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真假隐士形象及其当今意义
2015-05-30史卓霞
史卓霞
摘 要: 隐士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代表了一代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信仰和精神追求,还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时代特征。他们或愤世嫉俗,或清心寡欲,或孤芳自赏,或伪装造作等,根据他们不同的出世意图与行为特征,真假隐士之说应运而生。而这种贯穿整个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并在当世被赋予新的意义。可以说,当今的隐士是古代隐士的延伸与发展,他们“大隐隐于市”,重在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与绝大多数古代隐士的理想不谋而合。
关键词: 隐士文化 真假隐士 精神性 当今意义
一
隐士文化作为中国古老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据《高士传》记载,早在上古时期就已存在。史学家们似乎对隐士也是情有独钟,每每为之作传。像晋代皇甫謐所著的《高士传》就记载了很多隐士,之后,南北朝的范晔在《后汉书·隐逸传》中为隐士们的事迹独留一隅。纵观历朝历代,“隐士”似乎一直从未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过,他们是“遗世独立”的代名词。造成“独立”的原因很多,或许因所处时代的影响,亦或许受到自身情绪的左右,但终究是一群具备出仕条件却过着隐居生活的特殊群体。这样的特殊让人们对他们是“真隐”还是“假隐”众说纷纭。本文拟从他们的归隐动机入手,对真假隐士形象的分类发表自己的一点管见。
二
隐士的归隐动机若大体划分,其实不外乎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两个方面。从外在原因这个角度分析,多是有才之士历经官场腐败后,不愿同流合污,于是勇敢地站在统治阶级的对立面,他们是拥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节操和区别于普通人独立思想体系的真隐士,笔者将之归为第一类嫉俗愤世型。《庄子·缮性篇》中曰:“道无以兴乎世,世无以兴乎道,虽圣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隐矣。隐故不自隐。古之所谓隐者,非弗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庄子是一个很称职的践行者,是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但在此之前,却是激进社会批评家中的一份子。生在战国中期的庄子,面对当时无止境的战争和残忍的法律,满腔激愤情绪无处发泄,只能深恶痛绝地将对社会上层黑暗的愤恨倾泻在笔端。在他的书中,曾不止一次地流露出对那些达官显贵人物可悲鄙弃的神情。凡此种种,在《庄子·列御寇》、《庄子·盗跖》中都可见踪迹。除此之外,狂放不羁的魏晋名士嵇康也是嫉俗愤世型的代表人物。此人聪慧有才,却生不逢时。面对残酷的现实,始终高昂不屈的头颅,走在反抗道路的最前端。嵇康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在看透了当时变化不定的政治风云后,毅然拒绝了司马氏要他为官的要求。归隐后的他为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常利用舆论抨击当时时政。为此,司马昭早已是心生怨恨,不过两年后,就找了个借口将其杀害。此类激愤型隐士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在此只是略述一二。
士大夫们归隐的外在原因固然是重要因素,但内在原因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复杂的主观情感由于受思想理论基础和出发点的影响,隐士遂有真假之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理论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理论作为情感支撑的隐士是第二类和第三类真隐士,分别是清心寡欲型和孤芳自赏型;而依据出发点划分的假隐士也有两种:为求官的假隐士,看处境的假隐士。
首先说一下清心寡欲型和孤芳自赏型的真隐士,清心寡欲型的隐士由于受老庄思想的影响,身上有着不喜名利、心性淡泊的特征。他们大多追求超然纯粹的精神,喜徜徉于山水之间,与鸟鸣虫鱼为伴。以南朝的褚伯玉为例,他少年时候就喜读老庄的书籍,对神仙生活亦充满羡慕,“宝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遣其咎”①,无即是有,有即是无,他深知其道,所以崇尚自然,追求朴素,退隐无为。类似人物还有人称“斗酒学士”的王绩。不拘礼节、我行我素、嗜酒成癖的他历经三仕三隐后,仍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晚年,他在《答程道士书》中曾写道:“足下欲使吾适人之适,而吾欲自适其适,非感非足下之议。”可见其独特的人格特征:采取“自适”的方法,排遣自己的痛苦失落和心理上的不平衡。作为初唐的著名隐者,他身上散发的是“洗尽铅华,独存体质”②的味道,他以隐悟情,以隐写诗,用“近而不浅,质而不俗,殊有魏晋之风”③的作品影响着后世诗人。而与清心寡欲型隐士不同的孤芳自赏型隐士,虽然甘于清贫,但并非“寡欲”,因为身上有着儒家宣扬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所以他们以隐为手段、为凭借,实现在现实环境中无法体会到的满足感。而他们寻找的寄托大体无非书法、绘画、诗文三种。《梁书·处士传》中曰:“刘慧斐字文宣,彭城人也……慧斐尤明释典,工篆隶,在山手写佛经二千余卷,常所诵者百余卷。”写篆是隐士们的爱好,因为这些古文字能给他们带来一种别样的意趣。王冕是伟大诗人,同时是个绘画高手,作为隐士的他喜欢通过画表现自己的人生态度。著名的七绝《梅花图》曾写于画好的梅花图旁:“我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隐士寄托的第三种表现是诗文,在《诗品》中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老先生开创的田园诗即为典型。他的诗歌“平淡自然”,“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写邻居和自己谈史论文,率真的交往令人向往④。这种安贫乐道的处世方式彰显的不正是他怡然自得的轻松心境吗?
