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的开放式教学
2015-05-30王超
王超
摘 要: 经过几年的努力,小学各学科的素质教育已得到各方面的重视。素质教育倡导小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思想品德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论述了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开放式教学,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适宜的课堂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 思想品德与社会 开放式教学 评价内容
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学科,但是从现阶段的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重理论,轻实践”仍然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因此,在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更要让学生“行”。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认为开放式的教育模式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该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以开放的思想和模式为小学生的学习铺出一条坚实的道路。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
1.落后的教育观念
小学思想品德的任课教师大多数是由年龄较大的教师或者是其他学科的教师担任,年龄较大的教师往往有着相对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教法,很难让紧跟时代潮流的小学生信服,甚至存在一些价值观上的差异和语言沟通上的障碍,教师“一支粉笔、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逐步让思想品德课程步入教学的低谷。兼任多科教学的教师由于缺乏时间为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做好准备,更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考虑自己的教育观念是否落后。由此,当学生长期处于传统落后、单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的兴趣和对学习的积极性便逐渐地消失殆尽。
2.单一的教学形式
目前,小学思想品德学科沿袭以教材为核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棋子”,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要时刻紧跟教师的步伐,一不留神就会跟不上教学进度。比如学习“介绍自己的家乡”时,教师就会严格按照教材中安排的顺序,从家乡的过去、现状到未来进行严格的教学,针对教材上的具体内容,教师往往以复述和学生朗读的方式机械地传授有关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并没有从内心深处了解自己的家乡,而是一遍又一遍地记忆教材中家乡的模样,那些让学生画画家乡、描述家乡、演示家乡等新型的教学形式则成了学生眼中可望而不可即的“影子”,久而久之,学生听讲的兴趣和创新思维的火花逐渐地化为泡影。
3.闭塞的教学内容
思想品德这门学科强调对学生的德育,换句话说,只要是帮助学生良好德育形成的内容都可以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而事实上,目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并非如此,教师以教材为核心,万变不离教材。教师只知道机械地复述教材上的内容,在内容的选择上很少考虑学生的爱好、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需要,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影响了德育效果。
4.低效的评价方式
小学思想品德学科评价的低效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千篇一律,如“很好”、“不错”、“真棒”等这类缺乏针对性的评价。从教师的评价中,我们难以发现评价学生的原因和意图何在,很多时候评价只是教学的简单形式,达不到评价的真正目的。比如在学习“夸夸我自己”时,教师让学生夸夸自己,有的学生这样说道:“我会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我也会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爸爸妈妈和老师都夸我是个好孩子。”对于学生这样的回答,教师只是简单地说“回答得不错”,却不知学生不错在哪里,学生值得表扬的地方在哪里,这样的评价是无趣而低效的。但是即使很多教师意识到了这一点,也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使得评价一直处于低效的状态。
二、实施开放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1.教学观念的开放式
先进的教学观念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基础,也是思想品德教学的精神支柱,教师只有通过现代化的教学观念,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为实现高效的思想品德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我认为小学生完全有能力掌控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比如在学习“家庭因我而美丽”时,没有必要非要让学生按照教材安排的顺序机械地学习。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写一封信,在信中表达“我能行”的意愿。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妈妈,我已经是小学生了,请你不要每天都帮我穿衣服,我已经会穿衣服了,我相信我能行的。”还有的学生这样写道:“爸爸妈妈,我虽然是你们唯一的孩子,但是我并不想做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公主,我也可以帮你们打扫卫生的,请相信我。”在学生的表达中,我发现原来我的学生对自己是那么的自信。然后,我选取一部分学生的书信,让他们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大声朗读,以此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最后,我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书信朗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听到自己的心声。在我的提议下,不少学生都在爸爸妈妈面前大胆地吐露了自己的心声,获得了爸爸妈妈的一致赞赏。当学生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他们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夸自己的,自己又是如何来证明“我能行”的时,我深深地感觉到这才是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初衷,这样的思想品德课程才有意义。
2.教学形式的开放式
考虑到小学生独特的心理结构,在教学中,我主张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维持学生学习的热情。比如在学习“56个民族,56枝花”时,我在课堂上播放“爱我中华”这首歌,并让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学习这首歌。在学唱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会感觉教师在陪着自己一起玩,也有的学生会产生走进音乐课堂的感觉,总之,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在不知不觉间融入了“56个民族,56枝花”的氛围。另外,我让学生进行比赛拼图的游戏,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完整地拼出来。这样,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了解了我国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同时我会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演讲。这样一堂丰富多彩又不失质量的思想品德课程便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教学内容的开放式
开放式的教学内容重在内容社会化,一切与实际生活相脱离的知识都是无用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会在生活中寻找一些丰富的案例进行教学。比如教学“交通连着千万家”,在介绍各种交通方式和交通工具的时候,我给学生播放了一个生活中的视频。视频描述了在红灯面前,有人选择闯红灯,有的人选择等待红灯,有的人趁着黄灯时迅速地跑过,等等。面对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让学生逐个分析视频中的人的做法是否正确,正确在哪里?是否错误,错误又在哪里?这种结合生活中实际案例的做法不仅真实地再现了教材的内容,还培养了学生活学活用的本领。
4.教学评价的开放式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评价不应局限于简单的“你真棒”、“做得很”、“非常好”等模糊性用语,评价要有针对性的目标。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学生感兴趣的少数民族的演讲中,教师应该针对每一个学生演讲的具体内容展开细致的评价,不仅要正面评价学生的演讲,还要指出演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此外,我还重视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在一些活动中模仿“大风车”等儿童综艺节目的形式,选择几名学生作为嘉宾坐在前面,让他们对同学的表现给予一个公正的评价,以此实现开放式的评价。
总之,只有从观念、形式、内容和评价等诸多方面进行开放式教学的尝试和探索,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开放性。
参考文献:
[1]李蓓.思想品德课可以这样讲[N].中国教师报,2004.
[2]罗勤.小学生品德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