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阅读策略,让语文阅读教学绽放光芒
2015-05-30王淑芹
王淑芹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绽放光芒呢?笔者设想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168-01
一、教给学生阅读技巧
学生一本书,不能拿到就阅读,先看看前言,书中的内容是什么,是否适合我们阅读,对文章的目录进行浏览,看看书中内容是按什么逻辑编写的,俗话说:"读书破万卷"这个书必须有益于我们的书,否则就破不了万卷,甚至可能走入阅读的误区。这书对数的选择,对书的选择要丰富多样,不能偏食,偏食营养就不良,宇宙是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全面认识世界必须文、史、哲、自然科学的书籍都要阅读。
例如,在学习《故乡》这篇文章时,鲁迅从总体生看写了过去的故乡,现实的故乡,未来故乡,故去的故乡是充满童趣和五彩缤纷的故乡,回忆了他与少年闰土的童年,现实的故乡是充满心酸和惆怅的故乡,通过中年闰土和杨二嫂表现出来,未来"理想"的故乡,过去的故乡是美好的,可是消失了,没有童趣了,现实故乡是承担生活压力和社会精神压力故乡,未来的故乡要人们去追求,去创造,文章中说:"世上本没有路,但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展现了鲁迅先生对理想故乡追求。层次清楚,中心也十分突出。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是个性化阅读的关键
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往往是填鸭式的教学,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他们往往被圈定在教师设计好的一定的模式里,课堂的答案是千篇一律。而在如今的新课改中,初中的语文教师应转变观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能动、自觉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从而使他们走向自主发展的道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个性化阅读的关键。那么,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呢?
要竭尽全力为学生创设自主阅读的平台。在课堂上,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来积极参与。实践证明:学生的参与阅读面越广,参与的兴趣越浓,学生的思维就越活跃,就越容易完成阅读任务。否则,课堂就会出现教师唱独角戏的沉闷气氛,教师讲得口干舌燥,但学生却游离于课堂阅读之外,收获甚微;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对自己喜欢或印象深的段落、篇章进行反复阅读,从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悟;也可出示问题组进行引导,注意结合他们的实际,贴近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去深入文本,体味文本的意味、意蕴、意趣!在此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字求其意、句求其质,让他们与作者、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从而体验感悟、掌握知识,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引导、支持学生学会质疑问难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阅读指令和信息,还要在阅读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生在形成一定的阅读感受之后,就会发现许多问题。这时候,需要老师的正确指引,既鼓励他们积极地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更要引导他们抛开那些鸡毛蒜皮、不着边际的问题,回到有价值和研讨意义的问题上来。
有了问题,学生自会急于寻求答案,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有了继续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在阅读中有所感知感悟。当然,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背景等存在差异,因此他们的理解肯定也有所差异。这时候老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求同存异,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发表他们自己的看法。不压制学生的思维发散,并鼓励他们继续进行大胆而深入的阅读体验。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
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精神萎靡、麻木不仁,得过且过、心如死灰这都是教育的大敌。而情感充沛、精神饱满,潜心投入、信心十足、追求卓越,则是学生获得更充分发展的心理基础和人格品质。所以,在培养阅读能力时要注重阅读情感的重要性。在历代文学经典中深刻地蕴含着写作者不同的情感,也就是文章深刻的思想性。一篇篇名诗佳作之所以盛传不衰,就是因为作家文人的笔墨中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自己的心血和生命。
正所谓“文章情铸成”。让学生深刻领会文章中的感情,能够和文本对话,和作者的思想心灵对话,那么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和感受文章的魅力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教师应该善于将没有色彩的文字变成具有一定情感的载体,通过阅读和领会,引导学生体会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深刻领会的目的。阅读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与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主动理解课文形象与内容,通过将学生带入作品隐含的境界,和作者一起感受情感,从而巩固理解过程,陶冶情操,增强理解和阅读能力。在阅读教育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情感,让学生在情感和阅读上达成一致,有效提升阅读效率与质量,保障阅读能力。
五、适当拓展延伸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课本走向生活。在这里笔者尝试着“读”“品”“悟”去教学,它有助于笔者在教学的准备阶段有的放矢,在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从繁琐的教案书写中解放出来,更多的时间开发利用生活资源,实现从课上到课下的高效突出。实际教学中,我依据模式,依据实情,根据文章特点,发挥个人长处有创意地设计教学流程,在课上善于抓住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个性发挥,充分展现语文学科的语言魅力和人文魅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
阅读教学承载语文教学的诸多因素,因而充满活力与希望,同时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与期待。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把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引向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加大课外阅读量,从而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的素养。阅读教学是一门艺术,有待我们语文教师长期探究,我愿与同仁们在这条路上不断进取。
参考文献:
[1]张红霞.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B,2012,(6):148-148
[2]李玉祥.初中语文之阅读能力培养.神州,2012(29)
[3]喻华峰.认知阅读,建构新型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