三
可见,主观情感的制约可能使隐士的归隐动机出于对高山流水的无限爱好,并将之视为生活的追求;也可能是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要坚守自己的高尚品性;还有可能就是以隐为饵,功利心作祟,“身在江湖之上,心游魏阙之下,托薛萝以射利,假崖壑以钓名”⑤。这就是我下面要讲的假隐士,历史上对假隐士的态度几乎很一致:讽刺。清代艾衲居士在他的《豆棚闲话》中描述的“假隐士”形象,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原先一心为国、功成身退的范蠡,竟然为了私欲,“有心算计”,将自己的爱人西施推入了“水晶宫”⑥;拥有高贵节义的叔齐已经不在,他背叛伯夷,一反常态地产生“人生世间,所图不过名利二字”⑦的思想,赤裸裸地彰显对金钱欲望的追求等。由于假隐士是从隐士内在原因中剖析出来的一类,考虑到出发点的差异,故此还要进一步细分:一是为求官的假隐士。南朝孔稚珪写的《北山移文》中的周颙是一个实例。文中运用拟人手法借山神之意对假隐士周颙的功利心态做了坦白揭示:“世有周子,隽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然而学遁东鲁,习隐南郭,偶吹草堂,滥巾北岳。诱我松桂,欺我云壑。虽假容于江皋,乃缨情于好爵。”⑧在隐逸之风盛行的南北朝,士人通过玄虚的隐居只为求官,他们的隐居完全是沽名钓誉,以隐为饵,这让假隐士的功利心态彰显得淋漓尽致。二是看处境的假隐士。种放就是典型,自小聪明的他不考科举不出仕,只与母亲在终南山隐居,靠给别人讲课为生。后随着他的名气渐起,当时的统治者让其做官,种放因母亲的缘故拒绝了皇帝。母亲逝世后,由于家贫无钱为母亲办理后事,就向朝廷求助,在获取帮助后,俨然半推半就成为宋真宗的帮手。虽然不在朝堂之上,却依旧在山里为皇帝排忧解难。此后,还利用宋真宗给予的财物买地租赁,过得逍遥自在⑨。假隐士还有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喜将隐居地定在终南山。《新唐书·卢藏用传》中道:“仕宦之捷径耳。”或许在他们看来,终南山是一块能够开启他们官运的“福地”。
古代人在终南隐居是为求官可以理解,但不久前看到一则关于有工作的现代人去终南山过清贫的隐居生活的新闻就让本人费解了。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利安教授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种现象很正常,这些隐士通过自己的行为、呐喊抗拒当今的社会问题,虽然他们抛弃了自己的社会角色,但其实他们在用另外一种方式承担新的社会角色,就是重新反思人的社会性。”⑩笔者认为李教授的说法很有道理。的确,现今社会关系如此复杂,置身其中的人们每天如旋转的陀螺,既要应对工作升职的压力,又要面对同事间的钩心斗角,人们身上的物质性和精神性东西已然严重失衡,对物质的渴求让他们迷失自己,精神生活的匮乏已到极致。长期郁积的心理障碍超过了人所能承受的极限,很可能做出一些让常人无法理解的举动,譬如当下我们看到的“隐士”现象。那这样的行为是否可取?笔者是持否定态度的。因为他们的举动并非根治问题的良策,只起到警醒世人的作用,或许有些看不懂的人还会质疑他们的动机,认为他们是制造舆论,以此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到底怎么做才是最合适的?古人有云:“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我们应该做一个大隐者,在纷乱嘈杂的城市之中排除干扰,自得其乐,出淤泥而不染,而不是找一个无人的地方享受孤独。更何况人生在世,做到无欲无念很困难,只要保持物质与精神的平衡,控制欲望,利用欲望,坚守自己心中的“道”即可。南怀瑾老先生就是一个值得称道的现代隐士模范。享年95岁的他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到了晚年,仍然笔耕不辍,坚持读书写作,每天只喝红薯粥,每天都静坐研习佛法,让自己沉浸在广袤深邃的灵性精神世界之中。试问人真正的幸福到底如何体现?无非就是努力让自己的精神生活充实。
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今天的“隐士”俨然已经变成了一种令人羡慕的生活方式,它是潇洒和自由的结合体,也是新生文化形态的代名词。“隐士”是精神世界折射出的一种渴望,是内心中最真实的影子。并不是完全与世隔绝,而是远离尘嚣,与自然亲近,在自然中静下心来思考人生最本质的东西。很多现实中没有办法实现的愿望可以借这样一个角色得到实现,在我们平庸的生活中,在我们受到各种限制的世界里,实现一些不为世人接受的梦想,让它以一种替代性方式继续下去。所以呼唤、关注隐士身上具备的精神性东西是时代需要的,此外,它还给我们一个沉重的警示:我们是否应该更关注我们的心理健康,是否更应该关注我们的精神世界。或许经过我们的深刻思虑,会骤然发现:因为有了隐士精神的填充,我们的行为变得更加高尚,我们的事业变得更加成功,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我们也更加适应这个社会。
注释:
①[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21.
②常金仓主编.中国十大隐士[M].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1991:92.
③孟子著.万亭注译.孟子[M].河北:时代文艺出版社,2011:247.
④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3.
⑤刘昫等撰.旧唐书(第一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3:5115.
⑥⑦[清]艾衲居士著.豆棚闲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9、74.
⑧阴法鲁主编.古文观止译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08.
⑨罗真著.真隐士假隐士[J].中学生百科全书,2010(24).
⑩狄蕊红记.人物专访推荐——佛教在线——李利安教授:隐士核心精神是反思社会[N].华商报,201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