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2015-05-30靳清
靳清
【摘要】共鸣是声乐演唱中一门重要的技术,也是声乐演唱的基础,是评价一个演唱者的演唱技术是否娴熟、音色是否优美的重要评判标准。本文通过文献查阅,阅览书籍以及自身的实践经验和体会,着重分析了共鸣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希望能够对歌唱者的演唱技术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共鸣 ;声乐演唱;共鸣器官;重要作用
动听的歌声离不开共鸣,这是因为振动的声带所发出的“基音”,作为声源还只是很微弱的气息,还不具备优美音色。只有通过人身体上的四大共鸣腔体大的共振,才能让声音响亮、优美、圆润、和谐和富有表现力。
一、共鸣对于音量的作用
共鸣对于歌唱时音量的大小起着重要作用,歌唱时音量的大小不仅受到气息力度大小的控制,而且受到共鸣的控制。
音量的强弱变化,是发声歌唱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在歌唱中我们要做到有强有弱、运用自如。我们在发声时,不要盲目地追求音量,而应该充分地运用高、中、低音的音色和强弱等表情音色的变化,来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而这些与共鸣音响关系密切。
(一)强音
要唱好强音,就要发挥好整个共鸣腔体的共振作用。在气息方面,既要坚强有力,使声音流动能够获得充分的共振,又要使声流在共鸣腔体内能够有回旋的余地,从而获得丰富、适度的泛音音响,使声音饱满而不失弹性,强大而不失光彩。一个好的强音,听众感觉从歌唱者的胸腔到头腔连成一个共鸣腔。
(二)弱音
同样要有高位置,集中、靠前、丰满的发声效果,才能保证弱声的歌唱性能,才能更好地做到送出口,传得远,这些都是与共鸣有密切联系着的。
(三)短促的声音容易保持共鸣,延长的声音不易保持共鸣
强的声音掌握共鸣比较容易,弱的声音不易掌握共鸣。一个延长的声音,往往是在开始唱时很好,但是保持不久,这一方面是因为对共鸣腔的控制中途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是因为气息力度不均衡,不持久,在中途时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在唱延长音时,要保持一致,注意这两方面。强的声音,因为发音体的振幅大。容易激起共振;弱的声音,因为发音体的振幅小,不容易激起共振,因为此时是我声音更需要敞开共鸣腔体,而不是缩小共鸣腔体。
二、共鸣对于音色的作用
(1)共鸣决定着歌唱声音的音色,对声音的变化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音色的宽厚与窄细、明亮与灰暗、集中与分散、松驰与僵直、圆润与沙哑等,都与歌唱共鸣的运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时因为人声的共鸣腔体可以改变、可以调节、可以灵活掌握运用,这些共鸣腔体的变化,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音色的歌声。发声歌唱最基本的音色是刚柔和明暗。刚柔的色彩变化,主要是依靠气息力度来掌握,明暗色彩变化,则主要靠对共鸣的控制来做到。音色的“明”、“暗”是歌唱表现最基本的色彩区别,暗淡的色彩,常给人以沉闷、痛苦、消极的感觉,明亮的色彩,常给人以一种兴奋、愉快、积极的感觉。
(2)共鸣腔体对音色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可变共鸣腔体的动态,对音色的变化起着决定的作用。如张口的变化大小不同;发声位置高低不同,音色就不同;发声靠前、靠后的不同,音色也不同;发声的集中点不同,音色不同等等。
(3)比较西洋的“美声唱法”和中国的“民族唱法”,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共鸣腔的运用的差异,而形成音色的不同。“美声唱法”要充分的“基因共鸣”和适当的“泛音共鸣“,发母音“泛音共鸣”还要随着音高很明显有规律的变化,这样歌唱声音不但洪亮,而且圆润、通透、表现力强。而“民族唱法”则要求共鸣管相对短小一些,不需要整個共鸣腔体的整体共鸣作用,唱母语音时“泛音共鸣”随音高的变化也不大,这种唱法需要有说话一般的亲切表情,在风格上自然也需要用比较靠近说话的声音,即主要靠口腔起“泛音共鸣”发出的声音,这样的声音明亮、清脆。
各个共鸣腔体改变的范围是很小的,稍微动一点,发声的效果和音色立刻就起变化。改变共鸣腔体的活动,一定要仔细有分寸,不能过分。每个人的口、咽、鼻等的生理结构也各有区别,因此如何适当的、有分寸的改变共鸣腔体而使音色起变化,必须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细心琢磨,认真体会。
三、共鸣对于音高的作用
歌唱的声音必须有一定的高度和一定的强度,而歌声的高度与共鸣有密切的关系。
各个声区都有其主要的共鸣腔体,唱低音是共鸣区主要共鸣腔是喉、咽、鼻、口腔,唱高音的主要共鸣区是在头腔,唱低音是需要喉器下降一些,主要发挥胸腔的作用。
各声部的中音是最好的声音,从发声效果上来说,它没有低音的压抑感,中音的声音比较丰满、圆润,最有光彩,表现力丰富,歌唱性最强。
高音仔歌唱中是不能缺少的,高音的主要共鸣区在头腔,人体头脑的不变共鸣腔体的空隙很小,比如蜂窝骨的许多小孔都只有针眼大。这些部位最能引起高频率的泛音共鸣,这些泛音可以消融一些高音的尖锐性,使高音变得柔和些。因此歌唱时(特别是高音)因尽可能合理的运用头腔共鸣。
在实际歌唱中,中音用得最多。在学习过程中要在中音区打下牢固的基础,然后把音域向地、向高扩展,这样会逐渐使高音发展的比较有把握,低音也会发展的比较自如。
结语
美妙动听的声音离不开共鸣,刚从声带发出的声音是微弱而单纯的,但这种声音在共鸣腔体的作用下会变得悦耳动听,声音从声带发出,即通过喉腔、喉口,再穿过咽腔和口腔之间,与鼻咽腔部分达到鼻腔。在这一过程种,声音在喉、咽、口、鼻腔得到共鸣,声音扩大,然后这一扩大的声音再经过头骨的传导,一起几个窦体的共振,从而加强了声音的共鸣,同时声音在胸腔内也产生共振的作用,引起胸腔共鸣。
共鸣在歌唱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共鸣能对声音起到扩大音量、美化音色和调节音区的作用,因此,在我们演唱当中,必须注意运用好共鸣腔体和呼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演唱技术上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萍.《声乐理论教程》[M]. 湖南师范出版社,2008.
[2] 薛良.《.歌唱的方法》[M]. 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
[3] 曹文海.《声乐教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