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讨
2015-05-30胡灿
胡灿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信息化的今天,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发展的重点,各行各业都引入了电子设备。因此,电子技术在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这一背景下,许多高校都开展了《电子技术》课程,保证相关人才的电子技术知识。但是《电子技术》课程在我国设立较晚,其发展时间也相对较短,而我国电子技术日新月异,因此其课程的教授较为困难,尤其是《电子技术》的教学模式并不完善,更制约着我国电子技术相关人才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根据调查与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模式,希望能为我国电子技术人才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技术以及生产力之一,其作用和地位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国当前缺乏电子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情况也是不可否认的。针对这一状况,我们许多高校的相关专业都开设了《电子技术》课程,以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相关人才。由于发展起步晚、经验少等因素,我国高校中的《电子技术》课程发展并不理想,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在对《电子技术》课程进行调查时发现,教学模式的缺陷是制约《电子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要提升《电子技术》的课堂效率,真正发挥课程的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观察这一课程,从其特点出发,设计更为合适的教学模式。笔者对其进行了细致的探索,并进行了一定的教学实践。下面,笔者就将探索所得进行展开讨论,分别讲述自己探索的教学模式,希望能以此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为《电子技术》课程的发展提供帮助。
一、讨论式教学研究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们当前的教育主要是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随着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而且还要知道知识的由来,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难以适应教学的这种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我们要开展一种讨论式的课堂,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中进行讨论。首先,老师可以根据课本的知识规定一个话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讨论得出结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当前完全有能力根据课本和讨论得出一个较为近似的结论,而且这种方式也使学生记忆越来越好,更使学生对课堂的敏感度有不小的提升。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维持课堂纪律,避免这种“松散模式”增加学生的惰性。其次,老师可以就相关的具体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例如某一个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优点、缺点,让学生学会自主的辩证分析。这一方式开展的初期,学生难以适应,更是出现了找不清方向、理不出头绪的状况,这一探索也是较为困难的,但是在这一方式进行了四次之后,学生慢慢找到了思路,在课堂上的积極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而在笔者的提问当中,学生也有了更多新颖的答案和睿智的思考,因此笔者认为,这种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也证明了讨论式教学的成果。最后笔者要说的是教师的参与,对于这种讨论式教学笔者也对其他课堂做过调查,发现有些课堂的讨论主要是学生的讨论,而有些课堂中老师则讲得太细致,失去了讨论的意义。因此,笔者在课堂中主要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为学生找出讨论的目标,而在一些问题的讲解上点到即止,关键问题交由学生自主解决。在这种方式进行当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提升,而兴趣也得到了刺激。因此,讨论式学习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改进的。
二、多媒体教学研究
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能通过图形、声音、视频等将抽象化的概念进行具象化的展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充分的利用了多媒体手段,并将其作为自己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每一次技术性课堂笔者就事先将涉及的设备、系统等做成具象化的图片课件进行展示,必要的时候还有其工作时的具体视频。这种情况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具体化地看到其工作原理,也能更为清晰地观察其工作、运行、变化等。另外,多媒体的动态性也能中和掉课堂的酷造型,这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十分明显的。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兴趣是让笔者最为惊讶的,因此,多媒体教学方式是《电子技术》教学模式中应该着重考虑的。
三、实践教学研究
电子技术与其他技术一样,是一种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而不是理论化、概念化的知识,而我们《电子技术》课程当前有一些舍本求末,注重理论探索而缺乏相关实践。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也引入了实践教学的方式,例如,在一些合适的时间,带学生去一些公司进行实地观察,或者在课堂中,随机让学生设计一些电子方案等,这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这一课程的效果产生了巨大的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波.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现代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学刊, 2007(03).
[2]王丽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课程现状调研[J].中国电化教育,2007(03).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