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76例临床分析

2015-05-30戴春

医药与保健 2015年2期
关键词:亚低温颅脑损伤脑水肿

戴春

【摘 要】 目的 观察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其预后状况。方法 7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n=38)和亚低温治疗组(n=38)。对每例病人伤后第0、1、3、7、14d各行一次头颅CT检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伤灶脑水肿体积等。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的脑水肿体积高峰出现在伤后第3天,其脑水肿体积在伤后3d为(90.3±13.8)cm3,而对照组脑水肿体积高峰出现在伤后第7天,其脑水肿体积在伤后第7天为(135.9±20.1)cm3;亚低温组在伤后的1d、3d、7d和14d的脑水肿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的预后的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亚低温治疗能减轻脑水肿,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颅脑损伤;重型;亚低温;脑水肿;预后

【中图分类号】 R651.1+5 【文献标识码】 A

脑外伤导致死亡或者残疾的重要原因,在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发现深低温在颅脑外伤保护中具有明显作用,后期进一步发现,亚低温(32-35℃)能有效地保护脑细胞,且不良反应率低,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1]。相关研究显示[2],亚低温可以有效减轻颅内水肿、减轻颅内压,有效缓解酸中毒,显著促进脑部功能的修复作用,最终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本文旨在探讨亚低温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其预后影响。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09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我院住院部收治急性颅脑损伤患者76例,并经头颅CT所确诊。入选标准:年龄在15-50岁,伤后24h内入院,GOS评分≤8分,没有出现其他脏器合并伤或者功能衰竭。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共有12例(15.8%),车祸伤共有51例(67.1%),重物打击共有10例(13.2%),其他有3例(3.9%)。损伤类型:原发性脑干伤共有4例,硬脑膜下血肿共有24例,硬脑膜外血肿共有30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共有12例,单纯脑挫裂伤共有6例。合并枕骨大孔疝共有4例,双侧颞叶沟回疝共有5例,单侧颞叶沟回疝共有25例。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亚低温治疗组(n=38),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入住ICU病房治疗,其中45例为急性颅内血肿或者广泛性脑挫裂伤病人立刻进行手术(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去骨瓣减压手术),另外31例病人接受非手术治疗。依据病情,行气管切开或者气管插管。亚低温组患者在入院之后或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给予冰帽或者冰毯等实行全身降温,同时持续静脉泵入冬眠合剂,再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寒战、烦躁等情况给予肌松剂、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亚低温开始治疗的时间在受伤后的1-8h,平均时间为(4.5±3.2)h,持续控制肛温在33℃左右3-14d。复温采取缓慢升温法:设置冰毯的温度在35℃,在2d后逐渐地停止使用冬眠I号,进而使肛温恢复到36℃左右,然后开始停用冰毯,自然复温。

1.3 监测项目 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氧饱和度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等。在伤后0d、1d、3d、7d和14d实行CT检查一次,采取多田公式(V=π/6×L×S×含有伤灶脑层面的总层厚)来计算伤灶脑水肿体积。在CT最大伤灶层面处,对伤灶脑水肿区短轴(S)和长轴(L)实行测量,且包含CT值在13.4-37.0 Hu范围的伤灶周围低密度区。在伤后3个月,参照GOS得分来判断预后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的数据采用SPSS17.0,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形式表示,采取X2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具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伤灶脑水肿体积变化 亚低温组中,患者脑水肿体积出现高峰是受伤后的第3d,为(90.3±13.8)cm3,此后水肿开始逐渐地消退。而对照组中,水肿高峰期是受伤后的第7d,为(135.9±20.1)cm3,并且随着脑水肿的持续时间越长,其消退越缓慢。亚低温组在伤后的1d、3d、7d和14d的脑水肿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1。

2.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对比 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的预后的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4],亚低温能够有效地缓解颅内水肿病情以及降低颅内压,可以减轻酸中毒现象,并有效明显促进机体脑功能的修复作用,进而降低脑外伤病人的死亡率、致残率。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受伤后的早期因为出现高热、颅内血肿、机体脑血管自身调节障碍、脑水肿等各种原因而减低脑血流,减少了脑组织供氧量、代谢产物的清除量。与此同时,由于脑组织的耗氧量明显增加,导致脑组织的氧气供需平衡失调,出现缺血缺氧现象。又因为脑部出现缺血缺氧现象,使得脑神经元降低了葡萄糖有氧氧化能力甚至丧失,只可以经无氧酵解来产生少量能量,但此过程产生大量的乳酸,造成酸中毒。相关研究显示,亚低温可以调节脑能量的代谢过程、Ca2+水平以及其靶酶活性、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以及自由基的产生等来保护脑组织[5]。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亚低温组中,患者脑水肿体积出现高峰是受伤后的第3d,为(90.3±13.8)cm3,此后水肿开始逐渐地消退。而对照组中,水肿高峰期是受伤后的第7d,为(135.9±20.1)cm3,并且随着脑水肿的持续时间越长,其消退越缓慢。亚低温组在伤后的1d、3d、7d和14d的脑水肿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脑水肿是导致颅内高压的一个最常见因素,颅内高压的程度与预后效果密切相关。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大多数由于颅内高压失去控制而死亡。颅内压升高后会降低脑血流,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最后加重脑水肿,脑水肿病情加重后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增高颅内压,造成恶性循环。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亚低温组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亚低温能够显著改善脑水肿病情,可以阻断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的恶性循环过程,进而有效降低致死率,有效改善预后。本文研究结果和其他学者的报道相符[6,7],所以亚低温确实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力,提高灌注压力,有效降低脑耗氧量,有效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研究显示,亚低温(32℃-35℃)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行脑保护[8,9]:亚低温能够有效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减弱对于外界环境以及病理性刺激反应;可以降低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减轻组织器官的耗氧量,有效改善血管通透性,有效降低脑水肿、肺水肿水平,增加血氧含量,有效促进有氧代谢过程;可以显著改善心肺功能、微循环;亚低温能够降低脑代谢过程,减少脑细胞对于氧气、葡萄糖的需求量,有效保护血脑屏障,有效缓解脑组织氧化应激反应过程,减轻脑水肿现象;可以降低脑细胞内的钠离子含量,升高鉀离子含量,有效抑制脑水肿形成;可以抑制高乳酸血症,降低乳酸堆积量,有效保护脑组织;可以抑制自由基的生成过程,显著升高兴奋性氨基酸,进而保护脑神经元细胞。

综上,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实施亚低温治疗,可以明显减轻脑水肿病情,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效果,有效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杨效.亚低温冬眠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4):26-27.

[2] 杨细平,涂悦,刁云峰,等.亚低温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0,16(2):245-248.

[3] 杨树源,张赛.国内外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现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0,26(1):1-2.

[4] 翁伟,刘炳博,柯华.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25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2):2190-2191.

[5] 闵恒,宁费社,谤峰,等.亚低温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J].临床军医杂志,2011,3(39):432-433.

[6] 李军.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3(34):98.

[7] 秦振宇.亚低温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8):41-42.

[8] 刘梅.亚低温治疗重型外伤性颅脑损伤的临床对照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9):11-12.

[9] 毛涌馨,赵殿东,陈珑,等.亚低温治疗在颅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1,7(27):692-693.

猜你喜欢

亚低温颅脑损伤脑水肿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联用吡拉西坦与甘露醇对脑出血所致脑水肿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亚低温联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颅脑损伤后急性脑肿胀的治疗分析
亚低温结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用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临床研究
颅脑损伤后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探讨
车祸致颅脑损伤伤残鉴定分析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损伤部位相关性研究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45例临床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自由基的变化