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老师有效备课的四个做法

2015-05-30徐欢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有效备课教法教材

徐欢

【摘要】 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 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老师有效备课的四个做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有效备课;教材;学生;教法

备课是教学设计中最主要的环节,它是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必需的准备,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前提. 通常备课是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法,而在目前的新课程标准下,教材、课堂包括学生都有了一些变化,而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备课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

以“观察物体”这一课时教学设计为例,在具体的教学环节的设计时,要不断调整、随时改进,使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观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并且在教学结束后进行自我反思. 备课是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那么,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备课呢?

一、了解课改备好教材

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 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只有研究教材体系,明确教学任务,弄清教材的基本结构、指导思想、知识技能、编写意图、内涵与外延和深度与广度,才能最终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重点与难点.

1. 了解知识地位

我们首先要知道所教内容在数学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只有在对其十分了解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对它进行有效的分析,在教学时不会因为出现把某些学生还没学到的知识认为他们已经掌握这样的情况而闹乌龙.

如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观察物体”这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原来三年级已经会观察简单的物体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而这里就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深入. 让学生能通过增加小正方体的个数来正确地知道5个或6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各是什么图形. 让学生在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积累辨认物体的经验,发展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2. 制定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教师制定有效的备课目标,且教学目标应非常明确并且切实可行. 教师应结合数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订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 首先是使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和技巧,形成什么样的技能,达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 其次是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考虑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学生能体会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学会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第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想一想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教育,培养哪些良好的道德品德,体会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如在“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在解读了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出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从正面、上面以及不同的侧面观察5个或者6个不同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生活中的物体的观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3. 掌握重点与难点

教师必须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当教学内容确定以后,教师应认真考虑:通过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那些主要的、关键性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哪些困难,那些学生难以理解、容易出错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难点.

如“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的教学,我在研究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定了重点是:能分别确认或辨认由5个或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不同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 难点是:能根据观察物体看到的某个面的形状,用同样大的正方体摆出相应的物体.

二、了解学情备好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摸清了学生的知识储量、认知水平、学习方法、思维习惯以及对本节教材内容的已知程度,教学才有依据,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教师要想备好学生就必须经常深入学生,走进学生中间,从课上和课后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特点,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

如在备“观察物体”一课时,我在本班同学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易到难地设计教学环节. 首先出示学生都知道的四个物体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分别让他们画出正面、侧面和上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然后分别增加一个小正方体,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挥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允许他们犯错,让他们在自我实践中尽量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而不是非要每名同学都做到面面俱到,一种方法都不漏.

了解每名学生有每名学生的特点是备好学生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目的. 这就要求教师备好学生的同时,制定的教案内容要具有相当的“梯度”. 这种“梯度”要能让基础好的学生“吃不了,兜着走”,给他们留一些有思考性的问题,以作为课堂内容的延续;让基础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吃得香,不肯走”. 让他们在简单的题目里,找回自信心,拥有成就感. 这样一来就能防止传授过深的内容而使学生茫然不懂,或者是知识过浅,学生都掌握,从而使他们索然无味.

三、了解理念备好教法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目前课堂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如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研究法等.

如在“观察物体”的引入部分我选择的是谈话法. 首先指出在三年级我们已经学过观察简单的立体图形. 然后课件出示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 接着我采用了演示法:按照课件摆出图形. 学生观察图形并画出三个观察面观察到的图形. 然后将传统的演示法、辅助教学法及发现法相结合,同时也采用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先拿出一个小正方体,摆在原来图形的某个小正方体上,让学生观察三个面各是什么图形. 在这个环节,我首先是边教学边指导,对学生半辅半放,然后我全面放开,让学生自己动手,在自我观察中画出各形状,然后发现其中要使上面、侧面或者正面看到的图形不变的话可以摆在哪些位置,从而总结出学生自己的发现. 接着是练习法. 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地掌握从三个面怎么样来正确地观察物体. 最后继续采用谈话法来总结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加深印象.

教学方法是教学实践的产物,是教师经验的结晶,但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 方法的效力不在于方法本身,而在于选择和运用. 备教法要切中契合点,就是依据教师、学生、教材等方面的不同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最能使三者融通的方法,使教师能驾轻就熟,使学生能吸纳接受,使教材能化难为易,使课时能成功有效.

只有在备好了以上三个方面之后教师才能写出一份有质量的教案.

四、了解课堂备好反思

备好课,上完课,这节课还没有结束,课后我们还要静下心来反思,将自己的课前设计与课堂实施做一番回顾和比较,哪些地方成功,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 教师还可以去问问学生课后的感受.

如我在教学完“观察物体”后,通过课后对学生的了解,我总结出了一些优点和一些不足的地方. 优点是能够从易到难层层深入,使学生能够一步步地接受,而且我自己做的教具(小正方体)是非常好的,在每个小正方体的外面贴上了不同的颜色,编上序号,学生在观察时一目了然,不易弄混. 而不足之处就是有的地方还是没有完全放开,这是又一种不放心学生独立地完成一件事的心理;还有就是虽然小正方体做得很漂亮,但是放在讲台后显得偏低,后面的学生有可能看不到. 这是我欠考虑的地方,以后要多改进.

教学需要反思,反思才能提高. 只有具有反思习惯的教师,才会迅速成长.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只有认真对待备课,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

【参考文献】

[1]朱琳页.关于小学数学“有效备课”的思考.中国教师,2013(10).

[2]赵红芬.浅谈数学教师有效备课之我见.小学数学教育,2014(Z2).

猜你喜欢

有效备课教法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中化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思想品德课堂因有效而精彩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中学历史深度备课的二三事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