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电气系统”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2015-05-30刘星洋苏军英权小勤
刘星洋?苏军英? 权小勤
摘 要:本文论述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教学、问题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方法结合使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老师自身、教材等多方面着手共同完善教学环节,从而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
关键词:任务;实践;教材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作为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在社会建设和百姓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顺应新经济时代节能减排的要求,未来汽车将使用新能源,也将朝着信息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从汽车的发展变革来看,高科技逐渐被运用到汽车的制造与使用中,电气设备作为新技术的载体在汽车中显得更加重要,汽车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高职高专为社会培养汽车技能人才责无旁贷,为了能让汽车专业的学生掌握不断更新发展的电气技术,如何进行教学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首要任务。
“汽车车身电气系统”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应用型课程,它是来自企业的特色课程,在实现汽车高速、安全、智能、环保方面至关重要。
该课程有大量的电学原理和机械原理,由于其抽象性导致课程内容晦涩难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觉得困难且不好理解,从而产生畏惧、厌学心理,老师在上课中往往也是反复讲解教授,收效甚微,尤其高职高专学生普遍理论知识基础较差,更使得教与学过程艰难,老师辛苦,学生也怨声载道。虽然教学辅助手段不断增加,如多媒体、平板电脑等,但老师们却越发觉得课程难教,除了当今学生们已有了新的特点以外,现有的教学方法也已不能满足汽车电气技术发展的教学要求,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根据教学经验、考察学习交流以及搜集的多方面资料,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以下见解。
1.任务教学,多种途径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们对于理论学习往往兴趣不大,看不到、摸不着,靠想象力学习使学生们学习吃力,但是对实物却是很感兴趣,汽车电气系统离不开多种机械和电子元器件,例如,灯光系统,教师可事先准备好多种电路元器件,让同学们自己来设计,选用电路器件,画电路图,先实现亮灯,再实现闪烁功能,由简单逐渐深入复杂,教学过程由被动变主动,学生们积极性提高了,效果也会很好,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类似上述的任务教学法。
2.鼓励实践教学,配备专业教师
“汽车车身电气系统”课程需要学生们多多动手才能掌握,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理论教学是以班级授课,班级授课的优点是可以节省时间,减少老师工作量,缺点是学生们的程度差异以及学习态度和兴趣差异会导致学生接受程度有很大的不同,一节课下来,有的学生收获颇多,有的学生却犹如听天书一般,高职高专学生则只有小部分同学才能跟得上课程,实践教学则是以小组形式授课,4~6人一组,在实训设备上边讲解边操作,优点是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与学的过程,老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指导,对于实物教学同学们学习兴趣浓厚,效果也很好,但是实践课却得不到推广使用,原因有几点:一是分小组教学增加了老师工作量,一个老师很难在相同的理论课时内完成教学过程,往往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二是学校理论课与实践课区分不够明确,都以相同工作量来计算,会打击老师上课的积极性。为了鼓励老师实践教学,实践课应配备专门的实践课老师来辅助,课时工作量也应多于理论课。
3.案例教学,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长时间讲授理论知识,而应将理论知识穿插在案例中使用,更易于理解和记忆,比如讲到空调系统时,教师可引入空调电磁离合器线圈屡屡烧毁的案例,先分析烧毁的原因:主要原因是空调压力过高导致的,再分析压力过高的原因:一是怠速长时间使用空调;二是水箱散热有问题的情况下仍长时间使用空调;三是添加氟利昂过量。然后按原因进行检查排除,通过高压表发现是氟利昂过量。通过这个案例,空调系统的组成以及影响因素在这个案例中都呈现出来,学生们也能够联想记忆。
4.问题教学,师生互动
在课堂上,老师一味地进行独角戏式的上课方式会导致学生精力不集中,最终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对于这种问题教师可以将之前所学的和学生们感兴趣的知识点作为问题提问,比如讲蓄电池的时候,将特斯拉纯电动汽车引入,以学生们所了解到的电动汽车的信息进行提问,以“电池容量、充电、类型、寿命”做问题,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能让同学们稍加思考就可以回答,这样会增加学生们的自信心,也能活跃课堂氛围,这样同学们学习起来才能主动不排斥。问题教学法不能在课堂上一直使用,要结合其他方法使用,否则学生们会倦怠,老师们对此应自行把握。
5.利用企业资源,互助合作
每年学校都会给老师们提供培训的机会,但是由于培训地点也是高校,同样缺乏来自企业一手的资料和经验,然而去企业培训又缺乏资金和企业的支持。自校企合作提出以来,各大院校都将校企合作提出作为专业发展方向,我国也总想借鉴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但是始终举步维艰,我国的教育体系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因此需要教育部门和政府的支持和重视才能改变职业教育的大环境,在此之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能力范围内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学校老师们掌握的理论知识往往多于实践经验,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没有足够的汽车设备来供老师们学习使用,二是书籍资料也都无法和市面上的汽车类型相匹配,三是缺乏相关政策支持老师们下车间学习培训。学校的优势是老师们上课经验比较丰富,理论知识扎实,企业的优势是可以提供资料和实际动手操作的锻炼机会,劣势是汽车维修工普遍素质较差,尤其电气方面,企业内部培训缺少合适的老师,那么首先可以从培训进行合作,优势互补。首先让老师们得到第一手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老师们入企业学习培训,应得到学校鼓励支持,才能保证合作初衷。
6.因材施教,编著教材
我们这里所说的因材施教指的是不同学校的学生有各自的特点,每个学校所拥有的汽车电气设备也不一样,每个老师们所拥有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也不同,老师们将自己擅长的方面互助合作,共同编写与本校拥有的电气设备相结合的难度适宜的教材,将理论课课本和实践课课本分别编写,编辑理论课教材时,应考虑到高职高专的学生理论知识差,在编写教材时就不能理论知识太多,要加入实际车型的实际电气设备,比如,编写汽车灯光内容时,就可把一般车型的卤素灯、改装后的氙气灯、奔驰车型的led灯作分析对比加入进去,多拍些照片,书做成彩页。在做实践课教材时,不必拘泥于只编辑纸质教材,将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拍成视频,把拥有的实践设备所能做的所有实验做成实验指导书,这样结合实际编著的教材才能将我们的老师、学生、设备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以上所述教学方法是笔者结合多年实际教学经验学习思考所得,汽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教学方式也要不断更新,本文是关于汽车电气系统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不仅仅是老师在上课时使用的手段,而是为了达到好的学习效果,从老师、学生、教材、设备等相关人、物和各个环节全面入手,为了保证每个过程环环相扣,不单单是上课的老师,也需要学校的全面支持和配合。本文中观点是笔者的一知半解,可能有不妥之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不断加以总结改善,古人有云,“活到老,学到老”,不仅仅是学生,所有人都适用,对于授道解惑的老师们,唯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担任教师一职,共勉!
参考文献:
[1](美)斯莱文(Slavin,Robert E.).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第七版)[M].姚梅林,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07).
[2]周 丽.高职汽车电器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J].大学教育,2012(12).
(作者单位:安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