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与训练

2015-05-30雷双荣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9期
关键词:陶冶情操理解课文

雷双荣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关键词】理解课文 感受课文 陶冶情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159-01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一、朗读训练的重要性

(一) 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句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朗读一般也讲究两个方面,一是数量,二是质量。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学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子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累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 朗读有助于审美教学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大兴安岭》、《火烧云》、《观潮》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表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鸡公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诱发学生去关观察自然,感谢大自然的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感情是通过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三) 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想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体现了小学儿童发展的特点。小学阶段的。儿童由于内部语言还未得到充分发展,其思想形式带有很大的情景性。国外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最初“是在高声的思维”,以后才“有外观的语言过渡至耳语,再过渡到内部语言”。小学儿童可以通过朗读,用“听”来进行思维,从而促进智力的不断发展;用读来调动学生学习,从读中理解。正如一位外国诗人说的那样:“从读的情况可以看出读的人是否真正理解所阅读的作品。”

其次,朗读教学便于发挥“有声语言”的教育作用。学生在朗读文章时,把书面语言还原成口头语言,他们如同站在作者的位置,替作者说出这一番话。反复的读,把文章读的越好,学生就越能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并受到感染。这时,学生的语言就真正成了作者的语言了。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品味,在读中受到启迪…最后,朗读可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想,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体现了小学儿童发展的特点。小学阶段的儿童由于内部语言还未得到充分发展,其思想形式带有很大的情景性。国外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最初“是在高声的思维”,以后才“有外观的语言过渡至耳语,再过渡到内部语言”。小学儿童可以通过朗读,用“听”来进行思维,从而促进智力的不断发展;用读来调动学生学习,从读中理解。正如一位外国诗人说的那样:“从读的情况可以看出读的人是否真正理解所阅读的作品。”因此,朗读是衡量学生对课文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尺度。在阅读教学中所处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

二、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当尽的职责

(一) 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快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像《再见了,亲人》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二) 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整篇课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像《草原》等这类意境深远,感情受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含声调、节奏等方面)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我深深去地体会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让课堂充满读书声,坚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长此下去,学生的读书能力以至说话能力、写作能力都会有很大提高,必能实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这一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陶冶情操理解课文
创设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入境
小学中年级运用字理析词理解课文的基本模式探究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切入点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洗涤学生心灵的良剂
衔接追问,趁热打铁,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
让国学点亮学生的生命
灵活运用多媒体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将地方婺剧艺术融入音乐课堂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