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跨文化传播下的中国对外出版翻译活动

2015-05-30赵树立陈爱平

出版广角 2015年18期
关键词:文化冲突移情

赵树立 陈爱平

【摘要】本文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审视中国的对外出版翻译活动。对外出版翻译活动作为一项跨文化传播的实践活动,应考虑消除文化冲突,可以从文化移情、文化层次和传播渠道三个方面进行组织、引导与实施。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文化冲突;出版翻译;移情

【作者单位】赵树立,河北经贸大学外语部;陈爱平,河北经贸大学外语部。

【基金项目】 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之一,项目名称:大学英语网络资源京津冀一体化研究,项目编号:HB14YY030。

因为经济全球化、文化产品输出、人员国家间的频繁流动以及移民等诸多社会因素,承载文化的产品从一个地方向其他地方移动,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固有边界被打破,文化和文化呈现出更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地提出了“文化走出去”战略。这可以理解为中国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参与文化全球化竞争并产生巨大影响力的一种预期,“文化走出去”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的出版产业和翻译产业将具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市场。然而,站在文化全球化的立场而言,对外出版翻译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文化冲突的危险。

一、中国对外出版翻译活动背后的文化冲突

1996年,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亨廷顿提出了“文化冲突论”。他认为,冷战后的世界冲突更多是文明或文化之间的冲突,尤其是以种族、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冲突最为典型。因为每一个种族或民族国家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宗教信仰为主要表征,以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文化是其行动主要的依据之一。亨廷顿的“文化冲突论”从宏观的政治角度对未来政治格局的趋势提出了明确的洞见。从中观和微观层面来看,爱德华·霍尔早已经对文化冲突提出了自己的思想观点。他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对于各个民族、国家由于文化的不同所秉持的认知模式、思维模式以及行动表现进行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通过人类学的研究,霍尔发现了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逐渐形成了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视野。霍尔提出了文化的三层次:显形、隐形和技术性。他提出文化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隐形文化。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行面临的文化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当一种异质文化进入时,人们由于既有的文化所形成的思维模式与新的文化之间必然存在冲突的可能。当中国出版翻译产业以文化的形式进入他国时,我们不能忽视这种因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冲突。

韩国的文化产品自从2000年左右开始大量进入中国,这与韩国政府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2000年之后,韩国文化产品大量被引入中国,掀起一阵哈韩风,很多年轻人对于韩国的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转而形成了韩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之下,韩国的文化逐渐被普及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却被忽视。此次文化冲突是在韩国文化对外输出的背景下产生的。中国出版产业要进入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国家时,也必将因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产生更大的冲突。

二、中国对外出版翻译活动背后的文化共生

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常态。文化交流过程中就存在文化冲突,但冲突并不是胜负之分。文化冲突并不一定导致文化的消亡,文化的冲突解决不好可能形成民族、国家之间的紧张乃至敌对状态。文化的繁盛往往是通过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从而孕育出更好的文化。文化共生存在的基础在于每一种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性。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冲突与文化共生并存。詹姆斯·罗尔用“跨文化”和“本土化”来描述这种共生和变异的现象。跨文化是指“文化形态穿越时空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与其他的文化形态及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产生了新的文化,改变文化环境”。“本土化的意思是指,随着文化杂态共生的发展,引进的文化形式出现了本土的特征。”这种在文化共生中存在的杂态将来会成为文化适应的一种常规。中国的《甄嬛传》进入美国时,相关人员就曾按照美国的思维和节奏对原片进行了重新剪辑,并补拍了一些镜头,原有76集剧集最终被剪辑成6部电视、电影和12集电视剧两个版本。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得《甄嬛传》能更好地符合美国本土观众的审美和观看习惯。

