和有效解决这一供需矛盾;大部分学校依然延续传统办学理念,追求高规格培养人才,激励高层次就业理想。输出的艺术人才与社会需求现状不接轨,从表面显现,“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自然在情理之中。
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办学,无论从招生录取、办学条件、资源配置、师资水平等各个方面与本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要想办好高职“音乐表演”专业,打造良好地生存和发展空间,只有广泛深入进行社会调研,摸清时代发展趋势,把握市场变化脉络,立足学校,大胆创新,真正解决高职院校艺术人才输出与社会需求的矛盾,“音乐表演”专业将会展现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音乐表演”的定义
“音乐表演”专业在我国是一个传统专业。从1927年上海国立音乐学院成立并设立“音乐表演”专业至今已经走过88年的历程。如今,随着历史发展、时代变迁,有必要从新认识“音乐表演”一词的内涵和定义。“音乐表演”,顾名思义是在舞台上进行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舞蹈表演。改革开放前,有“音乐表演”专业的院校很少,招生数量也少,推崇精英教育。“音乐表演”专业以为社会培养高级表演人才为目标,所承担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高、精、尖的优秀演员。改革开放后,随着时代发展,“音乐表演”一词的含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探其究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随着经济发展,广大百姓生活逐步富裕,思想观念逐渐开放,追求文化生活的愿望越来越普及,文娱活动的形式越來越多样化,其范围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遍及每个角落。二、各类工厂、企业、公司比改革开放前数千倍的增加,随着社会文明发展,活跃职工文化生活、提高企业文化品质已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三、电视、网络、传媒、广告、娱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创造出许多具有“音乐表演”特性和内涵的工作岗位。四是各类器乐公司、艺术培训中心、幼儿早教机构的兴起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五、基础教育不断完善,音乐教育方式也由传统、保守转向开放和富有表演性。小学、幼儿园仍需要一定数量、具有表演素质的音乐师资。从以上五个方面的变化来看,如果“音乐表演”专业的教育观念还仅仅停留在培养高、精、尖的演员,高级教育、科研艺术人才的传统观念,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更无法引领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社会变革已赋予“音乐表演”多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不同含义。
二、重本院校、普本院校、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差异化的诊断与剖析
当前,开设“音乐表演”专业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各有特色。经过梳理,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重点本科院校(211学校)。二是普通本科院校。三是高等职业院校。基于广泛性的考虑,采取掐头去尾、取中的方法,遴选出一所培养目标定位不太高的重本院校,定位居中的普本院校和定位一般的高职院校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的差异化。由此,选取了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服装与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一)人才培养目标
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具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音乐表演”专业人才。通过四年本科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较全面、扎实、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分析、理解、表现各种不同风格、不同体裁作品的能力,具备较强的演唱、演奏和驾驭音乐作品的能力。学生毕业后适合在艺术院团、艺术院校、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艺术表演、组织、教学、研究、音乐管理与策划等工作。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音乐学”(含社会音乐)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具备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音乐表演等方面的能力和较高的演唱(奏)、指挥及创编能力,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机构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服装与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专业技能,具有良好表演,策划、组织、主持、编导文艺活动的素养,具备在社会基层文化单位,社会传媒、娱乐界,中小企事业单位,中小学、幼儿园、社会艺术培训机构、幼儿早教机构从事宣传、组织、策划、主持、编导和教学工作的能力,成为引领社会基层文化市场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艺术人才。
(二)课程设置
华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①声乐演唱方向。②器乐演奏(含键盘)方向专业课程设置:演唱、演奏、合唱、合奏、重唱、室内乐、二十世纪音乐演奏风格、音乐文献、表演基础、形体、声乐文献、外语语音等。专业基础课程: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民族音乐概论、作品分析、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钢琴等。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音乐学(社会音乐方向)课程设置:声乐、钢琴、器乐、乐理、视唱练耳、多声部音乐分析与习作、歌曲创作、合唱与指挥、中外音乐史及名作鉴赏、钢琴即兴伴奏、社会音乐学、艺术管理概论、表演等。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服装与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乐理与视唱练耳、基础和声、中外音乐简史及名作欣赏、音乐教学法与艺术概论(二选一)。专业技能课:声乐、钢琴、舞蹈、即兴伴奏、合唱指挥。专业宽展课:文艺活动的组织与训练、舞台服饰与化妆艺术、编导常识、正音与舞台表演基础、表演综合训练、企业文化实践、排练演出、电脑音乐软件应用与公共关系实务(二选一)
