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2015-05-30尹华光等
尹华光等
[摘 要] 以武陵山片区为研究对象,在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二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科学编制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优质品牌、创建融合发展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 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5)02—0046—06
Abstract:Targeting on the Wuling Mountain are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 in the converging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Subsequently, the paper tries to put forth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lan, striving to forge premium brand, founding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so on,as to push the converging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forward.
Key words: Wuling Mountain area; cultural industry; tourism industry; converg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一 引 言
武陵山片区作为国务院确定的“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验区(国发 [2009]3号),涉及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的11个地(市、州)、71个县(区、市),片区国土总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2010年末总人口3645万,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该区域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区域性的支柱产业;同时,该区域是我国土家族、苗族和侗族的主要生产、生活区域,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特色鲜明,是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带之一。2011年10月,国务院批复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中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作为优势先导产业来发展。因此,研究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无论是带动该区域人民脱贫致富,还是中西部地区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并有望为我国广大贫困地区提供新的发展样本。
二 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1.对融合发展形成共识
武陵山片区从地理上看是中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的连接地,正好处于我国国土的最中心位置,古代这里是出川入蜀的重要通道,是连接中原与西南的重要纽带,也是巴蜀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云贵高原文化的交汇地,同时还是我国的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本区域提供了丰富的山水旅游资源,而多元文化组成则为本区域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源头活水。文化产业单一的发展方式,无法将本区域的文化内涵充分地展现。而旅游产业,单单只是打起山水旅游的宣传营销牌,没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无法长时间地吸引旅游者[1]。因而,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2009年国家发改委、民委组织调研组到渝鄂湘黔4省市毗邻地区就武陵山片区具体规划进行了调研。大家一致认为,要充分利用武陵山片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要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切入点,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形成统一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市场。[2]
2.融合发展已进入初级阶段
一般来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有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3]当前武陵山片区的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已经走进了初级阶段,片区内的有关文化与旅游部门的负责人意识到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频繁举行各类文化旅游节,“以旅游传承文化,以文化壮大旅游”已经成为实现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途径之一。
3.形成了一批文化旅游品牌
武陵山片区各地以旅游市场为导向,植根于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开发出系列化的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的精品。如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湖南张家界《魅力湘西》,大型实景山水舞台剧《天门狐仙》,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德夯苗族文化展演、湖北恩施土司城歌舞表演等原生态表演剧目,以巨大的文化包容性向游客展示了武陵山片区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丰富了旅游内容和内涵,深受旅游者的喜爱及称赞。这些旅游精品品牌为武陵山片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
4.促进了群众脱贫致富
山高路险、对外封闭是导致武陵山片区大多数少数民族人民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但也正是这些原因促成了武陵山片区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旅游业的发展使这些地区的独特文化资源得以开发和运用,同时也使不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依靠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如2013年1月-6月,湖北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咸丰坪坝营、恩施土司城四大核心景区共接待游客1 566 101人次,旅游收入15 029万元,使当地人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三 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信息闭塞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4]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等部类,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条件,有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之称,其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武陵山片区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条件的基本特征是总体水平低,运营效果不佳。[5]具体情况见下表1。
2.经济结构老化,产业结构欠合理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具体表现为三大产业的比值。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PettyClarkLaw),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过程的推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包括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会逐步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6]
