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2015-05-30张路英
张路英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着重介绍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三种方法,从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到引导 学生自主阅读,再加以教师的检查强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关键词:培养; 阅读; 兴趣; 感染; 延伸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051-001
阅读教学是一个因文明道,因道语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不只是明道的工具,还是得道的目的。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进行阅读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学生读了,老师才能教。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可以使学生保持兴奋的情绪,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
一、教师以自身丰富的文学素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陶行知先生说:“想有好的学生,须有好的先生。”要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首先教师自身要爱读书,只有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才能有丰富的文学修养,在讲课时才能侃侃而谈,声情并茂,形象生动,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讲古代诗歌时,对诗人所写的名作佳句给学生背出来,并对诗歌流派及有关诗人稍作讲解,学生就会听的特别认真,并能激发学生积极背诗的兴趣。我在讲《春》时,即性在黑板上写出了几句描写春天的优美句子,并背出了几篇散文中描写春天的段落,看着学生崇拜的目光,我告诉学生,其实这些都是课外书里写的,只要他们读得多了,自己也就会写了。就这样用自己的“才情”,激发学生的“读意”。
二、由课本的点向面延伸,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在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中,通常只注重课内阅读而忽视了课外阅读,学生对课文读得很熟,理解得也很透彻,而对于那些节选的文章,因为局限于课本,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往往都是片面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文章的出处、背景及作者的有关情况等作一简单介绍,激发学生想详细了解的興趣,鼓励学生课下去阅读。 叶圣陶说:“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不可,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主题思想,而且可以增加学生的阅历,扩大知识面,提高理解能力。有的课文是从名著中节选的,我们不妨对原作的情节、精彩章节、创作的背景作一简单的介绍,鼓励学生课下去阅读,对阅读细致的学生及时给予精神奖励,以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例如讲解《在烈日和暴雨下》时,给学生介绍本文出处、作者、写作背景,并给学生留课下作业:“骆驼”名字的由来,他为什么拉车,最后的命运如何?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好的把握了文章的主题,对老舍这个作家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进一步向学生推荐老舍的其它作品,鼓励学生课下阅读。就这样由一点向面延伸扩展。比强迫阅读效果更好,使许多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表现在阅读分析和写作上也有了很大提高。
三、定时检查阅读情况,养成习惯,激发兴趣
所谓的检查并不是留下的作业要收、要批改,而是在授课前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阅读,读不完课下接着读,下节课就用这5分钟让学生说说课下读的内容,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不分体裁,不限字数、篇目。对每个学生都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每学期组织学生不少于两次的阅读评比,交流读书心得,提倡把自己读的好书推荐给同学共享。
总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他们的灵魂,丰富他们的血肉,求得学生心理、精神和能力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