三、中国对外出版翻译活动的平衡策略

1.用文化移情的思想提高对外出版中的翻译水平

对外出版翻译是一项跨文化传播活动。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翻译与出版需要在不同文化思维的转换下进行。如果出版翻译的工作只是着眼于从自身文化出发而忽视对方文化,则可能会造成沟通的难度加大。比如,中国的文学作品具有中国独有的一些审美特点,在对外翻译出版的过程中,如果只从自身的文化特点考虑,国外的读者可能完全无法体会其中的审美,因此,需要采取异化翻译策略来完成。刘式南在谈到对外出版的翻译时认为:“用外国读者熟悉的语言表达实质性信息”,过于忠实于原文本意的翻译无法很好地打动他国读者的内心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沟通的障碍,而这些都影响了中国对外出版翻译的传播效果。张昆教授认为:“中国当前的对外传播缺少对目标对象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不仅涉及制度规范层面,而且更多地涉及文化观念体系。”这才是我们国家出版翻译以及相关部门首先要思考的问题。面对翻译出版中的文化差异,我们可以采用德国美学家罗伯特·费肖尔提出的移情理论。文化移情就是站在对方的文化立场设身处地进行对外出版翻译活动。出版翻译产业的发展应该考虑以他国受众能接受和适应的文化立场开展翻译活动,这样可能会有效地降低其对中国文化的抵触。

2.从文化三层次的角度按照由表及深的顺序甄选出版翻译的内容

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文化可以分为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表层文化是指器物文化或者说是可以看得见的文化,如陶器文化、饮食文化和居住文化;中层文化是指法律、法规和规范等制度类文化,如政治制度、规范和礼仪风俗等;深层次文化是观念文化,如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从文化的冲突和共生来看,物质层面的文化更容易让异国人民接受而不太容易引起冲突,而深层的观念文化往往与人的价值观念相对应,对外出版翻译如果涉及较多层面的观念文化也就更容易形成文化冲突。因此,中国的对外出版首先应该考虑按照“物质——制度——观念”的逻辑顺序来组织出版的内容,以实现从易到难的过程。我们要使自身的文化产生强大的世界影响力,还需要输出制度性文化和观念性文化。从长远看,国家层面应该逐步将制度性文化和观念性文化的书籍出版翻译纳入资助的范围,并推广至其他国家,从而让外国人在了解我国物质性文化之后,进而通过制度性文化理解物质性文化的表现。因为,“能被同化的是其与经验环境相贴近的感官经验层面,而其与形而上环境相贴近的核心价值层面是很难改变的。”

3.运用多种渠道拓展出版翻译的路径

2004年,中国启动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主要是通过翻译费用资助的形式进行,主要涉及实体图书出版。中国出版社采取较多的是与外国出版集团、公司合作成立出版公司,以推广的方式进行对外翻译出版。这样做可以利用国外出版社的现有资源和渠道等便利条件。然而,要取得对外出版翻译的主动权,国内出版社还需要勇于走出去,积极拓展多种对外翻译出版渠道。目前,随着数字传播、自媒体的兴盛和手机终端的普及,数字出版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要赢得国外市场,出版人可以采用数字出版渠道拓展出版翻译的路径,比如,数字出版、网络出版和手机出版多种渠道。因此,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数字出版平台,或者在国外寻找合适的通信商、技术机构等相关公司进行战略合作。2011年,中南传媒与华为公司共同注资3亿元,重组中南传媒旗下的天闻数媒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一个面向全球用户,专注数字出版与营销服务的营运平台。

[1]苏国勋等. 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美]爱德华·霍尔. 无声的语言[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1.

[3][美]詹姆斯·罗尔. 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刘式南. 在对外出版中我们应该如何翻译[J]. 对外传播,2009(5).

[5]张昆. 正视文化差异,增强对外传播的有效性[J]. 新闻记者,2013(9).

[6]李新. 从“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看中国出版“走出去” [J] . 出版参考,2008(12).

猜你喜欢

文化冲突移情
基于移情的诗词文化创意设计方法研究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跨文化冲突视角下的法国电影《岳父岳母真难当》解读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
酒店英语交际中的文化冲突与解决策略
中英礼貌用语对比及跨文化冲突——以《喜福会》为例
精神分析心理学反移情概念的发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