当今世界,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的高低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水平和层次,而最具核心竞争地位的当属第三产业的体量和比重,例如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超过50%,显露出较强的竞争优势。但从表2可以看出,武陵山片区内产业结构不太合理,没有多大竞争优势。具体而言,恩施州和铜仁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任务明显要重于其他四地市区。就各地区而言,铜仁地区的第一产业比重最高,恩施州次之,湘西州位居第三,怀化排在第四,黔江区和张家界随后。黔江区的第二产业达到50%以上,怀化和湘西州的比重超过40%,余下地市区均在30%左右。在武陵山片区中,张家界市的第三产业占GDP的6成以上,铜仁地区、湘西州和怀化地区均达到40%,而黔江区和恩施州的第三产业有待加速发展。
3.城镇化水平偏低,经济源动力不足
20世纪末,全球城镇人口达到28.6亿,城镇化率由世纪初的13%提高到48%,100年间增长了35个百分点,它不仅表现在数字上和比重上的提高,还包含着丰富的、空间形态上的发展变化,表现出多样的形势和特点。[7]根据美国著名地理学家雷·罗德姆(Ray Northam)“三曲线”定律,当一个国家城市化处在30%到70%之间时,表明这个国家的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1.3%,城市居民达到6.9079亿人,而武陵山片区整体城市化率尚未达到35%,经济源动力严重不足。详见下表3。
4.区域市场规模偏小,需求结构层次落后
市场经济已被证实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配置资源的经济方式。市场的不断发育和深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8]发育程度高的市场能够有效弥补资源禀赋的不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区域市场发育状况是地区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区市场流通规模迅速扩大,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种商品和要素市场得到迅速发展。但武陵山片区各种商品和要素市场发育缓慢,市场规模小,需求结构层次落后,市场主体成熟度低。
第一,区域市场规模不够大,且6个地市州的市场成熟度差距明显。通常,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衡量区域市场规模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2012年,武陵山片区6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01.09亿元,人均不足全国的44%。同时,区域内6地市场规模差距大,其中铜仁地区和恩施州不到全国均值的30%,这足以表明武陵山片区市场规模偏小,远远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详见表4。
第二,市场需求结构落后。需求结构是指最终需求的构成,即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常以居民非食品支出占人均生活费支出比重来衡量。[9]由于受到一些条件的局限,缺乏武陵山片区全体居民的消费支出数据,本课题只能找到农村的相关数据作为参数;同时,鉴于武陵山片区以农业人口占绝对主体,这里计算的农村居民2012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食品支出现状,可以近似反映武陵山片区的市场需求结构层次落后情况。详见表5。
四 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
产业融合发展对策(一)科学编制发展规划
1.盘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谋划
武陵山片区虽然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只有经过整体谋划,形成条理明晰的文化旅游产品系列,才能更好地将其效果发挥到最大。表6简要地反映了武陵山片区文化旅游发展的初步定位。
2.打破条条块块界限,加强联动互动
因武陵山片区71个单元区行政管理上体制和模式的限制,缺乏深层次的衔接、沟通、合作,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一般都是各自为阵、分段开发,导致各文化旅游项目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造成资源浪费严重,肢解了资源的完整性和丰富性,降低了武陵山旅游资源的档次和文化品位。因此,武陵山各级党委和政府首先应该树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意识,制定武陵山片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战略构想和行动纲领,为区域协作提供新指导、新方向、新动力。其次要充分认识加强文旅融合发展是统筹区域发展、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是寻求共同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要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领域审视区域合作,充分利用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和交通、产业、旅游、科技、环保、商贸、信息等合作平台,增进高层互访互动,加强互联合作;[10]淡化行政区划,强化经济合作;淡化行政手段,强化市场功能;淡化单边行为,强化多方合作;加大对接力度,力求多赢共进。[11]具体如拆除旅游市场壁垒,推进各种要素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统一对外报价,区域内旅行社在开展组团业务时享受同等待遇等。
3.确定核心产品,制定配套规划
武陵山片区跨越渝鄂湘黔四省市,是全国唯一的土家族聚居区,同时也是苗族、仡佬族、侗族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使得这里的民族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将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定为本区内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产品,是毋庸置疑的。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可以考虑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打造民族文化节庆旅游产品。民族文化节庆产品的推出,不仅可以加强武陵山片区的民族文化交流和文化影响力,吸引广大游客参加武陵山片区特有的民族文化旅游活动,而且可以提升武陵山片区文化声誉,推进武陵山片区内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全方位发展。[12]如土家族很有特色的“偷”东西节,偷南瓜,偷饭碗;苗族的姊妹节,第一天是做汁染米,第二天歌舞集会;侗族的三月三,男女互赠葱篮或笆篓以表爱意等节庆活动就是打造民族文化节庆产品的最好素材。
第二,建立民俗文化旅游博物馆。武陵山片区的民俗文化,是这个群体的共同记忆,建立民俗博物馆,不仅能坚守住这个记忆,丰富这个地方的民间文化,更让外族人通过展览实物的形式,形象地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因此,可在武陵山片区的主要城市建立民俗博物馆,在馆内用情景交融的方式将其特殊的文化、建筑、起居、服饰、饮食、歌舞、传说、戏剧、工艺、禁忌、丧葬等予以集中展示。向游客介绍土家族、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只是四省市应做好各区域内的主打产品,做到民俗文化不重复,以便让游客到一地,体验一地民俗。[13]
第三,打造大型民俗旅游表演节目,以精致而通俗的歌舞表演形式展现民俗文化,加深游客对民俗文化的记忆。表演内容可从生产民俗、生活民俗、岁时民俗、信仰民俗等方面来展现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包括土家族的哭嫁、摆手舞、茅古斯,侗族的饮食文化“合拢宴”,苗族的苗鼓舞、拦门酒和拦门歌等可以充分展示少数民族民俗的大型室内歌舞表演,并且在表演中可以让游客广泛参与,以增加表演的趣味性。表演活动以巡回演出的形式在四省市进行,这样既可避免表演太多造成的泛滥,又可形成一种物以稀为贵的效果,引发人们的好奇心。(二)着力打造优质品牌
1.提升公共服务与管理水平
