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专业新生研讨课建设探索

2015-05-30王建张俊芳韩兵社张东升

求知导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王建 张俊芳 韩兵社 张东升

摘 要:新生研讨课是近年来在各大高校的教育改革中受到广泛好评的新兴教学模式,也已在许多高校中陆续实践展开。本文根据作者进行该类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体会,对该类课程的特点及其构建模式进行了探讨,包括班级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师和高校在实施课程建设时应充分利用该课程的特点和优势,以期实现更高效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教学改革;生物学教育

一、新生研讨课概述

随着现代教育的思想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各所高校也在不断摸索新的高等教育模式。各种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教学改革试验正在各大高校中如火如荼地展开,“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便是近年来悄然兴起的一种受到广泛好评的新兴课程模式。顾名思义,新生研讨课面向的对象是大学一年级新生。课程一般是由高校中的知名教授及团队开设小班专题讨论课来进行,教学方式灵活多样,选用教材也打破固定模式。开课专题可以涉及任何学科领域,以激发学生对学科和特定研究领域的兴趣为基础,兼顾培养初步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旨在使学生能够近距离理解学校以及学科的价值和发展趋势,从而意愿投身相关领域的工作。

二、生物专业新生研讨课的特点

新生研讨课最早始于美国的高校, 可追溯到19世纪末美国大学兴起的新生教育课程(Freshman Orientation),[1]并于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对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课程模式近10年前开始受到我国教育学者的普遍关注,已经在多所高校试验开设,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好评。今年上海海洋大学也开始在多个学院试点开设了十几门课程,其中包括笔者负责的“生物如何适应环境”。课程分为16个学时,分为8个教学周,班级规模10~15人。在课程的筹划建设过程中,我们收获了许多经验和体会。相对于传统课堂,新生研讨课有许多特色。

1.班级规模小

我们设立的课程班级容纳人数为10到15人。这对于常规的大学课程,特别是大多数面向大一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程并不常见,对于生物类专业的学生,即使进入高年级专业课学习,也很少有这样小规模的课堂。班级规模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平均受关注程度,也有研究发现缩小班级规模与学生的成绩提高呈正相关。[2]因此,在这项课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更加有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对学生获得知识及精神启发非常有益。

正是因为学生的数量少,也给了他们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展示自己。而作为一门研讨课,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也更加频繁,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这项被教师认为是极大优势的因素,也有可能对部分学生并不能发挥作用。受我国传统文化及教学方式影响,很多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教育过程中,其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逐渐降低,进入大学后更加沉默。[3]特别是在很多大一的公共基础课都是以大班形式开展的情况下,学生进入小课堂可能出现不适应。针对这个可能,我们的课程设计中也计划用最初的1个课时让学生和教师做一个公开的相互介绍,包括学生自己的背景、兴趣爱好、选择本专业的原因、感兴趣的课程内容以及期望解决的问题等,教师也在个人和研究背景介绍的同时逐渐将学生引导到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其关注问题的思路上。通过这样一个相对轻松的切入点,深入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了解,以便后续课程的展开。

2.教材选用,经典教材与前沿文献并用

由于课程由科研成果突出的教授带领,使学生们有机会接触目前该领域最前沿的知识。而对于大一新生,其基础专业知识又比较薄弱。因此在参考书目选用方面,我们结合了多方面的内容。一种是经典的专业教材,这部分参考书目以中文教材为主,学生自主阅读进行学习,对重点章节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还有一类参考书目是经典的科普书籍和科学杂志,这类书籍内容比较易读,完全交于学生课下阅读,用于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拓展知识面。

另外一类,也是我们会在课堂上重点讨论的一部分参考教材,是关于生物环境适应的相关研究论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几篇前沿的英文文献进行精读,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点评,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并根据实验室的条件,让学生实践其中的部分研究内容。这部分内容是课程的重点,文献解读讨论约占10个课时,将成为学生收获最大、受益最深的部分。

3.教学形式多样

如前所述,新生研讨课区别于传统课堂,在形式上更接近研究生课题组的研讨会(seminar)。因此教学形式也不拘泥于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相反,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会由学生支配。

我们的课程使用的形式有:①教师就专业内容进行专题讲座式讲授,并设置提问讨论环节。②学生分组进行文献解读,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点评与讨论。③课堂以外的时间,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④学生参与实验室实践活动,亲自体验科研的过程。⑤走出校外实地考察,拓展视野。

实践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以上多种形式中,学生的实践活动是课程的重点。课程中的实践活动除上述第4项直接在实验室中完成外,还包含了第5项课外实习。前者立足于专业知识的拓展巩固;而后者的目的是增进学生对学科发展和应用的理解,并且可以理解从不同角度使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同一问题的思路,对于培养促进学科发展的相关人才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4.人才持续培养

开设新生研讨课的目的之一,就是给导师和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为师生今后继续进行科研合作提供一个双向选择的机会。对于学生而言,在低年级就可以直观地接触到感兴趣的导师所从事的具体科研活动,可以减少他们在进行未来规划时的盲目性;同时, 学生如果希望有机会进入所选导师的实验室进行继续深造,必然要更加认真地对待课程。而对于导师而言,增加了一次深入了解学生的包括科研在内的多方面素质的机会,可以遴选更适合自己研究方向的候选人;而且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加入自己的课题组,导师也会加强对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在这样的双重激励的作用下,课程的效率可以得到极大提高。

课程结束后,部分学生可以继续参与课题组的日常工作,可持续整个本科学习阶段乃至以后研究生阶段。这样的持续培养也有利于专业人才养成。

5.团队教学模式

课程还有一个特色是团队教学。这里的团队,不仅指教学对象的组成模式,还包括了教学团队。关于教学对象,鉴于有一些任务需要小组合作完成并呈现结果,对于学生而言,在完成课程任务的同时,也培养其团队合作的精神。这种模式称为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Team-Based Learning,TBL),[4]其优势已经被国内外许多教育学者认可,并在包括生物学、医学等多类学科中广泛应用。[5][6][7]除此之外,与单兵作战的教学模式不同,授课老师也以团队的形式组成。课程负责人由资深的教授担任,同时也有其他多位老师参与辅助。各位老师来自相近的科研团队,研究的问题相近但侧重点又不同,因此也各有其优势,可以在教学中担任不同的角色。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生研讨课是近年来备受欢迎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帮助新生增进专业认识、培养其学术兴趣和创新精神,对于塑造高素质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教师而言,也增进了其与学生的深度交流,可以更及时有效地将自己的学术思想进行传播。同时对高校实现建设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筹备建设该课程的过程中体会到,相对传统教学模式,新生研讨课具有更多特色,教师和高校在实施课程建设时应充分利用该课程的优势,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Johnson,C.A.,Orr,C.L..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urse as a Natural Extension of the Postsecondary Freshman Seminar[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1996,72(02):120—123.

[2]卢海弘.班级规模变小,学生成绩更好?美国对缩小班级规模与学生成绩之关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1,22(10):33—37.

[3]刘向前.论课堂沉默[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5.

[4]Michaelsen,L.K.,Sweet,M., Parmelee,D.X..Team-Based Learning:Small Group Learning's Next Big Step[M].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2011.

[5]Koles,P.G.,Stolfi A.,et al.The Impact of Team-Based Learning on Medical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J].Academic Medicine,2010,85(11).

[6]Carmichael,J..Team-Based Learning Enhances Performance in Introductory Biology[J].Journal of College Science Teaching, 2009,38(04):54—61.

[7]刘晓瑜,刘丽华.T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4(12).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