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情境创设 开展有效教学

2015-05-30粟远权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9期
关键词:梯形生活化创设

粟远权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061-01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实施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正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有效的教学艺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创设一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的环境,让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下,沉浸在紧张、活跃、和谐的氛围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一、情境创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趣味性原则。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活教材,趣化教材,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唤起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现实性原则。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因此,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生动形象的典型情境,可以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生活数学化,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3、动态性原则。就是在教学中根据所教内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的条件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展示台展示、学生动手操作等使情境动态化。

4、开放性原则。就是创设的课堂情境能促使学生思维呈现活化状态,学生思考的空间广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如何优化情境创设,开展有效教学

1、创设故事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幻想的故事情境更能激发小学生的丰富情感,给他们带去深刻的内心体验。小学生因为年龄特征,他们对故事非常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问题情境编成小故事,以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如教学《0的认识》时,我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一天,猫妈妈带着小猫去河边钓鱼,猫妈妈一心一意的钓鱼,钓到了一条又一条的大鱼。而小猫三心二意,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一条鱼也没有钓到。”然后问学生,猫妈妈钓到一条大鱼可以用几表示?钓到二条大鱼呢?小猫一条也没有钓到,能不能也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呢?数的认识教学比较单调、乏味,但我通过创设这样的故事情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创设游戏式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儿童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好胜,喜欢游戏。根据这一特点,让他们在游戏中动手、动脑、动口,主动学习。如教学《两步应用题》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游戏情境:让孩子们来做“乘公共汽车的游戏。”我用讲台当汽车,请10名学生模拟乘车,汽车到站后下去6人,又上来5人,这时车上还有多少人?由于学生亲自参与了游戏,有深切的体验和感受,很快就编出了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说出了解题步骤,算出了正确答案。在教学中创设这样的游戏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游戏化,既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学到了知识,又训练了他们的技能,还开发了他们的智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走入数学王国,领略数学知识的乐趣,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3、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置身于生活问题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如教学《连乘应用题》时,我创设一个春游的生活情境:春天来了,老师准备带同学们去春游,请同学们讨论解决两个问题:(1)我们春游应该做那些准备工作?(租车、买门票、买吃的……)(2)我们班有8个小组,每组9人,每人买2瓶矿泉水,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瓶水?创设这样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问题,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情境中的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数学,快快乐乐学好数学。

4、创设问题思考的教学情境,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源于思,思始于疑。没有问题的学习是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难培养学生的能力。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教学《可能性》时,我先通过让学生摸球、猜球等游戏活动,使学生对“可能”、“一定”、“不一定”等概念有了初步的感受后,再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口袋里放有10个红球和3个黄球,要想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怎么办?”孩子们通过思考、讨论,得出“把红球数量减少”或“把黄球数量增加”等方法。

5、创设操作情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是思维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以主动积极的态度亲近教学内容,真正入境。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寻找规律,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些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梯形,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①梯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学生畅所欲言,得出了种种猜想……,②能不能将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算计它的面积?又怎样转化呢?学生开始动手操作,他们对各种梯形进行剪、拼、折等活动,通过操作、思考,发现梯形的面积与它的上下底和高有关系,最后引导他们把梯形转化成学生已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来计算,并推导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实现了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6、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有效提高课堂教学

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就是把问题情境开放化,把学生置身于一个思维策略与解题方法不唯一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思考问题、去分析问题、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新的课程改革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放在突出的位置,开展有效教学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心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把学生的所学的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激发、唤醒、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学富于情感,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索知识,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猜你喜欢

梯形生活化创设
玩转梯形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梯形达人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