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个性化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绽放精彩
2015-05-30周颖
周颖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只在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再只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不再压抑学生的个性,而是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更好地张扬个性。注重个性化教学,让个性化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绽放精彩。
1.创设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个性张扬
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快乐、轻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张扬个性的机会。通过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苏科版七年级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趣味十足的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算一道古题,《孙子算经》中记载着这样一道数学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个问题的提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师:
“同学们你们能看懂这道题吗?有谁能为我们大家解读一下这道题呢?”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学生解读完后,教师引导学生来解答这道数学题,学生都进入到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中,并积极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而有的学生采用的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方式。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学到一些数学新知识,构建了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2.采用评价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完善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不能单纯地对学生进行授课,要对学生的学习程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评价就起到了这个作用,教师运用评价这个手段,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些让学生相互评价、自我评价的机会。例如,在苏科版七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纸上画三角形,之后让学生相互评价,并且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成果,从评价中发现他人的优点,找到自己的不足,相互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教师也在这些评价中得到一些信息反馈,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
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开发学生个性思维
如今的教学更注重“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的知识水平,更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通过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探究,不断创新,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在苏科版七年级上册“角”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角的大小的比较”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师:“同学们,你们能在不使用量角器的条件下,在纸上画出120度的角吗?开动你们的大脑,想一想并画出来。”学生在老师给出问题后,都很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有的学生的方法是不对的,以致画出的角不是真正的120度,这时候他们就再另辟蹊径,换一种思维方式进行探究。生1:“老师,我成功地将这个120度的角画出来了,利用三角板,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60度,用两个这样的三角板,两个60度拼在一起就是120度了。”师:“你真棒!你的想法和思路很正确,你画的这个120度角也很漂亮。”生2:“老师还可以将一个三角板的直角和一个三角板的30度角拼在一起,也是120度。”师:“对, 你们真的很聪明,同学们继续思考,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在自己操作中不断地思考,不停地创新,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
4.提供选择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形成
数学中的问题虽然有时只有一种结果,但其中的解题思路确实有很多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探索不同的解题方法,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形成。例如,在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菱形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师:“同学们,老师这有一个问题,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下,过一个菱形的钝角的顶点做对边的垂线,这条垂线平分对边,求这个菱形各个角的度数?”学生在听完老师这个问题后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正确的答案,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学生自主探究的时候,会有不同的解题方法,老师在听取学生各种不同的想法后,不要立即对这些方法进行评价,而要引导学生去思考除了自己的这个解题思路外,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比较一下,在不同的解题方法中哪种方法是最好的。对于一个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只有适不适合自己,教师通过这种让学生自己选择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要注重进行个性化教学,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地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对数学课堂充满兴趣,演绎一个精彩的初中数学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中学新城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