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的行政文化创新研究

2015-05-30陈怡欣

2015年17期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关系方向

陈怡欣

摘要: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最深层次的部分,其创新对行政发展至关重要,大数据作为当今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为我国的行政文化创新提供了时代环境。把握大数据的概念和特征,辨析大数据与行政文化创新的关系,总结我国行政文化与大数据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并指出合理的创新方向,可加快行政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行政文化创新;关系;不适应性;方向

一、 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Big Data)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阿尔文·托夫勒将大数据形容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①。过去30年,互联网、社交网络、移动设备、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大数据”真正意义的出现,人类开始由信息化、知识化走向智能化社会。在《大数据时代》中,舍恩伯格和库克耶定义大数据为“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模式。”②大数据出现之后便被迅速应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领域开始了量化和数据化的革命,使大数据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

二、 大数据发展是行政文化创新的强大动力

行政文化是指人们在行政生活中形成的并长期影响其行政思维和行为模式的一系列观念、态度、信仰的总和③。行政文化创新是指根据社会实践和行政发展的需要,批判继承传统行政文化,创造新型行政文化,实现行政心理、行政观念和行政思想及时更新的过程。行政文化创新的动力来自于行政系统内外两个方面,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的变化是其外部动力,行政组织结构、行政职能、运行机制等的变革是其内部动力,大数据同时作用于这两个方面,为行政文化创新提供强大的动力。

从外部动力来说,对大数据的充分挖掘和使用,将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管理形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对于政治生活来说,大数据将极大地释放社会的民主诉求,让普通民众能够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监督政治,也可以让政治家们通过大数据真正了解公民的需求偏好,做出更加科学的、均衡的决策。而且,大数据的发展将使社会网络化、扁平化和关联化,社会中的每个部分都将处于一个相互联系的巨大网络中,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网络来展开互动、实现权利,相互封闭的信息孤岛将被串联,等级化的组织结构将被打破,进而推动社会文化走向科学、民主和平等,更加具有协作精神和理性精神。

从内部动力来说,大数据时代呼唤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将改变行政文化生成、变化。首先是大数据思维的形成,大数据发展使政府由重经验到重数据,树立利用数据解决问题、提供服务的意识,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用大数据再造政府流程,优化权力运行机制;其次是政府职能、机构、制度的变革,大数据要求政府树立以服务为中心的职能导向,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中心,利用大数据了解社会需求,提供更加精确的公共服务。在体系制度上,要求政府建立“一站式”的便民利民服务平台,改革工作制度,实现政府服务从“多对一”到“一对多”的转变。利用信息的快速传递,打破官僚体系层级节制、迟缓低效的状态,利用大数据快速了解问题、形成决策并迅速向社会做出回应;最后是行政技术的革新,大数据作为一项新的治理技术,为行政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其在行政决策、行政参与和行政监督等活动中都大有可为。

三、 当代行政文化与大数据时代的不适应性

目前,我国的行政文化水平仍然较低,存在大量与大数据时代要求不符的文化内容。

1、封闭保守,暗箱操作。大数据时代要求政府整合自身及其他部门的信息,将自身建设成社会的信息中心,这必然要求政府自身的透明性,其所有非涉密信息都应上网并供调取、使用。然而,当前我国政府在观念上仍然是不愿公开、不想公开的,习惯于“关起门来办事”,很多信息只限于部门内部使用,形成了很多“信息孤岛”,阻碍了大数据的形成。很多部门不愿意明确办事标准、工作流程,行政过程不公开,以此掌握一定的操作空间,为寻租设租留有余地,容易导致一些人以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来判断大数据的价值,并因此抵制大数据的推广。

2、全能主义,行政集权。基于大数据的公共事务治理活动应由大数据网络中的各个部分共同完成,政府不再是唯一的主体,而是要依据各部分的资源优势和治理优势将公共事务交由多元化的治理主体来完成。受历史上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行政文化还停留在全能主义阶段,出于认知的限制或利益的考虑,很多政府部门并不愿意向社会和市场分权,事无巨细习,大包大揽,将审批权和制定规则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几乎所有的公共权力都集中在行政系统,政府承担了很多不该做也做不好的事务,职能过多又导致政府内部结构无法顺畅,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也降低了公共治理的效率。

四、 大数据时代行政文化创新的方向

根据大数据的要求,当前的行政文化创新应该保持以下方向。

1、开放、合作的行政文化。大数据时代,政府必须将自身视为多元治理网络中的一部分,认识到自身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时刻与外界保持信息的交互,一方面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实现行政过程的公开透明,整合各种数据资源,将政府打造成社会的数据中心,满足各方对大数据的需求,另一方面开放行政决策、行政执法和行政监督,保证公民民主参与权利的充分实现。在行政系统内部,要清醒认识到各部分之间相互分割、缺乏沟通合作的危害,加快机构改革和政府信息统一平台的建设,实现政府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开放。在主观上,要打破一些行政人员因循守旧、害怕变革的观念,正确评价行政改革的重要意义,对新技术、新思想保持开放的态度。

2、服务、回应的行政文化。大数据时代迫切要求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提是形成服务型、回应性的行政文化。服务型行政文化是指公共行政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中心,强调政府的服务者角色,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微观的经济社会事务,而是集中精力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在政府的职能范围内,尽量以法律和经济手段进行管理,最大限度的减少政府对社会和市场的行政干预。政府工作的合法性来自于公民的认同,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作用的范围都必须是在社会公众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确定的,不得将政府的意志强加于社会。

3、科学、理性的行政文化。大数据应用的实质是一种基于客观数据和实际情况进行决策的理性精神,力求以精确代替模糊、以科学代替主观经验。因此,想要将大数据技术用于政府管理,必须在广大行政人员中形成崇尚科学、理性行政的现代观念。一是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最高权威在于法律,经过民主程序制定的法律得到所有人的遵守,行政权力处于法律、规则、程序的严格限制之下,以保证行政管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二是形成量化思维,将行政管理的投入、成本、产出、绩效等以数量的形式体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寻找数量之间的关系,探究行政管理规律。(作者单位:湘潭市雨湖区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迈尔·舍恩伯格,库克耶著,盛杨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刘歌宁,彭国甫,颜佳华.行政文化学[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1992.

[3]颜佳华,李熠煜.行政文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张兰廷.大数据的社会价值与战略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4.

[5]倪考梦.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之道[J].决策咨询,2013(6):76-82.

[6]唐皇凤,陶建武.大数据时代的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建设[J].探索与争鸣,2014,10:54-58.

[7]王岑.大数据时代下的政府管理创新[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10):40-48.

[8]张倩.大数据在突发事件政府决策中的应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73-79.

[9]杨光.大数据时代的西方公共管理变革[J].计算机与网络,2014(23):4-5.

注解:

①阿尔文·托夫勒[美].第三次浪潮[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②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英].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③颜佳华,杨志伟.近20年来我国行政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86-90.

猜你喜欢

大数据时代关系方向
2022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位置与方向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