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类型及政府扶持政策策略

2015-05-30陈仲翠

农民致富之友 2015年18期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陈仲翠

[摘 要] 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翠华镇笔山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会稳步提升该地区的规模化经营水平,以及提升社区组织化程度。通过促进经营方式的转变以及经营体系的创新,提高当地居民的收益,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水平。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类型 扶持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019-01

农民合作社,是以承包经营为基础,对同类农产品经营者实行互助联合的制度。农民合作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其社内成员。对其提供农产品信息、销售、加工、以及运输等相关服务。合作社的发展类型以及政策扶持,是当前应该考虑的问题。

1 合作社基本现状

1.1 基本情况

笔山手工坊专业合作社,主要以十字绣、服饰、民间手工艺加工为重点,现有社员200余人,切实解决了部分特困群众和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就业问题,维护了笔山社区的稳定。一旦合作社实施以后,将会对于解决大关县劳动就业问题、缓解社会劳动就业压力、增强劳动者素质、增加大关县人均GDP收入将做出积极贡献。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1.2 项目意义

笔山社区2600多户居民中贫困户就有620多户,就业难、收入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改变这种状况成了笔山社区居民和社区领导们的共同梦想。

笔山社区的居民对手工制作布鞋、纳鞋垫、挑花绣画、绣点枕头、绣点围裙、绣点背带等等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熟练的技能。在当前市场上已常常有相关产品出售。

2 农民合作社发展类型

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从组织形式可分为三种。一是政府引办型。如农村供销合作社;二是村内人员领办型,联合村镇内分散经营者,共同抵御市场风险。三是依靠大型企业,来成立合作经济组织。而之所以举办农民合作社,而不是教给商人来代办,目的就是要使得农民得到实惠,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消除村镇内贫富分化状况,促进基层社会和谐发展。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2.1 政府引办、领办型

是指专业协会与农户的合作,这种制度创设之初,是完全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可是随着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这种制度便逐渐变成了国有商业的组成部分。在诸多历史原因下,供销社并未成功的改造成为农民合作组织。

2.2 村内人员领办型

是指由村内经营成功者,联合村镇内分散经营者,合作经营,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经营大户作为先富起来的人,对国家政策响应积极,他们会把成功经验向村民介绍,为村民在技术、贷款、销售等方面积极提供帮助并且能起到示范作用。

因为汇集了产品,打开了销路,所以能明显的看到利润提升。甚至有的村镇,在这种模式下,还形成了自身品牌。不过,该模式有其弊端存在,对经济带头人的道德素质较为依赖。若果带头人道德达不到标准,则普通农户很有可能遭受损失。

2.3 依靠大型企业,来成立合作经济组织

公司能提高投资的并不多,至于销售方面,刚开始不论是否有协议或只是有意向,到最后通常是农户被动和吃亏。因为该模式的目标是公司利益最大化,农户的资本、信息、法律意识无法与之抗衡,公司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

3 政府扶持策略

国家政府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优惠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税收优惠政策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销售本社农产品,可以将其视为农业生产者自产自销,所以免除增值税;从农民专业合作式购入免税农产品,可以抵扣进项税、增殖税额13%;社内成员购入本社产品,免征增值税;对本社成员与本社签订的包括农业以及农产品购销合同,免征印花税。

3.2 金融支持政策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纳入信用评定范围。对一些产业基础好、经营规模较大并且具有自身品牌、以及服务能力强、可以带动众多农民、自身管理制度完善、信用记录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重点扶持。鼓励、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技术创新,对有条件的合作社可以支持其发展信用合作。

3.3 财政扶持政策

2015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有所下降,财政支出的方向也会做出相应调整。这种情况下,中央明确农业农村的投入处于优先保障的地位。2014年,国家惠农扶持资金超过1.4万亿,如果按照每年国家惠农扶持资金递增15%来算,2015年国家的惠农扶持资金将超过1.6万亿。

3.4 涉农项目支持政策

据中国农业发展信息中心下发通知,2015年对农业部分的扶持项目有: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开发性金融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300万以内),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良种繁育、优势特色种养项目)(100-500万),大中型沼气工程中央投资项目(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100-200万),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与财政部联合发文,项目总投资的30%左右。

3.5 人才支持政策

国家有关政策对农民合作社工作的农业科技人员和大学毕业生给予倾斜,鼓励聘用期满后的大学生村官选择到农民合作社就业。还将针对大学生推出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岗位。每年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扶持资金中,对由高学历人员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择其规模大、效益好的,给予优先支持。

总结:上述几种模式各有利弊,如果想要提升效益,增加农民收益。则要将其结合起来,加大政策补贴力度,大力提高农户自身在合作模式中的地位。大关县翠华镇笔山手工坊专业合作社,是由大关县翠华镇笔山社区来承建的。因为承建组织与农民群众之间利益关联密切,彼此盈损相关。所以更具有实际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吴晨.广东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南方农村,2012,28(7):50-54.

[2]曾冰心,江琪,张素伦,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瓶颈及发展策略分析——以当阳番鸭养殖合作社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2,(21):20-21..

[3]王晓来,郑金波.辽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策略[J].大连大学学报,2011,32(2):109-111.

猜你喜欢

农民专业合作社
破解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 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创新: 案例剖析
隆阳区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思考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
基于流通视角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
关于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考余霞萍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诚信缺失及治理研究述评
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