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不同种类壮族八音相互关系研究
2015-05-30王鑫安
【摘要】广西壮族八音是指广西地区壮族人民演奏一种器乐演奏形式,有南路、北路之分,南路八音以邕宁、武鸣八音为代表,北路八音以隆林八音为代表,而这两类八音内部又各有不同的支系,把这些八音乃至其分支之间的关系理清,将对整体理解和把握壮族八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广西;不同;壮族八音;相互关系;研究
广西壮族八音是指广西地区壮族人民演奏一种器乐演奏形式,传统的壮族八音由八件乐器、八个演奏员组成,目前广西壮族八音由许多变化和发展,笔者通过走访归西地区、桂中地区等,对广西壮族八音的种类及其关系有了更深的认知。
一、广西壮族八音种类
(一)南路与北路
广西壮族八音相传形成于明末清初,目前的壮族八音有南路、北路之分,南路以邕宁、武鸣八音为代表,北路以隆林八音为代表。笔者在以前的几篇文章中分别从历史渊源、组织形式、活动场合及社会功能、表演形式及音乐特征等多个侧面,对邕宁八音、隆林八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介绍,并运用比较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从音乐本体的角度对南、北路八音进行了比较。
壮族南北路八音在活动场合、社会功能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具有共性特征,并且都与当地戏剧和民歌有着密切联系。当前南路八音和北路八音的主要区别在于——主奏乐器、乐队编制与规模,演奏曲风,传承与发展状况等。南路八音以唢呐为主奏乐器,北路则以马骨胡为主奏乐器;目前,南路八音发展较快,乐队编制和规模有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活动场合也较以前有扩大,北路八音则相对保持着以前的传统,多数仍是八人八件乐器左右;南路八音演奏时唢呐、锣鼓齐鸣,曲风多欢腾热烈,北路八音则多为速度较慢,风格悠扬细腻,婉转流畅。
(二)南路、北路各内部支系
虽然广西壮族八音整体上,基本分为南路、北路两大类,但这两大类内部,也有一些不同的支系,这些支系,学界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是笔者为了便于掌握广西壮族八音,根据它们之间的些许差别,予以归类整理。
根据乐队形制不同,目前的南路八音又可以分为邕宁、武鸣支系,而邕宁武鸣支系里还有文场、武场之分,天峨支系,百色支系等。这些支系除具有整体南路八音的共性特征外,还有些自己的特征。邕宁、武鸣支系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邕宁壮族八音,还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变迁,南路八音乐队早已不限于八个人八样乐器了,而是趋向大型化,主要体现在乐队编制数量的增加和乐器体积的大型化。一个邕宁八音乐队少时几个人,多时几十个人,乐器数量特别是唢呐数量较以往增加很多。[1]天峨支系除以唢呐作为主奏乐器外,有一个鲜明的特征是,在乐队中加入了长号;百色支系的乐队编制则显得相对传统和小巧简单,仍然主要是两支唢呐,一公一目,根据各八音队经济状况不同,乐队编制有所不同,小的就是两支唢呐,顶多再加一面鼓,三人三件乐器,多的也可能加入镲、铙、锣等。
根据笔者的调查,目前北路八音在广西所占面积较小,主要集中在隆林、西林、田林、德保、靖西五个县区。根据乐队编制不同,大致可以分为隆林、西林、田林支系,德保、靖西支系。隆林、西林、田林这一支系,其主要特征是对传统的保护和保存十分完整,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很小,乐队形制仍是马骨胡、葫芦胡、鼓、八音锣、竹笛、镲等八样乐器,演奏曲目仍主要是壯戏曲牌和当地民歌等;而德保、靖西支系则有所变化,乐队中开始加入了大型的低音胡琴类乐器等,乐队规模和编制有所扩大,演奏曲目也有一定改变,加入了一些外来音乐。
二、不同种类壮族八音间的相互关系
(一)南路、北路八音间的关系
壮族南路、北路八音的划分,最早见于卢克刚的《广西少数民族“八音”考》(自《艺术探索》2005年第19期),二者之间,最大的共同点主要有三点:一是在搬新房、新婚时使用,这一社会功能一致,但在是否参加丧事这一社会活动时,又有一定区别;二是传统的演奏形式基本一致;三是都与当地戏曲和民歌关系密切。而南路八音与北路八音的区别却很明显,就音乐本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主奏乐器乐队形制不同,南路唢呐,北路马骨胡;二是曲风和曲目不同;三是传承和发展不同。
就南、北路八音的关系而言,就笔者目前采风所见所闻,二者之间互相影响不大,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或者说“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你奏你的唢呐队,我奏我的马骨胡这样一种状态。南路八音近几年发展很快,变化也较大。此外,在邕宁、武鸣支系的南路八音中,有一种文场演奏,主要是有胡琴、锣、镲等演奏,经常伴有人声演唱,这点虽然与北路八音有相似之处,但笔者认为不是同一类型,这点笔者将另文予以阐述。北路八音近几年也有发展,但相对比较缓慢,近几年,最突出的北路八音盛事就是2015年2月26日举办的隆林壮族千人八音比赛,这场比赛共吸引了来自包括云南、贵州1500多人参赛,场面壮观,影响广泛。