从以上三种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不难看出,重本院校、普本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依然延续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从事演唱、演奏、艺术管理和艺术研究型的高级人才。仍然以追求高、精、尖为目标。就业方向是专业团体、高等院校、大型企业、艺术研究和文化管理机构等,主要是面向社会的中、高层面培养艺术人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则是面向社会基层、面向企业、面向大众。把学生培养成为“服务基层社会文化、大众文化、企业文化的传播者、组织者、创造者和优秀的辅导员”。就业方向主要是中小学、幼儿园、艺术培训机构、早教机构的音乐教师,艺术传媒、娱乐界的艺术工作者,社会基层、群众文化界的文艺工作者,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干事等艺术人才。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据社会发展、市场需求而产生的,它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广泛性和实用性。
课程设置:重本院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与传统课程相比没有改变。普本院校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增添了两门与现实社会相关的课程,如社会音乐学、艺术管理概论等,总的框架没有大的改变和创新。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有非常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简化、合并、改编传统课程,如把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两门合并为乐理与视唱练耳一门课,把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四门课合并为中外音乐简史及名作欣赏一门课,把形体课改编成舞蹈课。二是增加、创新一批课程;如音乐教学法、舞台服饰与化妆艺术、文艺活动的组织与训练、编导常识、正音与舞台表演基础、表演综合训练、企业文化实践、排练演出、电脑音乐软件应用、公共关系实务等。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的改革目的是强化学生三能、二会、一善的能力(即能表演、能主持、能教学;会创编、会组织、善策划),形成社会中、低文化市场所需要的核心能力。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领域与重本、普本院校有很大的差异化。
三、“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
根据广东省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取向大致有三;一是想留在大城市生活。二是想进高层次领域就业,从事专业工作。三是追求高收入。以广州为例,广州地区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含本科、高职)占全省三分之二以上,毕业生约70%力争留在广州,约20%流向深圳,约10%散落到其他地区。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是文艺团体、广电传媒、机关、高校、中职、中学、国企、大型合资企业、大型私企、市区规格较高的艺术培训机构、参军等。就业地点主要集中在市区,经济、商业、文化发展比较集中、发达的区域。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是小学、幼儿园、幼儿早教机构、艺术培训机构、广告传媒、娱乐业、中小企业等。就业地点主要集中在区、街道、社区、乡镇等,经济、商业、文化发展比较松散、相对滞后的地区。
笔者2014年暑假,到清遠市清新县进行为期15天的社会调研。调研的内容包括:1.城市居民的增长人数。2.现有企业的数量和规模。3.现有学校、幼儿园数量、幼儿早教机构的现状(0至3岁幼儿)。4.现有社会艺术培训机构数量。5.社会(群众)文化发展现况。6.有音乐文化内容的传媒、广告公司的数量。7.有音乐文化内容的酒吧、KTV厅等服务行业的数量。8.清新县区旅游产业的现状。9.根据清新县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预测未来20年,大约需要多少“音乐表演”专业的艺术人才等内容。
根据调查,清新县未来20年,企业至少需要2000名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从事企业文化工作。中学、小学,幼儿园至少需要200名音乐教师。艺术培训中心至少需要100名音乐教师。幼儿早期教育机构至少能需要50名音乐教师。县文化馆、街道办,乡镇。社区等至少需要50名基层群众音乐文化工作者。艺术传媒、广告、娱乐服务行业至少需要50名音乐专业的毕学生提升行业品质,旅游行业至少需要50名音乐专业的毕业生来完善需求。
根据调研、分析与预测,清新县未来二十年所需要音乐艺术人才至少在2000至2500人。以此为依据,给全省未来20年所需要音乐艺术人进行一个预测。广东省目前有21个地级市,23个县级市,44个县。最保守估算,每个县平均接纳2000人就业,44各县就是88000人。县级市平均接纳2500人就业,23个县级市就是57500人。地级市平均容纳3000人,21个地级市就是63000人。未来20年广东省所需要音乐艺术生至少208500人。广东省所有高校每年录取各类音乐生不足7000人,实际报道率(高职院校报到率相对较低)约6000人。广东省每年高校毕业的音乐生按6000人计算,20年约120000人,加上外地每年来广东就业的音乐毕业生最多不超过1000人,那么,二十年间在广东就业的音乐毕业生的总数不会超过15000人。就整体就业供需情况判断,只要把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矛盾解决好,未来二十年,“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空间还是比较大。
四、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能否正确定位,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随着百姓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裕,文化素养一天比一天提高,人们追求艺术生活的行为越来越广泛。不同音乐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充实着社会的各个层面、遍及每个角落,已成为丰富民众生活、提高百姓修养、推进社会文明、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具有“音乐表演”文化色彩的宣传、推广、教育、服务领域越来越普及,与之所产生的工作岗位也越来越多。社会好比是一个宝塔形的结构,越往上走,塔尖需要的人才越少,越往下走,塔底需要的人才越多。所以,当传统的高雅艺术已经成为今天的普及文化时,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与重本院校、普本院校形成显著的差异。办学应该放下身段,服务基层社会,培养能够引领、辅导和创新社会文化、群众文化、企业文化所需要的音乐艺术人才。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去,到边远的地区去,到社会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实现自我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这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社会责任。到大城市、中心城市的社会基层、中小企业就业是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生存的基本出路。到边缘地区、文化发展比较薄弱的地区就业是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五、办好高职“音乐表演”专业首先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彻底转变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师的教育观念
