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病还需声来医
2015-05-30金锐
金锐
【摘要】对于大多数歌唱工作者来说,我们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嗓音问题,除了身体受气候、环境、饮食起居、病毒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外,很多嗓音疾病是由于不科学的发声方法导致的。本文着重介绍声乐工作者出现嗓音问题后,我们如何通过艺术嗓音学的相关知识来矫治。
【关键词】声病嗓音;矫治声乐训练
一、造成歌唱嗓音疾病的原因
对于从事声乐教学与演唱为职业的教师来说,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见学生,乃至自己在训练及演唱的过程中出现很多的嗓音问题与疾病,最常见的如:声音嘶哑、喉痛、喉痒、高音困难、声带闭合不严等问题。那么究其原因我们发现有如下:
歌唱时的不良习惯与不科学的发声方法:
不科学的发声方法会引起刺耳的嗓音和各种喉病。过于高、浅的胸式呼吸不能获得深厚饱满的气息支持,反而促使肌肉过份用力,胸部紧张僵硬;喉部受到外力的压迫和挤撑,形成发声点(音源) 和声音位置点(音位)相同, 产生喉音,不易获得高位置的嗓音;没有头腔( 鼻腔及鼻窦)、口咽腔和胸腔的打开状态和共鸣作用,就没有明亮且优美的嗓音;下颌的紧张和喉结的不稳定, 都会造成嗓音的发直、生硬、刺耳、干涩。发声方法的不科学使发声器官的运动产生不平衡,不协调,特别是喉部肌肉的过度紧张, 声门被挤压,声带受冲击,声带的负荷过重就易产生疲劳或损伤。气息冲击过猛,将会造成声带粘膜下的冲血; 上述各种喉病都会直接影响到嗓音的健康。
二、学习方法的不合理性
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嗓音条件不了解,在作品的选择上比较盲目,觉得哪个歌曲好听就拿来唱一唱,也不了解是否适合自己的嗓音条件;有的同学在发声练习的过程中不懂得循序渐进一味的反复练习高音,引起声带水肿冲血,声带小结等嗓音疾病。
嗓音问题的矫治:
(一)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开始练声时间不宜过长,音域不要太宽,声音力度不要过强,不要过早地唱太大、太难的作品,发声练习要以中声区为主,应注意到“欲上先下”的办法,也就是说,在高音不好的情况下先要练好低音和中音部,因为只有在低音部练好真假声结合的唱法,调整歌唱位置,才能唱好高音。以求得有韧性的喉肌动作和平稳的气息控制,以及两者间协调配合的动作状态。在练声时,不要急于短期内声音能力的提高, 而要注重循序渐进地调整发声动作内在的协调能力。
(二)科学的发声方法
我们的发声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我们的嗓音及演唱寿命。所以科学的发声方法对于演唱者的演唱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要求。
1.气息深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 善歌者, 必先调其气”。歌唱者要得到深厚饱满的气息支持,必须使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方法, 当我们深呼吸时,口腔和鼻腔同时吸气,喉结下落,气息进入肺部,胸腔底部向下伸展,两肋向外展开,横膈肌下降,腹部膨胀,对声门产生压力,促使其发出声音。那么随着声音的发出,气息随着节奏与节拍匀速平均的呼出体外,直到下一乐句的开始,一个完整的歌唱呼吸动作就此结束。重要的是要呼吸器官相互协调,互相配合,才能发出优美的声音。
2. 喉位稳定
声带位于喉结的中间,受喉肌和软骨的控制,呼吸时左右打开,并产生厚薄长短的调整和变化。所以声带不能背离喉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它们的运动是同步的。歌唱时,不正确的发声会使喉结上提或下压乃至出现挤卡状态,都会阻碍嗓音的上下贯通,并影响音色、音质和音量。那么科学的发声,就要求喉结应始终处于既牢固又自如的稳定的位置,与静止时相比,喉位略低一些,喉结壁要呈打开的状态。在音程或字句的转换中,喉结要始终保持这种稳定的位置,不得随意移动,避免僵硬,上压力与下沉力要均衡调控。
3.音位高
音位,即嗓音从体内向外传送的位置。当概念不清时,容易混淆音位和音源之间的区别,或者把发声点误认为嗓音位置点, 因而音位通常都容易偏低,喉部的紧张僵硬加剧,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喉音偏重的问题,从而不能获得美妙的嗓音。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 嗓音是瞬息即逝的,但它确存在运动的方向。科學的发声要求嗓音的发出顺着喉壁经过鼻咽送往软腭上方的鼻窦(额窦、筛窦、上领窦和蝶窦) 之中,形成以眉心为中心的凝聚点,下端靠近软愕上部,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唱的时候尽量抬高我们的软腭,后端靠近鼻咽的后壁, 这就是嗓音从体内向外传送的正确位置。这个高的音位远离发声点(音源) ,减轻了喉部的压迫和负担,并由于嗓音在向眉心运动的同时,在鼻窦音产生相应的共振,取得头腔共鸣,因而更加明亮和圆润。在音高和声区变化时,这个声音位置点要保持不变。声音位置的统一,也是形成声区统一的关键。
下颌松喉的支架主要是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和会厌软骨等组成的,上面通过韧带和肉膜同舌骨相连,舌附于舌骨之上,而整个喉结又附挂于舌骨下,因此舌的状态将直接地影响整个发声器官的功能能否正常发挥。 舌是吐字功能最机动的部位,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演唱发声时要求舌头柔韧而自然,不受舌骨对喉部软骨的牵扯和挤压而影响、吐字从辅音到元音的过渡,容易造成喉结的不稳定。而这种舌头的灵活自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下领的松弛。此外,下领骨、口唇、舌、软腭等这些可改变形状或活动的部分,都有积极的发声作用,具有咬字、吐字的功能,属于语言器官;下领骨活动时,可以开口或闭口。这些吐字动作的完成,对语音的形成有特殊的意义。只有下领松弛,才能有助于口腔完成语言器官的咬字、吐字功能。从而使语言清晰。
以上论述的歌唱中运用的发声方法,在训练中都有其必不可少的特殊作用,且都不能单独发挥作用,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辩证统一关系。
只要我们在歌唱训练中注意以上论述的观点,且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加强锻炼,注意生活保健及用嗓卫生就能很好的避免嗓音疾病的产生,并有助于我们的演唱事业稳固发展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