此外,就壮族南、北路八音与外部八音的关系而言,南路八音受广东音乐和本地戏剧(比如桂剧)影响很大,而北路八音无疑与贵州、云南音乐联系紧密,特别是与贵州的八音坐唱更是同源,笔者将另文阐述这一论题。
(二)南、北路八音内部之间的关系
如前所述,南、北路八音内部的支系划分,学界并无明确划分,只是笔者根据各支系之间的细微差别予以分类而已。壮族南路八音主要以唢呐演奏,邕宁、武鸣支系里分为文场演奏和武场演奏,目前多见的为武场演奏,气氛欢腾热烈,文场音乐用胡琴等弦乐器主奏,曲风多细腻委婉;天峨支系主要是在唢呐为主奏乐器的基础上,加入了独具特色的长号,这成为天峨支系的主要特征;百色支系的特征是一公一母两支唢呐必备,乐队编制小,相对也比较随意。这些都是在统一的南路八音的范畴下的细微差别,是属于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各支系之间是平行的关系,它们有共性的一面,也有各自的独特特征。
壮族北路八音在广西所占比重较小,根据目前笔者的调查,只有隆林、西林、田林、靖西、德保五个县区是北路八音,其中前三个县区可以划为一个支系,后面的靖西、德保可划为一个支系。这两个支系之间在许多方面基本相同,细微差别在于靖西八音乐队的编制开始有扩大的倾向,乐队中也加入了自制的大型低音胡琴,演奏曲目也不单单局限于本地民歌和戏曲,而有了外来音乐的曲目。笔者在靖西进行采访和调查时得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来源于靖西便利的交通带来的文化交流,从而促进了当地八音的发展。①
三、不同种类壮族巴印关系态势成因
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以及笔者的亲身经历,认识到目前广西区内壮族八音这种关系态势是十分正常的,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地缘与经济因素
广西地广人稀,十万大山成为隔断人们与外界交流的一道道屏障,特别是桂西等交通不够发达的深山地区,更是山高险阻,人员及信息交流起来比较困难,因此,這里也成为一个本地文化保存相对完整的地区。而南路八音,由于邕宁、武鸣、柳州等地,交通发达,商贾云集,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因而变化发展也更多更快,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从南宁顺右江而上,隆安、平果、田东、田阳的八音,再往百色以北的凌云、乐业等地越走得远,八音就相对越传统,当然也由于经济的因素,甚至有些八音乐队编制都不全,因此,经济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民族文化心理
一般而言,壮族的民族文化心理比较平和,讲究“和谐共处”,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等。在广西的许多少数民族中,大家共同居住、共同生活,相处的十分融洽,一个县可以有很多少数民族,大家虽然有不同的民俗文化和习俗,但都能互相尊重,因此,使得各少数民族文化都得以保留和发展。以隆林县为例,它的全称是隆林各族自治县,境内聚居着苗、彝、仡佬、壮、汉等5个民族,以至于笔者去采风时,当地人总是先问“你是要采访壮族八音啊?还是苗族八音?还是仡佬族八音?”② ,各民族八音有所不同,更让笔者感到惊讶的是各少数民族能够相处的那么和谐融洽。因此,当看到广西不同种类的壮族八音间各自按照自己的传统和路径,继续传承发展下去而“井水不犯河水”,或是加入自己本地特色的乐器、乐曲这种关系态势时,便觉得再正常不过了。
壮族八音是壮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娱人娱神的主要仪式音乐,有着其特定的内涵和象征意义,通过对广西壮族八音进行分类,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其状态布局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这对于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壮族八音无疑具有积极意义。而有了对壮族八音的全面掌握,则能更好地理解壮族民间音乐文化,达到在文化里研究音乐,反过来又透过音乐看文化的目的。
注释:
①2014年12月,笔者及课题组刘丽萍、宋海波等人在靖西采访靖西县壮族博物馆馆员李西克.
②2011年1月17日,笔者在隆林县新州镇者隘村采访.
参考文献
[1]王鑫安.壮族南北路八音比较与分析[J].大舞台,2014(10).
作者简介:王鑫安(1978-),男,汉族,河南伊川人,百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教育,民族民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