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状扫描”下“挑战性”问题创设的新思考

2015-05-30宋健健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关键问题动手操作

宋健健

【摘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挑战性问题是课堂的“课眼”. 本文笔者试图通过建立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提出挑战性问题并尝试探究,展示原始思维并再探索,适度延伸提升思维这四步阐述以创设“挑战性问题”为特征的课堂的基本教学策略提出了四点思考:1. 以关键问题为核心,由挑战性问题繁衍出小问题;2. 以动手操作为手段,建构知识模型;3. 以回忆梳理为方式,系统化知识内容;4. 以环节目标为依托,凸显导引职能.

【关键词】 挑战性问题;关键问题;动手操作;回忆梳理

2011年,课程标准修改版明确把课标实验版中的“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扩展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把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展为“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现状扫描

然而,从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情况不容乐观. 美国某个相关研究表明:教师们在30分钟内平均提50.6个问题,大部分教师所提的问题是有关事实、回忆或者知识的,处在比较低的认知水平上. 教师提出问题之后等待时间非常短,甚至经常有教师在没有继续探究的情况下接受学生不正确的答案,他们经常回答自己的问题.

于是,这样小步子、密节奏、多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严重压缩了学生的发展空间. 因此,以“挑战性问题”为导向的课堂研究很有必要. 那么,以“挑战性问题”为导向的数学教学怎么在实践中操作?

一、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事实上,学生潜意识里的原有知识结构通过一定的应激反应,可以帮助其在后续的新知学习与建构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新旧知识的联结必须充分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

二、提出挑战性问题并尝试

挑战性问题是课堂的“课眼”,是课堂教学的主线,它一般是学生学习的疑点,是教材的省略点,是知识的连接点,是数学思想的聚焦点,也是钻研教材的着力点. 问题在精不在多!两个到三个覆盖全局、直指本质、涵盖重点与难点的挑战性问题,更能解决学生的头脑.

三、展示原始思维并再探索

师生围绕“挑战性问题”及“挑战性问题”的解决过程,共同参与梳理和提炼,得出结论,并再次提出与解决问题也就至关重要.

四、适度拓展延伸提升思维

这里的适度拓展延伸是指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设疑、解答等多种形式,对知识进行巩固、深化和延伸.

创新思考

一、以挑战性问题为核心,由挑战性问题繁衍出小问题

怎么样的问题才是比较好的挑战性问题?黄爱华老师说,第一,它能触及数学的本质,这个本质,不仅仅是知识,不仅仅是技能,更蕴含着思想. 第二,它必须有一定难度,但也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跳一跳要能摘到“果实”.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挑战性问题还必须是“有繁殖力的”,也就是说,它是以问题开始,但不一定非以问题结束,它能够催生出大量的新问题.

以“圆的周长”一课为例,围绕核心问题:什么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学生通过思考表示与直径有关、与半径有关,从而引出了无数的小问题: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测量3个不同直径圆的直径、周长并汇总得三种结果. 再请学生研究周长和直径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想到了倍数关系,周长÷直径大约等于3,从而引出这个倍数关系就是圆周率. 学生对圆周率的由来、意义理解得清楚到位.

二、以动手操作为手段,建构知识模型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亲身经历操作的过程,才能获得直观经验,才有可能将形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 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一个或几个关键性的挑战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建构知识模型.

在人教版二年级“角的认识”一课中,通过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提出问题:为什么它叫三角形?这三个角在哪里?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角,在纸上画一个角.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从直观上感受角的基本特征. 再请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创造角,让学生感知角是有大小的,两边张得越开,角越大,张得越小,角越小.

三、以回忆梳理为方式,系统知识内容

每当整理与复习课时,经常感觉不会复习,到底要整理些什么?复习到何种程度?是把所有的题型讲一遍就是一堂好的整理复习课了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通过一个挑战性问题将所有知识联系到一起,并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更能使知识内容系统化.

四、以环节目标为依托,凸显导引职能

环节目标是课时目标的细化,是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要达到的效果,以环节目标为依托,更要凸显教师的导引职能.

如黄爱华老师“圆的认识”一课中设计了两个挑战性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圆形的井盖不会掉下去?

问题二:如果让你写,你能写出第二、第三个观点吗?

学生呈现出了11个问题. 课堂上的反馈以教学目标为依托,重要的结论要组织全班学生一起再探索. 如在分享“直径把圆分成了两个面积一样的半圆”时组织学生折一折,理清半圆与一个圆的面积关系、周长关系,从而加深对直径的认识.

总之,提“挑战性问题”,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支架. 以“挑战性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要培养会长期思考的人,把教学导向透彻、自主、高效,把终极目标导向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爱华数学教学工作室.洗尽铅华,粉饰尽去——以“挑战性问题”为导向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黄爱华.黄爱华与智慧课堂[M].

[3]臧薇.挑战性问题引领学生形成大观念[J].小学教学设计,2013(11):11-13.

猜你喜欢

关键问题动手操作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关键问题探讨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质疑与反思 秦岭隧道交通事故的关键问题在哪儿?
发展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初探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NFV技术及其引入VoLTE IMS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解决好改革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