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后羊水栓塞的抢救护理体会
2015-05-30曲翠晖
曲翠晖
【摘 要】 目的 分析分娩后羊水栓塞的抢救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羊水栓塞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相关护理措施。结果 5例羊水栓塞患者无一例死亡,其中4例采用保守治疗方案,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新生儿健康出院。结论 针对羊水栓塞产妇准确、及时的诊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救治护理配合,可有效降低羊水栓塞患者死亡率。
【关键词】 羊水栓塞;分娩后;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5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在26-37岁,平均年龄31.5岁;平均孕周39.1周;5例产妇均为单胎妊娠,其中2例初产妇,3例经产妇;生产过程中,2例自然破膜,3例人工破膜;2例因宫缩乏力而使用缩宫素;5例产妇中,1例剖宫产,4例自然分娩。
1.2 方法 羊水栓塞产妇抢救过程中,下列护理措施十分关键:
1.2.1 正确诊断 在第一时间对羊水栓塞做出准确、及时的诊断会对抢救是否成功起到决定性作用。通常羊水栓塞产妇会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发生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表现,这些均属于羊水栓塞的早期症状。有些产妇可能会在产后出现寒战的症状,可能会误认为输液反应或室温低所致,需要进行静脉抽血,如血液迅速凝固则可高度怀疑为羊水栓塞;如患者出现阴道流血不凝固、形成小而松散的血块或者产后出现大量阴道流血等症状,并伴有伤口渗血、少尿、血压低等,则均有可能是羊水栓塞。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及时发现羊水栓塞的先兆症状,及时确诊,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1.2.2 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 羊水栓塞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等特点,一旦发现相关症状,护理人员及产妇家属要尽快帮助产妇抬高头部,护士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皮肤、神志及意识等,间隔30min对产妇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等指标的变化检测一次。本研究5例患者中,2例忽然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症状,护理人员立即给予面罩加压吸入高浓度氧气,采取凹卧位,以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如有必要可给予气管切开,缓解患者肺水肿症状,改善患者脑缺氧;留置导尿管并保持通畅。护理人员迅速用大号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可用双管或多管同时开放,快速扩容,便于应用多种药物及血液,同时选择上肢大静脉血管,维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如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则要加快输液速度,促进患者恢复血压;进行抗休克治疗時应用大量抗过敏药物,并给予解痉药物解除支气管痉挛。整个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产妇阴道出血量、尿量的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准确记录出入量,通过数据可了解产妇全身的血容量是否充足,是否发生休克症状。
1.2.3 子宫切除患者的护理 子宫切除术治疗羊水栓塞的可行方案之一,因此术前就必须准备好全子宫切除术的相关准备。本研究有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要加强切口管理,进行必要的抗感染治疗,防止切口感染;鼓励患者多翻身,防止出现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1.2.4 心理护理 羊水栓塞发病急,进展快,且有较高的病死率,因此产妇及其家属难免会出现紧张不安或者恐惧心理,因此除了采取必要的抢救护理措施外,还要加强心理疏导与心理支持,采用真诚、耐心的态度关心患者,鼓励患者,给予其个性化护理;及时解决患者提出的各种合理问题;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对羊水栓塞做简单解释,消除其心理问题,提高其治疗配合度。
2 结果
5例羊水栓塞患者无一例死亡,其中4例采用保守治疗方案,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新生儿健康出院。
3 体会
发生羊水栓塞的主要原因是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而导致羊水进行血循环的原因比较复杂,比如子宫收缩过强、催产素使用不当、分娩创伤、子宫收缩切口等。产前、产中、产后等均有可能发生羊水栓塞;典型的重型患者易出现寒战、呼吸困难、胸闷、气急、烦燥不安等症状,比较易于识别。羊水栓塞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致死率在5.4%左右,而孕产妇病死率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降低孕产妇病死率也是妇产科医护工作人员的重要责任。因此,针对羊水栓塞患者,医护人员要增强救护意识,提高护理责任心,发生突发事件要密切配合主治医生,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李力.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与诊断[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1(2):1169-1170.
[2] 靳家玉,杨桦.羊水栓塞原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12):121.
[3] 曾秀文.羊水栓塞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干预[J].实用医技杂志,2012,14(26):3664-3665.
[4] 张国楠,黄薇.妇产科急症重症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394.
[5] 何晓玲.剖宫产术中并发羊水栓塞1例的护理配合[[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8):889-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