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14]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强调公民的权益。[13]为此,应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建立健全面向游客的安全预警制度,保障游客平安出行。在已经建立的出境旅游预警机制基础上,建立区域内旅游安全预警体系,适时提醒游客注意出行安全。二是加快旅游紧急救援体系建设。[15]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符合片区区情的旅游救援体系,及时救助遇险遇难游客,避免因突发事件影响社会稳定。三是完善旅游保险。积极利用保险的商业机制,化解旅游风险,减少游客和企业的损失,减少事故引发的纠纷。[16]
2.加强整体形象塑造与营销
武陵山片区各个行政单位各自为政,分别塑造自己区域的旅游形象,发展速度及被认知度也不尽相同,海内外很少有人整体了解武陵山片区美丽的风光和浓厚的民族风情。[17]为了提高武陵山片区整体文化旅游在国内、国际上的知名度,树立武陵文化旅游的形象,必须加强片区内的联合,扩大对国内外的宣传,或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或拍成旅游风光片、旅游画册等形式进行展示、宣传。同时建议中央职能部门加强对武陵山片区整体文化旅游资源、产品的推介,多安排一些外国旅游组织对武陵山进行实地考察,尽可能使武陵山片区直接走向世界。[18]
3.打造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
打造精品中心景区,以中心带动周围,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态势。如湖南,重点打造以张家界为主的精品景区,湖北以恩施为中心景区,贵州以梵净山为中心景区等,分层次加快旅游景点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尽快在各地打造出至少一个精品景区,然后向四周扩散发展。(三)创建融合发展机制
1.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机制
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建立一个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如何在政策、产业、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支持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制定出台扶持武陵山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建议由国家旅游局牵头,组织湘鄂黔渝三省一市旅游部门,建立一个跨行政区域的武陵山片区旅游开发协调机构,统筹规划区域旅游业发展;[19]签署《武陵山民族地区旅游合作协议》,清理各种形式的关卡壁垒,打破地区封锁、市场分割局面,积极推进跨区域旅游资源共享、旅游交通贯通、旅游客源互流、旅游产业同兴,打造无障碍旅游区。
2.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要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更好地融合发展,在人才方面也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机制,在选择与培养人才上,要结合武陵山片区的特有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培养人才,并提供相对应的优惠政策。一是要界定好引进人才的范围和对象,只要是符合该片区所需要的紧缺型人才,不受学历、学位和任职资格限制,都可作为引进对象;[20]二是将引进方式划分为调入方式(包括录用、聘用等)和柔性流动方式引进两大类,不同的方式适用不同的优惠政策。通过临时聘用、借用、兼职、顾问、讲学、技术咨询、合作开发等柔性流动方式引进的人才,不受国籍、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的制约,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一事一议商定优惠政策和相关待遇。[21]三是凡属人才在编制、工资福利、职称、社保、健康体检、住房、技术成果转化以及配偶工作安排、子女入托入学方面给予一定政策优惠。[22]
3.完善对外交流常态化机制
通过打造“中国·武陵山发展高峰论坛”,扩大论坛组织的影响,实现吸引外资和融资的目的,同时也有助于论坛举办地的宣传营销。[23]为此,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打造“中国·武陵山发展高峰论坛”,要紧密围绕“武陵山文化旅游发展”这个主题进行,每次论坛要有明确的目标,切忌落入俗套,流于形式。二是对参与“中国·武陵山发展高峰论坛”的人员要有一定的标准限制,注意区分不同的层次,制定入选论坛的标准。[24]三是活动要有周期性,可以每年轮流在协作区成员地举办。四是要注意成果的汇集和转化,要及时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速武陵山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参 考 文 献]
[1] 王生鹏,孙永龙.甘肃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整合战略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3):95-100.
[2] 洪天云.构建“中国—武陵山片区”的思考[J].新重庆,2007,(7):16-17.
[3] 许显昌,钟建春.构建武陵山片区的战略思考[J].新重庆, 2009,(8):18-20.
[4] 周文彰.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几个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0,(27):44-48.
[5] 戴楚州.加快武陵山片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思考[J].三峡论坛, 2010,(1):70-75.
[6] 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322-326.
[7] 曹诗图,沈中印,刘晗.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互动与整合[J].特区经济,2005,(10):188-190.
[8] 孙国学.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J].中国商贸,2010,(9):148-149.
[9] 田祖国,钟海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3):01-03.
[10]谭宏,谷继建.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析[J].长白学刊, 2010,(1):154-156.
[11]鲍洪杰,王生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8):74-78.
[12]汪清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创新模式研究-以佛山市文化与旅游产业为例[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5,(1):68-72.
[13]张河清,洪梅.文化产业与旅游开发整合创新研究-以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09,(8):4-5.
[14]尹华光.旅游文化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
[15]尹华光,彭小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01-106.
[16]尹华光,费建杰,谢莎.生态旅游视角下景区居民利益感知研究——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81-87.
[17]尹华光,彭小舟.文化与旅游关系探微[J].中国集体经济,2007,(10):117-118.
[18]梅红霞.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举措. [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3-85.
[19]黄延安.武陵山片区产业选择与布局的思考[J].中国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09,(5):20-23.
[20]王雷亭,王学峰,潘华丽,崔凤军.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展综述[J].泰山学院学报,2003,(5):92-96.
[21]蔡荣生,王勇.国内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9):77-84.
[22]李玉林,徐洁.我国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区域差异特征比较研究[J].求索,2013,(4):4-6.
[23]Craig Thompson. Tourism in the Gambia: problems and proposals.Tourism Management, 1995,16(8):571-581.
[24]John Brohman. NewDirections inTourism forThirdWorld Developmen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6,(23):4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