高职院校的师资基本是音乐学院、重本院校的硕士、博士毕业生。他们接受的专业教育依然延续传统的教育模式。他们在某一专业或某一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当他们面临高职音乐教育教学时会感到既简单又陌生,在他们熟悉的课程里觉得简单,往往会把课程引向深入,其结果背离了高职“理论够用,注重实践”教学原则。在他们不熟悉的领域、和课程面前会感到束手无策,因为他们不了解当今市场需要什么样的“音乐表演”艺术人才。要彻底转变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就要有计划、有安排、真实的走进企业、涉足不同行业,深入社会基层去研究当今社会文化、群众文化、企业文化到底需要怎样的音乐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只有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原有知识体系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时,才能够逐步转变观念,去学习、去研究、去实践、逐步成长为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合格的教师。
(二)转变学生的思想观、理想观和学习观
学生从学习音乐开始就已经树立起今后要报考音乐学院、重点大学音乐专业的宏伟志向,并为之付出艰辛努力和倾注大量财力。其结果被录入到一所高职院校,心理状态从理想的巅峰跌落到现实深渊,心理形成巨大落差,这是高职院校报到率低一个主要原因。高职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要想方设法转变学生的思想观,使他们能够勇于面对现实、安心面对现实、踏实面对现实。其次是要从新树立学生的理想观,让学生懂得,在当今社会,音乐文化已不单纯是过去所宣扬的上层建筑的产物,它的价值也不单单在于大舞台、音乐厅,随着社会发展,它在社会文化、群众文化和企业文化中同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这些领域里从事与音乐文化相关的职业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样可以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要让学生重新树立起理想目标,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我激励非常重要。再次,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基础设施、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都不如本科院校,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也不同,要让学生明白,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所面对的社会领域不同,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培养任务也不同。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教学模式完全适应办学需要,能够培养出受市场欢迎的音乐人才。增强学生对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信任度和认可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只有较快地把学生的思想观、理想观和学习观引向正确、积极的一面,高职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教与学才能步入正常的轨道。
(三)确立新时代人才观,转变就业观,切实做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
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人才观、就业观念已经过时,脱离市场需求。当务之急是要教师带头,并且教育学生学生更新人才观,从新确立音乐人才的内涵和定义。今天的音乐文化不是局部、不是少数人的,它已经演变成全社会的大众文化。所以,不论在哪个层面、哪个岗位,只要他从事的工作有音乐元素,对社会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有意义、有价值,他就应该是新时代的音樂人才。逐渐改变人们对音乐人才的单一认识,确立音乐人才在社会中的广泛性、多功能性、多方位性和差异性。教育学生择业时不能只追求高、大、尚,要放下身段,降低就业门槛,选择市场需要、自己能力又能承担的工作岗位,“音乐表演”专业就业难的问题就会应刃而解。
结语
“音乐表演”专业就业难只是个表面现象,只要我们在继承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应市场而动,并不断创新教育观念,才能引导当今的教育健康发展。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已开办“音乐表演”专业的各类学校应该科学定位,根据市场需求在继承、改良、创新课程体系上下功夫,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在职业道德、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都能适应市场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真正接轨,才能培养出受市场欢迎的艺术人才。
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应该瞄准社会的中、低市场,为基础文化,大众文化,企业文化培养音乐艺术人才。放弃重本、普本 “音乐表演”专业所追求的高、精、尖,抓住重本、普本“音乐表演”专业所忽略的低、宽、全,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全面素养,综合能力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服务社会基础文化、群众文化、企业文化的传播者、组织者、创造者和优秀的辅导员”。毕业生具备三能、二会、一善的通专能力(即能表演、能主持、能教学;会创编、会组织、善策划),使学生具备基础文化,大众文化,企业文化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在社会中、低文化市场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采取守住中心城市、大城市中、低文化市场的同时,积极向边远城市、边远地区发展的战略,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就业一定能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说明:
1.“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均来自于该校招生宣传网站。
2.毕业生就业流向数据来源于广东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比对和对整体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调研。
3.对清远市清新县未来二十年音乐人才需求的数据有专门调研报告详细说明。
作者简介:石学功,男,本科,学士,副教授,音乐表演专业带头人,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研究,声乐演唱与舞台实践。工作单位:广州科技贸易职业服装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